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聂倩闲得无聊了,胡乱写出来的。

穿过一片黑风林,不知不觉到了镜湖边上。

将记忆理顺之后,聂倩才知道,自己身为一只新死的鬼,连头七都刚过没多久。

他幻象穿越的对象,首选不外乎是男主角宁采臣,上演一出凄美的人鬼情未了,多么的回肠荡气,多么的可歌可泣。

她女鬼一只,压根就没有物质需求。

聂倩的目的很简单,让王琼英这样的吴下阿蒙开开眼界。

那位将《桃花坞》视为高雅脱俗之作的富家姐,她打听到了,是郭北县富豪王百万的女儿,王琼英,她那个性子质朴天真的丫鬟叫抱琴。

当然,实际上她也是在给自己另外找事做,好继续撑着“活”下去,等待着投胎转世或者魂飞魄散的那一天。

不过究竟写什么,还是要好好想想。

她脑中无疑是装着许多故事的,但不是每一部都适合写出来。

后世那些动辄几百万字往上走的网络,爽则爽矣,奈何字数太多。她手头上可没有电脑没有打字机,靠一支狼毫,恐怕写到猴年马月,写秃了笔头,写到那王家大姐都嫁作他人妇了,可能一部都还没写完。

几百万字的网络写不得。

如今这个大明是架空出来的王朝,与前世那个历史大明不同,不能写网络,能写的其实还是有很多的。

想到这里,聂倩决定到这里的书店去实地考察一下。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调查一下出版市场,知道当今市道的出版方向就一头扎进去,太盲目了。

领先半步的是天才,领先一步的是疯子。

聂倩认为,她来到这里,撞见王家姐读书,冥冥中是有因由的。

那个因由,就是让她写来改进才子佳人继续恶化这样的社会风气,提高王家姐这种年轻人的内涵,刺激市道的。

她不想自己一笔一划,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没人看,更不想看到自己把递给那眼高于的王家姐,结果被弃之如敝履,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从王琼英的香闺里出来,聂倩飘到了王家的前院。

或许动物的感官比较敏感,感应到聂倩这样的阴魂的到来,前院里的一头大黑狗突然眦牙咧齿狂吠了起来。几个护院刀客安抚都安抚住,惊诧之下他们努力睁大眼睛,朝大黑狗吼叫的方向看去,却又什么都没有看到,只能面面相觑不了了之。

聂倩没有理会这条看家护院的大黑狗,即便俗语有云,一黑二黄三花四白,这条大黑狗杀了能炖出一大锅来。

倒是躲在暗处的四个人,让她不由朝他们的藏身之处多看了一眼。那四人,她虽然没有看见是什么样子,但他们气血旺盛得好像一炉熊熊烈火,在黑夜里鲜明而出众,那些护院刀客的气血与之一比,不过萤火之光,他们很可能是传中的武林高手高手高高手。

财帛动人心,王百万富甲一方,没硬实力打底,可守不住那万贯家财。

出了王家没多远,她就看见了一家书店——四宜斋。

其实这家书店还有另外一个很俗气的店名——百万书店,顾名思义,是王百万家开的,据还是大明连锁,大明二十六省,到处都有分店。

只要是能赚钱的买卖,王家都会插上一脚。

如今的大明,还是修文偃武的太平盛世,尽管这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下已经暗流涌动,但到目前为止,文风还是极为鼎盛的,看书的人非常多,所以开书店能赚钱。

只不过比较搞笑的是,那王百万,腰缠万贯,却是个扣完菊花还要嘬一嘬手指的老抠唆,自个家里人在书店里买书也要付钱。

用王百万的话来,发给你们零花的银子,总是要花出去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与其花给外人,还不如花到自家里。天上不会掉馅饼,整个大明更没有不要钱的晚宴。

就像王琼英,王百万最疼爱的幼女,在百万书店里买书,该是什么价,就付多少钱。

四宜斋里还开着门,就是灯火相对较暗,很难看清书本正文里的字。

负责看店的是王家的老人,白发苍苍,头戴方巾,穿月白色长衫,是与科考作斗争,斗了大半辈子都没赢过一场的老童生。

这书店可以买书,不过以租书为主。

在店门入口处立着一块告示牌子,上书:书业生涯,本大利细。涂抹撕扯,全部陪抵。勤换早还,轮流更替。三日为期,过期倍计。诸祈鉴原,特此告启。

与聂倩前世早期的那些租书店差相仿佛。

进出书铺的人不少,从穿长衫的书生到穿短褂的白丁,甚至明显是当跑腿的大户人家的丫鬟,众生百态,不一而足。

由此可见,写还是很有搞头的。

聂倩进去,视线在书架上逡巡。

那些一叠堆着一叠,比板砖还要厚上几分的,她没有去看。因为那些都是时文,有志科考的读书人买回去当参考资料的,就像前世的那些中考高考参考资料。

她对时文没兴趣,对写时文更没兴趣。

这个时代的时文,除非是时文大家一榜进士写出来的,不然都不怎么值钱,她记得《画中仙》里的穷书生崔鸿渐,写了一大叠几个板砖厚的时文,作价只有三钱,不到五百文,低贱到了泥土里。

也不知道墨水纸张的钱收回来没有。

从时文的书架上跳过,她看到了。

只是让她感到失望的是,这些与王大姐最喜欢的《桃花误》差不多,都是些才子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