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报的舆情调查,竟也是相差不多,只不过,却是王华占了四成二,而费宏名列第二,只有三成八,可怜的李东阳,竟只有两成。

一般情况下,能有机会往上爬,当然是好事,可是他能往上爬吗?他前面还有个李公啊!

赵举人坚持着他的传统,他鄙视商贾,认为一旦商贾不狠狠压制,将来一定会出现大麻烦。

唐伯虎fuguodupro道“公爷,问题的关键,难道不是这大势吗?对啊,就是大势,就如公爷所说的那样,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公爷固然取了很多巧,能够将绝大多数站在中间的人拉拢到咱们这边来,转而支持王公,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天下反商的情绪一日不除,王公就难登大位啊。”

而这时候,当你蓦然首去看时,再记忆起这个人形象,会不自觉地发现这个人少了许多的庄重。

李东阳与那些在官场上沉浮了几十年的老臣子都有个共同,就是都极是在乎自己的名声的,而现在这么一出,他的名声还要不要?

叶春秋大致地看了看,笑道“单凭这个,可不成,这种事情,还是太小儿科了,朝中的大臣,哪一个家里没有几个不成器的?固然是可以给人恶感,却不足以闹得满城风雨。”

你若说人家想要拉拢你,说句实在话,我们这些人,值几张票呢?

可敢在周老爷面前自称王公的人,还能有几个王公?

叶春秋的心里却在想,陛下输了,不过是输了几十万两银子,可是臣弟输了,影响的却绝非是一些钱财可比,一旦李东阳继续任辅,又用读书人实打实的支持继任,这就意味着,他可以肆无忌惮地挟持着名义打击商贾了,这才是叶春秋无法接受的。

在读人的印象里,凡是以言治罪,都是宫里和厂卫这些人做的,所以皇帝要昏君,所以厂卫是阉贼,可是堂堂内大学士,竟然提出这个,何况还是在公推这样的节骨眼上

李东阳倒不是不想反击,实际上,他与叶春秋积怨已深,早想要给叶春秋一颜色看看,叶春秋能泼脏水,能变着花样挖坑,自己就不能有样学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