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把连翘让进屋里,他可是知道最近酒楼生意好都和这位小姑娘有关系,白掌柜的还特意嘱咐他,如果自己不在酒楼,如果她来了有什么事,就尽量帮助。

李大夫给连翘把脉,好一会儿。告诉吴氏,孩子是受了风寒,惊吓才发烧不止的。他给开了几副药煎给连翘喝了就应该没有什么大事。

几人走了好远穿过树林,来到连翘他们第一次浦鱼的地方,刚见到河几个孩子就跑过去,大声叫嚷着,有鱼,好大的鱼,让后面的人快点过来。

春水看连翘嘟着嘴,一脸坚决的样子。就知道没有办法,只能带上她,想来也明白为什么连翘非要留下来看鱼,原来有自己的小心思。

“好,连翘你一定要抱住树干,不要掉下来。”两个孩子都吓坏了,脸无血色。

“呵呵,看你说的,老板娘什么好东西没有见过,这些年多亏你照拂呢收我们的绣活,我们也算是能维持生计。有什么肯定先想着你不是,不过这次我们还真带了新的包包,你看看行不?”

“哦,还有这样的事,我看看。”连翘拿着镯子看了半天,她是想买给吴氏,可是吴氏一定不同意,五十两银子,够他们家以前活一辈子了。怎么才能让吴氏同意呢?想了半天只有一个方法就说是自己看中的,要留做将来的嫁妆。

后天就是平安定亲的日子,所以的事情吴氏和赵大婶都准备好了,就等那天了。

“等一下,这个给你。”说完那黑衣人那了块玉佩递给连翘。不再说话。

平安听到亲事成了,羞红了脸。吴氏也没有打趣他,直接问他有什么想法没有。平安摇头,一切都听姐姐的。吴氏想着聘礼的事情,就问:“你说咱家给多少聘礼合适?”

他们来外面看到一车的篓子,每个篓子都装满了鱼,个个肥大。白掌柜的看了之后,就招呼伙计牵牛车到后门把鱼卸了。然后招呼吴氏,连翘,平安和春水上二楼。几人到了屋里,白掌柜的招呼他们喝茶,吃点心。

连翘吃了之后,说这些菜都做的很好。至于那花椒是几乎每个菜都可以用到的。麻椒饭在一些肉菜里面,是不错的,告诉白掌柜的可以让厨师自己研究一些新菜出来。辣椒也是一样。连翘想到自己的酸菜可以做个火锅冬天吃肯定很好,于是连翘就让白掌柜的拿笔来,画了一个现在的像东来顺的那样的火锅。里面可以放些五花肉,酸菜,豆腐,丸子,粉条海带什么的,肯定很好吃。而且可以先做一批的火锅来卖,相信一定会畅销。目前连翘还不想把现代火锅的方子拿出来,她一个八岁的孩子不能太出奇了,否则还不知道有什么祸事等着她呢。所谓匹夫无罪,怀壁其罪,等她再大些再说吧,目前家里小康就行。

“娘,你等会儿。我想明天也没有什么事情上山去看看,都好久没去了。看看能不能找到野鸡野兔的,舅舅,春水哥,大姐我们几个去,行吗?”

“大柱家的,我就是为这事来的,有人看上你家大妞了,人家托我来说媒。是村东头的沈家,就是收菜那家,沈达成家,吴氏的弟弟吴平安,你看咋样?要说这达成家以前是困难了些,可是如今你看,人家的日子那叫个红火。人也长的好,就算是外来的,不是本村的,可是有他姐帮衬着,以后肯定是越过越好啊。”

