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家里吃的好,几个小的脸色都粉嘟嘟的,也长了不少,都有婴儿肥,看是去很可爱,都扎着包包头,每人的包包头上还有几个小铃铛发出声响,紫苏几个可喜欢这个了,这是二姐给他们买的。就连一向胆小的二丫在沈家呆了几个月,也渐渐地开朗了许多。

“好,谢谢这位大哥。”

看也问不出什么,几人就离开了王地主家。又去了赌坊,找了一遍还是没有什么收获。几人着急的不行,想着总在外面也不是办法,先回去看看撒出去的人有什么消息没有,就这样白掌柜和车夫,三爷都没有见着面。但是车夫告诉了酒楼的伙计连翘的去向,说现在在城外往西五里地的庄子上。

“哎呀,我的天啊,你要那么多的猪肉干什么啊?连翘,婶子和你说以后天气越来越热你要那么多饿肉可是不好放的。”

而沈大柱家也是忙里忙外的,虽说家里穷,可第一个闺女出嫁,也是极劲所能的做到最好。最近在连翘家帮工,夫妻两也攒了点银子,给大妞置办了几样银首饰什么的。不过来添庄的人就没几个,因为大妞家的两个叔叔婶婶都是小气抠门,专门算计别人的人。

“这沈家真是发达了,你们看看这席面,我在村里就没有见过,八碗分量足足的,可是头一回噢。”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说。

“噢,好啊,好啊,我这就去。”

“啥福气啊,我也不求别的,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孩子们都听话,将来有个好归宿,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吴氏说。

“啊,行啊,给舅舅和大姐发吧,我不要。”

爷俩个说了一路,到了连翘家门口,村长回去了,天也快黑了,连翘进了家门。到屋子里,大家都在,看吴氏,舅舅,春水哥都很累的样子,连翘有点自责自己什么都没干。

”好了,大壮你就听连翘的,不能卖身,做人要有骨气,好好干,一定能好的,等你再大些,婶子帮你操办婚事,婶子会把你们当自己的孩子来疼的。不灰心啊,一切都会好的。“

“呵呵,是啊刚刚盖好了,还想着哪天请白叔叔过来坐呢。快进屋里,白叔叔。”

而在村里找的人也都找好了,平时都是老实的庄稼汉,干活卖力,工钱定在每天六十文。这个工钱十里八乡的都是高价钱,大家也都纷纷表示会好好的干活,中午管顿饭。这样的好活计谁不会好好的干,就是去镇上找也没有这么高的价钱,都是些零活,不稳定,还得离家。这样多好就在村里,还能照应家里。

因为几家交好的孩子现在都在沈家,大点就帮忙干点活,小的像四妞,成材那样的就和紫苏他们在门口玩,还有其他家的孩子,吴氏和连翘给他们分了好多的零食吃,这不开饭了也为孩子们摆一桌,弄的帮忙的几个媳妇直不好意思,说不用这样。吴氏不听,同样给孩子上了些菜还把麻婆豆腐换成了炒鸡蛋。孩子们吃的也很热闹,都是穷人家的孩子,能吃饱就已经不错了,怎么可能吃到这么多好吃的。一个个狼吞虎咽的,顾不的说话。檀香和连翘看了,也不说话,让大伙可劲吃,给几个女孩子夹菜。有几个胆子大的也尝试吃爆炒猪大肠,因为这个菜里有辣椒,小孩子都吃不了多少,可是便宜了连翘了。

那个头头看了眼村长,说:“王福在我们赌场输了钱,今天一共是十五两银子,他还不上,就让我们带走他两个闺女,你看看,现在一个还晕死了。这事怎么办?说什么今天都的解决,要么还钱,要么给人,选个吧,爷没那么多的时间,快点。”

摆桌子,一家人都围着坐下,全家除了三个小都喝连翘前阵用糯米和酒一起酿的糯米酒,这个酒的味道淡淡的,喝着也不上头。三个小的喝连翘给他们做的用几种果脯做的果汁。

“连翘妹妹来了,快炕上做。”说话的是茵陈,李大夫的唯一女耳,长的像小家碧玉,一看就是在农村是娇养的。不过,人家可是没有娇小姐的脾气。热情的拉着连翘坐到炕上。

“好听你的,盖房子,肯定需要帮手,那把你赵大叔和他弟弟,沈大叔先找来给咱们铺排一下看怎么做。”

