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三把火,要想做个成功的管理者就要先把单位的基本情况摸清楚。

贾珍:兄弟,感激的话我就不多说了,说多了都是泪啊!

于是秦氏开门见山,用言简意骇的语言,深度剖析了贾家近百年的历史,措辞严谨、概括精确,主要有以下三个内容:

贾瑞:在这里怎么写?又没有纸笔。

“嫂子此言差矣,”贾瑞笑道:“我就例外,如果喜欢上某个人我是很专心的。”

王熙凤:不是不认识,是没想到瑞大爷会到这里来。

王夫人还没开口,凤姐就抢着回答:“老太太昨天是想来的,可是昨天夜里见宝玉吃桃,老人家嘴馋也吃了大半个,谁知天没亮就闹起了肚子,一连起来两次,今早觉得身子乏力,就叫我回大爷,今天是无论如何也来不了了。不过,老太太嘱咐,一定要给她带些好吃的回去。”

贾珍说:“今早我去玄真观给太爷请安,说后天生日请他回家。可是他却说‘我清静惯了,你们这么闹腾我受不了。若是这两天家里有亲戚来,你们好好款待就是了。后天别来给我送什么生日礼物,你也别来。你如果觉得心里过意不去,现在就给我把后天的头磕了吧!倘若后天你带人来闹腾,别怪我跟你不客气!’他这么说,反正后天我是不敢去了。不如叫来升准备两天丰盛的筵席,我们遥祝他老人家生日快乐吧。”

璜大奶奶哪里听得进去:“这事你不用管,我还真不相信就没地方说理了!”说完,扔下懊恼地扇自己嘴巴的嫂子径直去东府找尤氏了。

这一天,校长兼老师贾代儒因家中有事,就给同学们布置好作业:对一句七言对联,又嘱咐班长贾瑞放学后收作业就放心的回家了。

“老世翁这是何必呢?今天宝兄弟下定了决心好好读书,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众清客们笑着劝贾政:“宝兄弟,天不早了,快去吧,第一天上学可不能迟到呀。”说完,两个年龄稍大点的,拉着宝玉出去了。

黛玉的伶牙俐齿让薛姨妈很无奈:孩子,你想多了。

“前几天你还想着打发人来看她。”薛姨妈笑着说:“她现在里间屋里,里面暖和,你去那里跟她说说话,我收拾收拾也进去。”

宝玉听说了,吵着闹着也要去,凤姐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了。

“请问,这药是什么名字?”

刚坐下,忽然“咣当”一声,吓得刘姥姥差点没从炕上掉下来,然后又是xx声。刘姥姥见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木头匣子,下面坠着秤砣一样的东西,不住的乱晃(钟表)。刚要问这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吓人呢?就听见外面小丫头们乱跑,说:“奶奶来了。”

“我又没有收税的亲戚、做官的朋友,就算有,他们也不会搭理我。你叫我到哪里想办法?”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差役这才把半个屁股放到椅子上,斜着身子,也算是坐了。

宝玉答应着,一溜烟跑出去了。

邢夫人领着黛玉辞别众人,出了垂花门,早有轿子等在门口了。

进了垂花门,眼前出现了一个院子,院门两侧是两排长廊,正中间是可以穿行的厅堂,转过一扇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风是三间小小的厅,厅的后面就是正房大院了。真可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从此,林黛玉带着两个伴读女童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因黛玉身体柔弱,所以功课安排的非常轻松。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石头笑了,开始引经据典,此处略去若干字(相信大家真的不愿意看)……无非就是想证明自己的这个经历,绝对可以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是不同于那些理朝廷治风俗(理治之书)和着意渲染色情(风月笔墨)之书的。

俩人正闹着呢,忽然外面有人回:跟琏二爷去扬州的昭儿回来了。

凤姐急忙命他进来:“你咋回来了?”

昭儿说:“是二爷打发我回来的,二爷托我给您带个话,说林姑老爷九月初三没了,他还要跟林姑娘一起送林姑老爷的灵回苏州,大约要到年底才能回来,现在天气冷了,要我给他带几件裘皮大衣过去。”

“行了,知道了。”

昭儿退去,凤姐笑着跟宝玉说:“这次你林妹妹要在咱家常住了。”

宝玉说:“也不知林妹妹这几日哭的怎么样了?”说着,蹙眉长叹。

凤姐回到家,跟平儿连夜打点贾琏的裘皮大衣,然后又把昭儿叫进来,把白天当着人面没好意思问的话问了一遍:你二爷在外面好吗?路上走的顺利吗?有没有沾花惹草的?

昭儿一一答了,凤姐又嘱咐他:“在外面小心服侍,不要惹你二爷生气,劝他少喝酒多吃菜,他要是敢勾引别人的老婆,回来打断你的腿!”

昭儿满心不服气,他一个奴才怎么能管主子的事儿,勾引女人是主子干的,但是,断腿的却是他,这不公平!(昭儿只是心里想想,嘴上不敢说,就胡乱的应着)

转眼,出殡的日期已近,贾珍亲自去寄灵的铁槛寺察看,又派人连夜修饰了停灵处,这才放心的回来。

凤姐这几天也没闲着,关键时刻到了,她只能加大工作强度。

先是安排送殡人员的车辆,然后忙里偷闲给西安郡王妃过了个生日。

今天又在众媳妇的陪同下,不远十里来到镇国公家中,为他们家添一儿子带来了诚挚的祝福和良好的祝愿。

还有迎春病了要请医生、娘家哥哥要回南方的家给父母准备礼物带回去等等等等。凤姐忙的不可开交,甚至没工夫吃饭。但是,她一点也不抱怨,忙完宁府忙荣府,总是屁股在宁府还没坐热,就要急匆匆赶回荣府,终于,她的努力没白付出,凤姐赢得了两府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这天是伴宿之夕(丧家在出殡的前一夜全家整宿守灵不睡),尤氏依然卧病在床,坚持做到了停灵四十九天,胃疼四十九天。里外应酬还是全靠凤姐一人张罗。

到了天明,吉时已到,六十一名青衣请灵,义女宝珠摔丧驾灵,十分哀苦。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宁府街两旁挤满了前来送殡的官员,有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还有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忠靖侯史鼎、平原侯、定城侯、襄阳侯、景田侯等等王孙公子,大小轿车辆不下百余乘,绵延数里。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往东望不到头,往西也望不到头。

送灵队伍缓缓走过来了,只见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是各家的路祭(旧时出殡,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致祭):有东平王府祭棚、南安郡王祭棚、西宁郡王祭棚、北静郡王祭棚。

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浩浩荡荡的宁府送殡队伍缓缓移动,好多人不由自主的发出了感叹:穷也好,富也好,眨眼就是几十年,好好珍惜吧!

早有探子在人群中发现了北静王水溶,连忙回去向贾珍汇报,贾珍急命送殡队伍暂停行进,与贾赦、贾政连忙迎来,以国礼相见。水溶在轿内含笑答礼。

贾珍道:犬妇之丧,累蒙郡驾下临,荫生辈何以克当。

水溶笑道:世交之谊,何出此言。

水溶又问:那位衔玉生的今天也来了吗?我一直想见他。

贾政忙命宝玉脱掉孝服,领到北静王的面前。宝玉以前听父兄说过水溶不仅贤德,而且才貌双全、风流潇洒,今天一见,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