”老板娘,我来了。生意好啊“

”你真的带来了,太好了。我就等你的辣椒呢,然后把这三样调料搭配,估计出来的味道是好极了。连翘你带多少来?价格呢?你想卖多少?“

还有两个女儿,一个十岁叫沈梅,一个八岁叫沈兰。家里也算过的不错,两个儿子都住在镇上的亲戚家里上私塾。

这天连翘,舅舅平安和大哥志远穿吴氏新给他们做的夹袄和鞋子去镇上的私塾了。一路打听走到一个叫白鹭书院的大门前。志远上前敲门,三人还挺紧张的,尤其是志远和舅舅平安。连翘到是没什么,第一次来到古代的学校,还有好奇是不是和电视里演的一样的。

过了两天村长就把地契送到沈家了,这样就能很快的动工了。这几天赵大叔和舅舅以及村里的几个人在山上砍了粗壮的树用来盖作坊用的,又去镇上买了其他的材料。

志远回到家里就到大姐和妹妹在整理今天的买的东西,他也上前帮忙。双胞胎和紫苏刚刚得了连翘给的糖果开心的不得了。收拾完了,也该做晚饭了,今天叫了春水来家里吃饭,所以要做的多点。晚上用一个锅做大米饭,另一个先把买的肥肉烤了油。用野猪肉做了一个红烧肉,炒了酸辣白菜,蘑菇炒肉,凉拌了野菜,又炒了个韭菜鸡蛋。之所以炒这么多,一来是谢谢春水哥,要不是他,也不能有野猪卖了三两银子,二来是庆祝第一笔大买卖成功,饭做好了春水也来了。几个人围着桌子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春水很羡慕他们有亲人可以在一起吃饭,有事情的时候可以共同分担。而自己就一个人,心里很是失落。志远和春水很谈的来,还说要春水教他打猎,一顿吃的热热闹闹,吃饱喝足。春水走之前说家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去叫他,他平时除了打猎也没有别的事情做,而且他也不是天天都打猎。

吴氏,平安,檀香她们帮忙收菜,连翘过称。来卖菜的人都是村里的,大概都认识,就是因为自家住的远了,这几年才不怎么和村子里的人来往。今天来的人到也客气,赵大婶和赵大叔看这么多人,卖完自家,就开始帮忙,忙活了一下午,才收完。吴氏留了赵大婶和赵大叔一起吃晚饭,并让志远去赵家接赵家的那三个孩子。这几天赵大叔的娘轮到了他二弟家,所以不用担心家里。不过老太太好像也快不行了。

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商量完,吴氏也没有让春水回去,直接让他和平安他们睡一个屋。

第二天早上,赵大叔一家和他弟弟,还有沈大柱夫妻两个就来了,因为他们知道沈家今天特别的忙,要杀野猪过来帮忙。

“赵大哥,沈大哥今天

咱们在家把这两头野猪杀了,留下小的咱们几家分了,好好过个年,大的就卖了。那些鱼今天就让连翘和春水送镇上的酒楼卖了,你们看怎么样?”

“弟妹,就按照你说的办,野猪是春水和连翘打的,我们就是抬回来,怎么办,你们商量好就行,至于鱼,我和大柱哥也就是帮忙,你们看着办就行。”赵大叔说。

“是啊,亲家,你们看着办,怎么着都成。”沈大柱也跟着说。

“好,那两位大哥都同意,咱们就这么办。”

“行,我去找隔壁村的蒋屠夫,你们在家准备好热水什么的。”赵大叔这样说。

几人家人就忙活起来了,连翘和志远他们先把鱼都抬到牛车上去了镇里。

吴氏几个就先烧热水,准备盆,几家小的也都来了,吴氏拿出零食分给孩子们吃,蒋屠夫来看到两头野猪,就大声说:“我杀了这么多年的猪,那没有遇到那家一次杀两头野猪呢,这沈家可是真能啊。”

沈家要杀两头野猪的事情传到了村里,不一会儿就有人来看热闹,还有帮忙的,大伙围着。村长也来了,看着围了很多,也没有说话,就在旁边看着,有他在也没有捣乱的。可也有说酸话的,什么沈家怎么会有人能打两头野猪呢,还不是靠人家春水什么的,反正怎么说的都有。还有奇怪这沈家就要过不下去了,怎么就突然起来了。但也都是嘀咕,村长在,他们也不敢太放肆。

