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拼死拼活的一定要进坤宁宫,为得就是这一出。前世她和苏麻喇姑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胤裪的关系她时不时的就去苏麻喇姑那里,以前是去看胤裪,后来是跟着苏麻喇姑念经礼佛。

康熙到永寿宫后殿的时候,诺敏正好喝了药百无聊赖的躺在床上,见皇上来了,身边伺候的宫女皆跪地请安。

亲政那一次已经让康熙感觉到了无比的憋屈,后来任何的事情他都不想再忍下来去,因此他亲手拿下了鳌拜,现在面对吴三桂咄咄逼人的架势,康熙是铁了心的要削藩,为这事已经和太皇太后发生了好几次的冲突了。

挪动着身子,诺敏费劲千辛万苦才终于来到梳妆台前,手上拿着一支簪子就毫不犹豫的往自己的眉心刺去。

等着一双炙热的双手不停的撕扯着她的衣服,不停的在她身子上抚摸点火后,诺敏才回过了神来,看见自己衣服已经被撕破了,诺敏脸一下子就白了,拼命得挣扎起来。

皇后娘娘虽然夭折了一个小皇子,可如今肚子里又怀上了,这如何不让肚子一直没有音信的钮祜禄妃嫉妒恨了,在这个是她出手折磨一下坤宁宫的奴才简直是顺理成章。

“是,奴才谢主子娘娘。”诺敏借着起身的机会,偷偷的飞快的瞟了皇后娘娘两眼。

诺敏的眼神也发亮起来。

将自己的东西收拾好后,诺敏见那两个记名宫女还在抱怨,皱了皱眉头,想了想还是没说什么,将偷带入宫的养颜膏涂抹在面部、颈部和手部后,就上大通铺准备睡觉了。

当年托尔必就说了等着三藩之乱结束后在给诺敏找一个好人家,可还是那句话人算不如天算。三藩之乱还没彻底结束皇上就开始大封功臣,不止是前朝还有后宫,如此一来这后宫伺候的奴才就有些短缺了,于是皇上下了圣旨,所有包衣上三旗未婚的姑娘都必须参加选秀。

当年德妃乌雅氏的成功没人羡慕那是不可能的,皇上在位那么多年,又怎么可能只有她们几个包衣出身的嫔妃了?这其中没有德妃乌雅氏的手脚,打死诺敏都不相信。

额捏放心,我心里是有数的,今年是康熙十二年,明年又是大选的年份,女儿听说皇上的嫡亲表妹佟家格格会参加明年的大选。以她的身份是必然入宫的,而且位分不会低,到时候女儿正好从内务府培训出来,若是能分到她那里,女儿的前程也不必愁了。”

诺敏闻言连忙睁开了眼睛,让守在一旁的碧霞伺候自己起来,也没时间换上一身新衣服,只整理了一下仪表,诺敏就快步走到明间大门处站着,等着看见康熙的身影过来后,便福身请安道:“奴才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爱妃不必多礼。”康熙一脸笑意的将诺敏扶了起来,然后携着她的手来到的东暖阁坐下,环顾了四周一下变瞧见了诺敏插的两个腊梅花瓶,不由地笑道:“朕却不知爱妃还有这等手艺。”就是以康熙挑剔的眼光来看,这两个腊梅插花都是上等之选。

诺敏嘴角有几个弧度的上扬,但脸色还是淡淡的说道:“皇上谬赞了,奴才只是在屋子里闲着没有事做而已。”

康熙瞧着诺敏的嘴角也跟着不由自主的上扬“爱妃可知道,你弟弟又立大功了!”

“哦!”诺敏先是非常平静的应了一声,还没等康熙奇怪了,就看见她端着茶碗的手一顿,慢慢的放在康熙手边后,才貌似什么事情都没有的说道:“奴才的弟弟还小,能立什么功,皇上是在哄奴才吧!要说奴才的堂哥们在绿营里立功了,奴才还相信些。”

的确考虑到诺敏亲弟弟费扬古的年纪,还有说话人的身份对事情的看法,这话要不是从皇上的嘴里说出来,十有八九的人都会认为是骗人的。毕竟能从皇上口里说出来的“立功”这可不是什么小事,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能干什么大事呀?

“哈哈哈!”康熙瞧着诺敏这副言不由衷明明内心很想知道但又开不了口询问的模样,哈哈大笑起来,若是平时康熙绝对认为诺敏在装,可他今天心情太好了,便无视了这些细节,有些兴奋的说道:“你弟弟派人将杨起隆给活捉了!”

诺敏瞧了一眼康熙,摆出一副你在说什么我没听懂的模样,泼冷水般的问道:“杨起隆是谁呀?奴才可不知道,他很厉害吗?”

“额……”康熙被诺敏这话堵得差点一口气没有提上来,正准备发火了,突然想到诺敏是后宫嫔妃,后宫不得干政她家里又没有人在朝廷上,唯一做官的不是侍卫就是在绿营,就是像传话进来也没那么快的速度。

因此诺敏不知道杨起隆是正常的,相反她要是知道杨起隆是谁,那才不正常了!

