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们一起去,不过你能做危险的事情,跟在我后面,知道吗?有危险赶紧跑。”

连翘自己在树上又挪了更粗的主干枝上,对着对面树上的春水喊到:“春水哥,你爬到主干上,然用箭射它。不能让它恢复体力,否则我们就危险了。”

“行,怎么不行,上次连翘送来的,三天我就全部卖了,后来我还自己也做了些,不过很快别的铺子也做,所以没有那么高的价格,但是也赚些。”说着,老板娘把荷包拿出来。

连翘和吴氏两人先来到银制的首饰柜台前,吴氏是想挑对银镯子下聘的时候用,可是刚刚买了四批布,按说不买也行,可连翘说舅舅就结一次婚,该有的都得有,又不是买不起。连翘秉承了自己现代的思想,银子赚来就是花的。

现在吴氏,檀香,赵大婶和香儿基本上就是忙活给家里的人做过年的新衣服。连翘家人多,所以赵大婶和香儿帮忙先做他们家的,自己家的人少,再说也就给三个孩子做一身简单的衣服,大人都不做的。

她看着河想它的源头在哪。由于好奇心,连翘就站起来顺着河沿往前走,不只不觉就走出好远了,还是没有看到源头。连翘抬头看了天估计也是中午了,肚子饿了。顺便捡点柴火回去,中午烧鱼汤,烤鱼。捡一些柴,发现地上有血迹,连翘就顺着血迹看到沟里有个全身黑衣的人躺在那里,肩上有伤还在流血。连翘吓了一跳,怎么这会有人,一定是仇杀,哎呀自己不要多管闲事,转身就想走。走了几步,又转身回来,走到那人身边,看看了周围没有动静,就小声的说;“我先检查看你还活着不,要死了,我也没有办法,要是活着我就救你,哎,我真不想惹麻烦的,可是谁让我太善良了呢,好不人做,希望不要惹麻烦啊。”

平安自从来到沈家,吃住都一起,自然也没有发工钱给他,他自己是不可能有的。不过这个连翘早就想好了,等到年底结帐的时候,每给人都要发工钱,只不过还没有说出打算。

“哦,是这样的,我们昨天上山抓了些鱼,不知道白叔叔你们收不收?鱼是昨天抓的,还很新鲜,而且肥大,您可以去看看。另外还带了野鸡野兔和两只狍子。”

吃完后好多菜也只是动了一点,白掌柜让伙计拿来食盒让连翘带回去,又让厨房新做了几个菜一并。连翘当然高兴了,想着自己在外面吃了,可是娘,大姐,大哥弟弟妹妹们都没有进过酒楼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就一阵的辛酸。白掌柜的又给连翘包了两包点心。

“娘,看你说的,我们是一家人,舅舅也是家人啊,再说了,你看看舅舅来了,干了多少活,起的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呢。我们要把舅舅的婚事办的风风光光到时。”

沈大柱夫妻一听是自己帮工的人家,是平安,村里人不知道平安怎么样,可是大柱家的可是很清楚,小伙子长好,干活塌实,心也好,这么好的亲事那有不答应的道理。再说人家现在过的啥日子,她可是清楚的很,每天大米白面的吃着,不缺银子,肉不断啊。要是大妞能嫁过去那是高攀了,一定是享福了,这辈子都不用愁。

“小姑娘,我的价格不贵啊。你看看别人的牛和我的比,一看就看出来好坏了,我这牛温顺,干活种地都好使。”

”白叔叔,我带了六百斤,价格嘛,咱们都是老熟人了,就一百文一斤,白叔叔你怎么样?“

第二天连翘和赵大叔就来到村里的王木匠家里,因为是木匠,过得要比一般的村里人要多了。赵大叔和连翘被木匠让进屋里,两人说明来意。王木匠说没有问题,答应五天后可以来拿,银子一共是一两五百文包木料。连翘想这也合理,而且省事不用自己找木料那么麻烦。就痛快的答应了,先付了两百文做定金。两人就回到沈家,赵大叔继续帮着作坊的事情。连翘也进屋拿出自己前天画的另外的图纸,让吴氏和檀香看看,缝制出来,有是一批新款的包包。而且这次不用碎布拼,都用上好的不料来做。这次的包包肯定要卖高价的。

吴氏说:“是啊,找村长有点事,不知道村长在不?这个大嫂,你别嫌弃啊。给孩子吃。”说着把带来那包点心递给了村长媳妇。张氏急忙推着说:“你这是干啥?你家里什么情况我们不知道吗?怎么每次都带东西来?这个带回去给孩子吃。”

”另外,娘,大哥去私塾的事情的,后天让我和小舅舅陪大哥去镇上的私塾看看什么情况行吗?再买些家里需要的。“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