连翘听着吴氏的话,心里暖暖的,这就是母亲。她为了孩子什么都想的周到,也不像别的古代女人,软弱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什么事情都没有主见。吴氏就像老鹰一样护着自己的孩子。连翘很庆幸自己遇到这样一个娘,爱他们,护他们,为了他们什么都能做,也不会为了物质,让自己的孩子涉险。最看重的就是孩子平平安安的,健健康康的。

“呵呵,看您说的,我信得过白掌柜的,自然也相信您了,您不会骗我一小姑娘的。”

就这样又买了一大堆各种各样的种子。最后去买了五十斤猪肉和几副猪下水,三只鸡。

十几人吃美美的吃了一顿,尤其是那烤鱼,每人至少吃了一条,几个孩子吃的更多。

两人在树上低声的说话,下面的动静却越来越大,而且还有嘶吼的声音。听声音像是野猪和别的动物在打架,两人在树上往远处一看,不看不要紧,一看差点下的两人从树上掉下来。

看到连翘一切都好,就是吓着了,别说连翘就是自己也是吓得到现在还站不稳。连翘哭了一阵,渐渐地情绪平复下来。

连翘之所以这样说,她不想便宜给老板娘,那都是娘,大姐,赵大婶和香儿一针一线逢的,眼睛一直看着,很伤眼睛。这可是纯手工制作,让老板娘知道,得了银子他们还要给别人工钱呢。不好怪她不给便宜不是。

“连翘,不是娘不舍得,你知道你才多大啊,就说这样的话,不知害羞吗?再说要五十两,太贵了,不过拿来我看看。”

几人把事说了,亲事定了。吴氏三人就离开,吴氏又给了张媒婆五百文钱。

“连翘你去那了?吓死我们了,你怎么自己走了呢?”

“好,就听连翘的,十两引子做聘礼金,其他的明天去镇上看看再买。就这么决定了,平安你也别说了。不要觉得有负担,你也是我一手带大大

鱼最后称了是三百三十斤,还有十几只野物,算了一起应该一共是七十两银子。连翘请白掌柜的换成银子,因为一会要买东西,虽然出来吴氏带了十两银子,不过连翘估计不够。

平安一听大姐提的是大妞,也不扭捏,“姐,我挺中意她的,我也不在乎她有没有什么嫁妆。”说到这,平安就不在说什么了。吴氏明白了平安的心意,就知道怎么做。

经过商量日子定在十天后就去大柱家下聘,吴氏给了张媒婆五百文银子,表示以后会再谢。就这么一天的时间,平安的亲事就定下来,而且那边的大妞也乐意。

用了十五天的时间,六间作坊终于盖完了。这天中午大伙吃完饭下午几不用来了。当初说好的盖好后就付银子,还有给那些帮工的结工钱。

乔院长考教一翻,决定收下志远,让他读第二个等级的班级。说明天就可以来,连翘给哥哥交了束缚和饭钱,并说明天就会来上学。乔院长又带他们在书院看一遍,书院不小,古香古色的,到处是读书的声音。

吃过饭后,他们又做了会儿,收拾一下就都坐牛车回去了,人太多了,就让小的全都坐车,大人都走着,反正也不远,一家人漫漫悠悠的往回走,现在天气已经很热了,前几天还下了雨。到家都出了一身的汗,吴氏让孩子去睡会儿,现在家里的条件好了,吴氏各个方面都注意,不苛待孩子,就连大壮三兄妹在连翘家呆了几个月,身体都比以前好很多,大壮长高了很多,也壮实了。大丫也是,吴氏不让她做粗活,和檀香一起,做做针线,做做饭什么的。现在手养的比以前好很多,二丫就是每天和紫苏他们一样。

连翘在家里是个特例,没人给她安排什么的,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连翘的针线不行,吴氏开始的时候还逼着她做,但是真的不行,连翘做的阵线七扭八歪的,针脚大的八十岁的老太太都能看清楚,最后没有办法吴氏只得放弃。

回来后连翘一个人跑回屋里,去设计那个铺子怎么装修,后面的院子到是不用动,打扫一下就可以,再换换家具什么的。

设计好图纸,连翘就动手找人装修,这几天总是呆在镇上,早去晚回的,幸好有春水陪着,要不吴氏肯定不答应的,她总觉得自己这个二女儿一不注意就会做什么出阁的事情,总是很担心她,连翘自己也再三保证一定乖乖的,这样吴氏才放心。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