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贾后竟然和跟王衍串通起来,联合算计自己,就如同一根横亘在心里的刺让司马遹一整夜都辗转反侧难以成眠,胡思乱想了很多。从刘总管担心的神情和只言片语的中,司马遹甚至揣测出今天朝堂上肯定有一番龙争虎斗。

一进门,贾午就大呼小叫地喊起来。看着二女儿如此不庄重的样子,郭槐有些不满的训斥:“告诉你多少次了,身为女儿家,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你看看现在这个样子像什么?”

不管怎么说太子是君,鲁公是臣,既然太子发话,贾谧也不敢当众反驳。否则肯定要被众人认为他是个跋扈之人,这对贾家没有一点好处。贾谧压压怒火,硬是挤出一丝笑容,“太子吩咐,臣不敢怠慢,这是臣刚刚所写文章,请殿下过目。”

潘岳一听心中一颤,连忙站出来。

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旁的小丫鬟也补充说武帝司马炎当年为了帮他的舅舅王恺斗富,曾将国库中的一棵高逾两尺的珊瑚树赐给了他。不料石崇冷哼一声,抄起铁如意,便给他砸了个稀烂,而后让家仆取来十几株足有三四尺高的珊瑚树,说是任他择选。

“我们要首先从舆论上中伤太子,想法让太子声名狼藉,这样一来朝中对太子失望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未来废立太子的阻力就会小很多。谧儿,你不是在文学上很有名声吗?今后你就负责将洛阳城中的文化名人全部掌握在手中,以后他们就是我们的喉舌,将来要想废掉司马遹少不了这帮文人相助。”

进来之后,司马遹不敢怠慢,立刻跪下磕头行礼:“孙儿给外祖母请安!”

加之他承袭其外祖贾充之爵,又有皇后椒房之亲,权过人主,威福无比。

“太傅觉得假如本宫还栈恋东宫不愿离开的话,还能活多久?说不定此时贾后已经有了要杀我之心,只不过对方还没有找到机会罢了。”司马遹苦笑道,这话也就是对着张华说,换个人他绝对不敢这么肆无忌惮的诋毁贾南风。

“奴家本是交州人士,姓梁,生在白州境内的双角山下。前段时间投亲到京城,可惜奴家亲人不幸在前天离世。由于没钱买棺材,奴家只好借高利贷。谁曾想他们竟然心怀狼子野心,说好三年之后还钱,谁知今天他们就要拿奴家去抵债。”

卫瓘府有千兵,却从容束手赴死,难道他们不都是被冤枉的吗?正所谓头上三尺有神明,自作孽不可活,杀人者人恒杀之。

最近一年整个洛阳都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受到牵连者多达几万人。刘渊并没有参与到这场晋室内部发生的争权夺利行动,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默默地在一旁观察着,亲眼看着武帝司马炎建立的江山一步步滑向深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还不是因为贾氏把持朝中大权,整个东宫都在她的掌控之下,孤就是想往外传递信息都不能,呜呜,如此下去,本宫性命堪忧啊!”说着司马遹用事先准备的姜汁抹在眼睛上,瞬间眼泪就哗哗的落下,

想到这儿司马遹又添了一丝忧虑,按说太子刚刚出了问题,就算司马遹之前再如何胡闹,他的安全宫中也不会放任不管,出现眼前这种情况肯定是有人事先搞鬼,想到这,司马遹不由的打了个寒颤,看来自己要多加小心了。

今天她过来本来是想确认一下,然后明天就准备让皇帝下诏举丧,谁知竟然看到太子死而复生的奇迹?丑皇后上前一步,向榻上望去,正好与司马玉看过来的眼神撞到一起,两人都是一激灵,对方是谁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杀气?

‘哗’突然紧闭的窗户被撞开,一个黑影扑了进来,屋里的灯立刻熄灭,两声枪响,地上多了具死尸,司马玉没有开灯,走到窗前,准备重新拉上窗帘时,空中一道闪电划过夜空,他的身形暴露在明亮的闪光下,‘啪’的一声闷响,司马玉清晰的感觉到一颗炙热的弹丸撕开了自己的肌肉,打断了胸骨,穿过了自己的心脏。

可惜谢玖的好日子很快也到头了,因为司马炎经不住众人撺掇,最终给太子司马衷娶的妃子是丑悍女子贾南风,可见谢玖此前白忙活了,替别人做培训工具了。

就在贾后要将责任揽过去时,司马遹又出言打断了贾后,他知道这件事绝不能让贾后背黑锅,因为司马遹可以拿廷尉吓唬贾谧,却又拿皇后一点办法没有,“在娘娘出言之前,儿臣还有句话需要告之娘娘。”

“儿臣只是想提醒娘娘,娘娘既然嫁到皇家,就该以我司马家的利益为重,俗话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如果娘娘非要做出有损皇家脸面的事,那儿臣只有大义灭亲,请在外的各位皇叔进京前来评评理,并主持朝政。”

司马遹这一番慷慨陈词,让贾后有些发热的头脑瞬间冷却下来,看着一脸坚毅的司马遹,贾后就知道如果她敢一意孤行,司马遹真敢拼着鱼死网破将各地诸侯王召进京师。

到那时占据大义名分的司马家各位王爷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贾后可不相信他们会放过这么好除掉贾家并掌控朝堂的机会。更何况她刚刚除#掉汝南王、楚王,无论如何她都不想再有个诸侯王来掣肘自己。

“来人,将满嘴胡言,肆意污蔑皇家清誉的贾谧给本宫拉下去,重责三十廷杖!”

