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笑骂着边转身抱起柴火的踢了一脚顿时变的蔫耷耷的陶惟,“赶紧进屋,还以为出啥事了哪。”

风卷残云似的一顿吃,留下满桌的狼藉,定好了晚上的麻辣锅后,张国栋得意的带着吃的只打饱嗝的七个人离开了,别提几个人回去后怎样的宣扬。

说完松开手的张国栋拍拍手好像丢弃了一件垃圾似的不在意的转头看向目瞪口呆的陶惟等人。

“二娃,赶紧吃口,赵大爷说晚上四点多天擦黑就能上人。”

或许是年幼时太过于清苦,条件好转以后,陶惟最大的爱好就是吃,但是因为有点小抠外带点小矫情,陶惟所谓的吃是自己动手,不说鲁、川、苏、粤、闽、浙、徽、湘八大菜系精通个遍也不说炒、爆、熘、炸、烹样样拿出手,但从离开家开始,十几年的时间里,业余时间全部花在吃上的陶惟绝对算得上高手,这也是为什么陶惟敢说出当厨师的壮语。

一瓢又一瓢烫头皮的热水顺着后脑勺浇下,让陶惟舒服的眯起了眼睛,脸上淡淡的笑让蹲在一旁看热闹的万小东咧着嘴乐了,“二娃,得劲不?”

被抱头痛哭的耿二凤、陶惟哭的心酸不已的万永贵使劲抹了把脸,上前拉开埋在耿二凤怀里的陶惟。

晶莹的泪水掉落在身下的木质地板上,留下点点痕迹,从身体内部升起的冰冷让男子缓缓闭上迷蒙的双眼。

刺耳的骂声掩盖了重重倒地的闷响,掌心下的湿滑让腿脚不便的男子挣扎了半响才缓缓起身,沉默不语的缓慢挪到窗口,把紧闭的窗口打开一道缝,一扇又一扇,直到三扇窗户全部打开,清新的空气和淡淡的过堂风吹散了更衣间里飘散的雾气。

完全不给对方任何机会的陶惟在超越的瞬间再次提速,极速滑动中,彼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曾经想要给予陶惟一样压迫的对手看着好像飞一样的陶惟奋起直追,可身体异常灵活的陶惟却不断的利用完美的转弯压道拉大彼此的距离。

十三圈半的比赛结束,陶惟毫无悬念的以超出对手近一圈的成绩晋级半决赛,冲过终点的那一刻,人来疯的万小东嗷的一下蹦了起来,挥舞着手臂哈哈哈的大笑出声。

☆、第二十九章

没有任何悬念的陶惟以小组赛第一名的成绩晋级半决赛,喘着粗气收敛锐气的陶惟看着明明想要大笑却极力维持那一丝矜持的石天亮,笑呵呵的比划了一个胜利的手势,被挺着胸脯的石天亮拍了几下肩膀后,陶惟换下冰鞋离开场地。

依然是来时的不疾不徐的步伐,依然是那张温暖明亮的淡笑,一走一动间落在不远处的于成飞眼中脑海里却闪过一段话,“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好个大气的孩子。

这一刻,在心中深深记住陶惟的于成飞在记录本上记下了陶惟的牌号与名字,没有在回到人群中,而是靠在看台边紧邻场地的于成飞并不知道下午还有个更大的惊喜等待着自己。

不提此时回到队友中间的陶惟得到怎样的欢腾,坐在一旁笑的一脸骄傲的张国栋目光流转间看到坐在对面的张国琴,得意的冲着大姐笑的满口大白牙的张国栋让张国琴忍不住悄悄翻了个白眼。

德行,二娃滑的好是人家二娃的事,关你屁事,你上去肯定摔成大马猴,不同于喜欢憨厚的万小东的张国栋,张国琴更喜欢沉稳的陶惟,尤其是知道陶惟的身世后,沉静大气的陶惟更是让张国琴有种深深的怜惜。

一个没有爹娘的孩子虽然有着亲姨的照看,可能够把自己的生活规划的及其有规律,在个性相对有些严谨的张国琴看来,陶惟是个极自律的孩子,一个人不怕出身低,不怕你生活窘迫,怕的就是没有目标没有自律,尤其是很多成年人都无法做到的自律,一个没有爹娘的孩子竟然做到了,这在张国琴看来绝对不简单。

上午的比赛在第五组小组赛结束后画上了句号,为了奖励陶惟也为了鼓励下午参加比赛的万小东、麦玲,大手一挥的张国栋直接把一行人拉到了q市最好的饭店,隆鑫大酒店,四个红彤彤的幌子悬挂在半空中随风摇摆,久违的场面让看到四个幌的陶惟呵呵的乐了。

笑容满面的陶惟和满是好奇目光的孩子让石天亮又高兴又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比赛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三天半,光吃不说还要张国栋安排住宿,石天亮是真的有些不好意思了,孩子们不懂,可石天亮却知道,这一笔费用对于工薪阶层的他们来说负担还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