梁九功果然不愧是康熙身边的第一得用人,瞧见皇上一副被哽了个半死的模样,连忙在诺敏的身边说着杨起隆的来历。

杨起隆,一名杨起龙,为人果敢,文武兼备。康熙十二年年底,吴三桂叛乱,京师气氛非常紧张。杨起隆决心利用这一时机,他假借明崇祯皇帝三太子之名在京师起义。是时,佃户和八旗奴仆倍受压迫,杨起隆决定以他们为反清主力,并以宗教为掩护,形成了李株、黄裁缝等人的骨干力量。

康熙十二年,这支待机而起的队伍已近千人,“八旗下无家不遍!”是十二月十日,他与黄裁缝等三十余人在正黄旗承恩伯周全斌子周公直家中密商举事。他自称朱三太子,建年号“广德”,参加起义的人俱称“中兴官兵”,定于两天后的五更时分,以头裹白布,身束红带为标志,同时在京城内外放火起义。后被明珠、图海、祖承烈等率兵镇压,起义失败后,杨起隆夺路逃走,黄吉与陈益被杀。

等着梁九功说完后,康熙在一旁不悦的说道:“真不知道图海和祖承烈是怎么想的,这两个蠢货也不多用用脑子,还以为杨起隆仍在那里呆着没走了,最后竟然只抓到数十名起义战士回来交差。

还好,你弟弟从城外打猎回来,正好遇上了将杨起隆给活捉了,不然又不是要引起多少波折来。让朕说呀,你弟弟这运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好,是有福之人呀。”

康熙此番感叹是真的,他在得知这事后就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立马下令严审黄吉陈益等,缉拿杨起隆和其他起义者。同时,他又密遣清军,捕杀了李株等二百余人。京师百姓,惶恐至甚,纷纷准备逃到西山等处。康熙帝为了尽快局势,全力平定吴三桂叛乱,接连颁布了“抚安百姓”谕。命将被捕的起义者凌迟、处斩,其亲属免罪。

结果诏书才出了皇宫没多久,就有人来十万火急的入宫来,说抓住杨起隆这个罪魁祸首了,让康熙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不只是康熙,办事不利的图海、祖承烈等人亦然,要是因为此事导致后面皇上没有打赢吴三桂,他们几个就是大清的超级大罪人呀!

康熙一问这立下大功的是谁,询问后乐了,竟然又是万琉哈费扬古那小子,这运气也实在是太好了。当时在场的人都是康熙身边的亲臣,之前吴世璠那事,众人虽然羡慕但也只觉得这小子运气好,可没有想到这小子运气那么好,这又立功了。

若不是因为他三伯桑格在皇上这里任着头等侍卫,再加上之前吴世璠那事在皇上面前露了脸,还有前不久后宫里突然传来消息说皇上将这小子的亲姐姐收入后宫了,这次这小子的功劳肯定会被其他有权有势的人冒领的。

诺敏虽然不知道这其中的曲直,但她却能听得出康熙话里的深意来,为什么明明是明珠、图海、祖承烈三人去办的这事,结果事情办漏了,康熙只说图海、祖承烈的不是,而不说明珠的不是了?

原因就在于明珠支持康熙削藩,而图海和祖承烈不支持康熙削藩,因此康熙现在是各种的看这两人不顺眼,各种的找茬,当然了找出茬来了,要不要报复就得看康熙的意思了。

诺敏装作自己不知道此事一样,抬起头来,一脸目瞪口呆的看着康熙“皇上……皇上不是在哄奴才吧,奴才的弟弟平时看着也没多厉害呀!至于运气好,皇上反正奴才是不相信的,他要是再出一次门将真的朱三太子抓住了,那奴才才会真信他运气好。”

显然诺敏对康熙的嗤之以鼻,要不是自己给费扬古通风报信了,他能抓住这两条大鱼才怪了!至于真的朱三太子,还别说诺敏还真知道他现在大概在哪里,只是这人的逃跑功力太强了,若不是晚年老了脑子转的不快了,加上康熙演戏演得好魅惑住了天底下所有的人,迟疑了一下逃得慢了那么一步,不然他肯定不会是家破人亡满门抄斩的下场。

康熙显然被诺敏的回答,整得一愣,要是其他嫔妃听他夸自己的亲人,即便是嘴上谦虚可眼睛里迸发出来的喜悦那是骗不了人的,包括一向以知心大姐姐温柔的形象面对世人的纳喇氏,每次康熙夸她堂叔明珠的时候,别以为他没有看见纳喇氏眼睛里的自豪和开心。

可康熙仔细的看了一下诺敏,她是真的平静,仿佛费扬古做的事情真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一样,这让康熙有一拳打倒棉花里被棉花里的针戳了一下的感觉。不由地奇道:“你不为你弟弟高兴,他立了大功。”

“有什么好高兴的。”诺敏瞧了康熙一眼很是平静的说道:“就像皇上刚刚说得奴才的弟弟即便是立了功,您也只觉得他是运气使然,显然您也知道那不是奴才弟弟的真本事,不过是借着外力来立功的。

他若是能凭着自己的真本事立功,奴才自然高兴。外力始终是外力,而自己的才永远是自己的,想用就用,若是外力的话指不定哪一天就不能用了,那么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不是奴才的弟弟活捉了那罪犯,而是那罪犯将奴才的弟弟捉住了,因此奴才并不是特别高兴,奴才就怕他养成了这样的性子,日后终难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