贾后果然是个狠人,在没有把握掌握住诸侯王的情况下,她不敢冒险跟太子闹翻,只好将自己的外甥丢出去当替罪羊。

司马遹看着杀伐决断的贾后,也不由得为自己父亲感到悲哀。虽然就这么放过贾谧他还心有不甘,但是看着目光阴冷的贾后,司马遹明智的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等等,等等,皇后娘娘,这是怎么回事?姑母,姑母你不是答应要将王家长女许配给外甥吗?放开我,你们放开我!我是皇后的外甥,你们竟然敢抓我!”

此时的贾谧完全失去了冷静,他怎么也想不到,本以为稳操胜券的局面,怎么就被太子三言两语给翻转过来。

从来没有见过外甥这副模样的贾后,此时心疼的不行,心里更是把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司马遹给恨的不行。看着越来越出众,且逐渐脱离自己掌控的太子,贾后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杀机。

“中书令大人何在?”

众人猛地打了个激灵,现场大臣们还没有从贾后突然发飙中清醒过来,就看到太子又将矛头对准中书令王衍。王衍哆哆嗦嗦站了出来,此刻王衍也后悔死了,早知道司马遹如此难惹,他说什么也不会跟着贾家算计太子。

“臣下中书令见过太子殿下!”

“王大人,请你当着陛下、娘娘以及列位大臣的面,说说你的长女跟贾谧大人到底有没有私情?当初皇后到你们家说亲的时候,到底定的是你家长女还是次女?你们王家到底跟皇后娘娘说清楚了吗?”

“这,这,这……”王衍满头大汗,不知该如何开口。

“王大人可要想清楚,因为一不小心你王家就是犯了欺君之罪!”司马遹的话像冬天的寒风一样,让王衍感到彻骨的寒意。

“殿下,不要听这贾谧胡言,下官的女儿自幼养在深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何能与这厮有了私情,请殿下为老臣做主,还下官女儿一个清白!”

最后王衍为了家族的命运不得不赶紧撇清跟贾谧的关系,本来王衍的打算是将大女儿配给当朝皇后的外甥,以便保住王家现有的荣华富贵;另一个小女儿则许给太子,这是为王家将来的做铺垫。

可现在看来这件事情明显是得罪了太子,为了不给将来王家留下祸患,王衍说啥也不愿意与贾家结亲了。因此瞅准时机,他便赶紧上前向太子呈明心迹。王衍的话算是为这件事来了个盖棺定论。

“皇后娘娘果然圣明,那贾谧果然是个小人,好在娘娘已经对他惩戒一番。不过,对于太子妃的人选问题,儿臣还有几句话要说。”

“讲!”

贾后现在恨不得将司马遹的嘴撕烂了,看着他得意的样子,贾后根本不想多说一个字。

“太子妃将来是要母仪天下,个人德行非常重要。刚刚经过王大人证明,在场列位臣工都知道这王家大女儿跟贾谧根本没有任何私情。但是人言可畏,将来难免还是会有风言风语传扬出去。因此,本宫认为王家长女已不宜成为太子妃。”

“什么!?殿下,殿下,刚刚都是贾谧胡说的,臣的女儿绝不可能跟别人有任何私情!殿下,殿下,何故要取消婚约?”王衍急了,刚刚得罪了贾家,如果这次不能搭上太子这条线,他王家就死定了。

“王大人莫急,刚刚本宫已经解释清楚了,就算是中书令家的长女是清白的,也不宜成为太子妃。”对于王衍这种骑墙派,司马遹可没有任何好感。

“太子可有人选?”辅政大臣张华开口问道。

“本宫是这么想的,既然娘娘已经定下了王家,而且闹得是满朝皆知,要是这亲结不成的话,恐怕满天下的人都要嘲笑皇家办事无力,到那时皇家的脸面何在?因此,本宫觉得这太子妃还是从王家选比较好。”

“殿下的意思是选下官的小女儿进宫当太子妃?”王衍没想到最后关头太子又抛过来一根橄榄枝。

“嗯,不错,本宫就是这个意思。同时王大人的大女儿也送进东宫吧,省得将来因为本宫不好嫁人。”

“谢谢太子殿下大恩大德,谢谢太子殿下大恩大德!”

王衍就差跪下给司马遹磕头了,众人也纷纷赞扬太子仁德。只有贾后一人满脸铁青,但是目前大局已定,已经不是她能改变的。果然,没过多久,陛下下旨,将王家两个女儿全都指给太子,并等太子成年后,就要为其举行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