吴氏不知道,也没有心思听,忙不停,杀了两头。大的是四百二十斤,小的也有一百八十斤。吴氏就和几家的媳妇商量了多做些杀猪菜给乡亲们吃。大伙都在外面围着,如果不表示,也不好意思。

“村长,你看我们家杀了两头野猪,要卖一头,剩下小的几家分了,然后想多做些杀猪菜给大伙吃,你帮忙说一声,一会自己回家拿碗过来,我们家没有那么多的碗。”吴氏走到村长跟前说。

“好,好,大伙肯定乐意,我替大伙谢谢你们家啊。村里人都是过的穷日子,半年也吃不上一回肉,这回可是托了你家的福啊。我这就和大伙说。”

“大伙都静一静,我说个事啊,刚才志远家说了难得大伙高兴,一会多做点杀猪菜请大家吃,但是自己回家拿碗啊。现在在场的媳妇快去给志远家帮忙,省的一会没的吃。”

次话一出,大家一阵欢呼,呼啦的一下都纷纷转身往自己跑去拿碗。

大地媳妇,旺才媳妇,青山媳妇和喜庆媳妇进屋里帮忙。这几个人都是在连翘帮过工的,几人家也处的不错,自然要帮忙的。

“玉娘,我们来了,要做什么你只管吩咐啊”几个媳妇笑这说,吴氏看都是和自家熟悉的几个媳妇,也没有和他们客气,让旺才媳妇去村里买三十块豆腐,让喜庆媳妇和大地媳妇切酸菜,让青山媳妇和大柱家的,大妞蒸馒头,吴氏想让中午几家一起吃顿饭,至于其他人就一家一碗杀猪菜就好了。赵大婶和自己切肉,檀香,香儿,二妞和三妞烧火。先把分给大伙的杀猪菜做出来,再做自己几家人吃的。忙活了好一阵儿,炖了两大锅,放的酸菜豆腐和野猪肉,肉放的分量十足。做好了,就让大家排队,几人给前来排队的人,都成的冒尖,拿到杀猪菜的乡亲说着恭维的话,又道谢的。没会的工夫两大锅的已经分完了,几人接着做了第二次,又很快的分完了,其中有几个人不自觉来了两次,吴氏也没有说话,其他几个帮忙的媳妇脸色不好看,但也没有说什么,大喜的日子,谁也不愿意惹不痛快。

村长看着分的差不多了,就说分完了,让大家伙回家去吃饭吧,也点那几个平时在村里好吃懒做的人,就是他们几家拿了两次。

吴氏几人又炒了别的菜,做了红烧鱼,红烧肉,肉炒白菜,凉拌了土豆丝,重新做的杀猪菜里面肉多,菜少,放的是粉条,最后个是土豆炖肉。

吴氏让几家的媳妇把自己的孩子都叫来,他们的丈夫都在院子里帮忙。

吴氏也把村长媳妇和他们的两个女而也请来,还有李大夫一家。来得人多,很多桌子,椅子都是几个人在自家搬的,摆了三桌,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孩子一桌。吃的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尤其是孩子们,吃的满嘴流油的。

吃完了,大家都收拾好了,吴氏让赵大叔和平安分肉给几家,每家分了二十斤,几家帮忙的也分了三斤,给村长和李大夫各五斤,大伙都推辞说不连吃带拿的。相互推让了一翻。几家人都各自拿着猪肉和一些剩下的菜回家了。就这样一那头小的就没了。

吴氏把赵大叔和他弟弟一家及沈大柱家留下来帮忙收拾,院子交给男人们收拾。

到了大概下午两点多了,连翘和春水还没有回来,吴氏有点惦记,不时的往门口看。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