“马上就是泰山诗会了,按照规矩,我们华夏的各个分文联分会,都应该派出自己的代表参与,原本我们的人选毫无争议是马会长,可现在马会长不在了,各位同仁们虽然无比痛心,都终究还是该尽快推选出新的会长,然后在由新会长定出人选参加泰山诗会,以及接手联合会各方面的工作……”

下午,张敏情绪兴奋地打扫着,台里提供他们的单独办公室。

陈副秘书长,与画协的所有领导们都被苏怀这种胸怀给震撼了,只觉得比起眼前这个年轻人来,他们这些老家伙可真是境界真是太低了,望着苏怀的眼神都已经从关切变成了彻底的尊敬。

显然,实诚的沈教授,已经把所有的事情,都毫不保留地汇报给了画协的领导们。

苏怀看着也是傻了,你张敏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自己又不是郎朗,这手都不让人碰了?

这时,突然听到不远一阵慌乱,就听几个神色慌张的保安边跑,边嚷从他们眼前过:

直播灯熄灭,直播结束刹那,潘岩迅速落荒而逃,生怕被观众的谩骂声淹没,而与此同时,一群人都朝苏怀跑了上去。

横川路此时整个人还沉浸在这幅《春树秋霜图》给他的震撼中,瞠目结舌地没反应过来,直到潘岩又问了一声,才反应过来。

“搞不懂他在画什么。”

因为,无论是谁,无论这个人付出多少心血,都无法以一己之力,去对抗日本画坛数百年来闪耀至今的悠远底蕴。

而此时,却听看横川路低头想了一下,然后起身,感叹道:

沈教授毕竟是搞艺术的忠厚人,没有勾心斗角的经验,否则事前就会想到他们换了画风,就该准备一套完美预备说法。

因为艺术价值是无法被量化的,可不同艺术在社会上名望的高下,却是实实在在的,巨大的名望会令艺术家被万人敬仰,也会让自己的作品价值跃升百倍千倍,名流千古。

“大吴小吴老师,你们头偏过来一点点,对,等下就对这个角度说话,摄像机在这边。”

路上,张敏不由暗中观察苏怀,见他一副淡然自若,似乎并不紧张,不由好奇问道:“小苏老师,你上过电视吗?你怎么一点都不怕。”

“我看这就是这届政府搞的面子工程,没有的事情,更可笑的是,他们还拿一个娱乐节目说事,那虚构故事能信吗?”

“孙总监,您来找我有什么事?是不是节目出了什么问题?”苏怀问道。

沈教授缓缓站起来了,转向自己临时宿舍上的书架道:

“真没想到啊,太有才华了。”

张敏有些意外地望着苏怀,心道,难道他真有些本事吗?

大吴小吴听着很是无语,这些女团员们真是没有见识,怎么能把苏怀与他们两人相提并论呢?

虽说这些华夏文艺兵,尤其是孤儿军人,大多已经被灌输了满脑子忠诚爱国,振兴华夏文化的思想,思想僵硬的有些像机器人,但却也另有股子率真可爱地一面,最起码,其对民族的忠诚,与对生活热情,都是令人敬佩的。

果然,就看赵亮笑呵呵拍了拍苏怀的肩膀:

“对了,小苏,最近《唐伯虎点秋香》引发了社会上非常多的讨论,你们金陵卫视综合频道,可能会邀请你制片组上《焦点访问》……”

what……?

苏怀跟着邱姝贞出了门,坐电梯下楼,准备骑自行车去团委办公厅报道。

刚到大门口,他就被沿路两排小贩围住了,纷纷抓着他急问道:

“小苏说得对,我们现在不该扩大生产,别看目前是我们厂子独家经营,一旦市场势头起来,其他的大扇厂闻到味道,我看不出一个星期,他们会一窝蜂的仿制我们的产品。”

钱伯江是因为什么离场,跟他无关,他关心的是,等到这期节目播出,他的折扇生意能做得怎么样。

就算你天纵奇才,也不能这么侮辱人家这位老前辈吧……!

孙总监却是感受到钱伯江在掩饰尴尬,也是点头附和道:“是是,这是年轻人共同的毛病,我以后一定多多管教。”

这是一个引导句,虽然苏怀写出了下联,但是老楚并不相信他当中一点纰漏都没有,钱伯江既然刚才说不可能能对,那就肯定对不上,难不成苏怀能比钱伯江牛?

“华夫人让祝枝山画凤凰,只见祝枝山冒充唐伯虎聚精会神,大笔一挥,笔墨气势惊人,然后……画了一个小鸡……大喝一声,看这就是神鸟凤凰!”

录制开始还有15分钟的时候,除了除了因为工作不能来的陈扬之外,第一,第组制片组的制片人,老楚,老刘等人,都在孙总监的带领下,从门口进来。

杜江更是兴奋嚷道:“苏哥,你这扇子真是牛,好多人问啊!我们相声茶馆里,就有很多人在议论这个折扇了。”

胖姐看着,觉得很是怪异,奇怪道:“不就是一把扇子吗?至于这么高兴吗?”

“刚才我提要6成股份,她一点都不在乎,显然是对折扇这门生意半信半疑,只想到时候还推她的筷子生意。”

很多小男孩,小时候都会拿着折扇,甩开闭合,反复摆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