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崇祯皇帝是个极其俭省抠门的皇帝,当然,也是当时官僚贪污,加上连年旱灾,导致国库空虚所致。殊不知用招抚的办法虽好,但是也需要大笔的金钱,而崇祯不出钱,招抚必然失败。

农民军士气大振,呼吼着向前杀来。

洪承畴虽是文官,却也豪气万丈,端过酒碗,一口干下,然后把碗用力一摔,向杨鹤拱了拱手,说道“大人,绝不辱命!”说完,跨上马头也不回的率领明军奔往府谷县城。

不过,少女听见李过的说话,心里突然有了些希望,手忙脚乱的快速套上小衣,并按照李过的命令,穿上了死去的王憨又肥又大的衣服,然后怔怔的望着李过发呆。

明末的官军中,陕西的边军战斗力极强,除了镇守辽东的关宁铁骑,无与争锋。只是由于明末军队糜烂,军官克扣军饷,士兵们早已怨气冲天。

正因为众多的义军首领有着军事背景,所以明末陕西境内的民变更加的迅猛,农民起义军战斗力更强,更不易扑灭。

头两天,崇祯带着几个小太监偷偷出宫考察民情,京城的百姓因为魏忠贤之死都很高兴,加之元宵节将近,京城内外已经处处挂起了灯笼,灯笼的形制各异,或小巧,或大气,百姓们将对未来希望寄托在灯笼上,看灯的与挂灯的各个喜气洋洋,一副太平之景。

“这不是!我们杀了鞑子五个人!”李过将鞑子满是鲜血的人头高高举起。

“行!都依你。”王国浪荡的笑了笑,抱着小妾走向了床。

看着神情急迫,走的满身是汗的刘宗敏,李过狐疑的问“我二叔呢?”

从原有的历史中,李过记住了历史的结局是,李自成兵败身死,李过自己的下场也并不很好。

那个人身材魁梧,虽然衣服也是补丁贴补丁,但是蓝色的土布箭袖长衣倒还整洁。即使在屋子里,蓝衣大汉也戴着一顶灰白色的范阳毡帽,毡帽下,大汉凸颧骨、深眼眶、高鼻梁、脸上一副彪悍之象。

看着众多的同学身着名品服饰,用着高档的奢侈品,李过真心的羡慕。

李过心下不悦,正待说话,坐着的秀才中有人一声冷哼。李过向声音的方向望过去,皱了皱眉。他看见那个冷哼的人是聂心,这个人和他的名字一样,很虐心。

李过并不喜欢聂心,原因是这个聂心说话又臭又硬,孤傲的很,似乎并不把人放在眼里。对于李过小队的行动,只是无声的服从,似乎无可奈何的样子,即使面对李过他也毫不在乎。

李过之所以没杀他,是因为聂心主张不滥杀无辜以及不淫掠妇女的想法和李过不谋而合。每次攻村夺寨的时候,李过命人封刀,聂心总是抢着去,而且执行军纪甚严,本是秀才的他,有一次竟一刀将一个妇女的小头目杀死,显示出了凶狠的一面。

李过瞪了瞪聂心,聂心见李过瞪他,竟然毫不在意,反而将头扭向了一边。李过恨得牙根痒痒,老子正在谈文化的事,你他娘的乱哼什么?这要是在总哨刘宗敏的营里早就将你砍成八段了。

李过心胸宽广,没理聂心,对着孙登科说道“学字是我既定的方针,不必再议,我只是想问问应该学什么?”

孙登科苦读寒载,自是对文言、八股之类的极为熟悉。孙登科先是对李过奉承的说道“小将爷求贤若渴,实乃我孔孟之道之幸事。”

人群中又是一声冷哼,李过不瞅也知道是聂心在哼,李过忍着气,对孙登科点点头,示意孙登科说下去。

孙登科摇头尾巴晃的说了起来“初入私塾者,当首先学习蒙学。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待得脑智开化,方可学习四书五经是也,所谓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所谓史部······。”

李过赶紧拦住“停!停!太多了,那些个破经破有什么用,垃圾一样!要按我讲,我们应该学些······。”

李过尚未说完,人群中又有人出声了,还是聂心,不过聂心此次不是冷哼,而是冷笑。

李过怒气上涌,给你脸你还上脸了!李过举起放在桌子上的茶杯,猛的摔在地上,将茶杯摔得粉碎。

旁边的秀才们吓得腾的站了起来,只有聂心还稳坐不动。

“你奶奶的!老子敬你是读书人,行事还端正,你还上脸了!现在大伙正在讨论读书写字的事,你不出主意也就罢了,还阴阳怪气的,说!你冷笑什么?今天你要是说不明白,老子一刀剁了你!”李过仓啷一声抽出腰刀,对着聂心。

聂心竟然毫不畏惧,站起身来,对着李过“不错!我是在笑。一个苦读圣贤书的书生只知献媚奉承,一个粗鄙的武夫却要学文化,岂不好笑?要知道做学问要先明理,如若道理都不懂,做学问又有什么用呢?”

李过一听,心想,聂心这狗日的这是说我和孙登科呢“呸!道理?你懂?好!今天你就跟我讲讲道理,要是讲的不明白,那就让我的刀跟你讲讲理吧!它懂的道理多!”

聂心面不改色,说道“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李过点点头,有点道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道理存于心,怎么可能有思想以外的道理呢。但聂心这个秀才怎么懂得自己的伟大构想呢。

李过冲聂心一比划“你接着说!”

“做学问首先要知理,不然就变成读死书,读废书,要想学问有用,就要做到‘知行合一’!”聂心接着说道。

嗯,说的还不错,有点意思。所谓知行合一,说的白了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大道理。

李过一直认为古时候的读书人都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天下事的书呆子。要不是自己想让手下人学几个字,才懒得理这些书生。

但是能够提出知行合一这种观点,说明聂心并非腐儒。这家伙很孤傲,难道真的有些本事?

李过想了想,说道“这样吧,聂心,看你自恃甚高的样子,想必是有些学问。你也不必有怀才不遇的想法,如果你真有本事,咱们就辩上一辩。如果你能说的过我,我答应你的任何要求。”李过有信心说得过聂心,自己二十一世纪的见识还比不过他?

“当真!”聂心的眼睛亮了起来。

聂心见李过这样说,心中大喜,自己还说不过一个草莽出身的农民?

聂心其实是个很有抱负的人,他的脾气本不古怪,可是面对乱世,正想有所作为,结果被农民军李自成部裹挟着从了贼。自古言,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聂心曾试图逃跑过几次,结果差点被农民军杀了。

不过聂心倒不古板,看见世道混乱,进入农民军后,也曾查看农民军各个头领,发现似乎并没有汉高祖、朱重八之类的人物。面对乱匪一样的农民军,聂心有些失望。

现在的形势是,明朝的统治腐朽,有大厦将倾的意思。但是如果没有真龙出世,那明朝短时间也未必能亡。

聂心思前想后,不知道未来会怎样的,留非所愿,跑又不能。因为郁闷,所以聂心看上去孤傲。

聂心决心要像自己曾祖父那样,做一个有名的好人!聂心的曾祖父叫聂豹。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