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不是我不答应就能改变的事呀!”谢华香费了大量的口舌,才终于说服父母,她要去插队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完全没法改变的事实了,而且也让他们相信,她去插队其实并不是最差的选择,最起码她态度积极,在插队的地点上也有一个主动权,可以自己选择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不是任由人随便安排。

只不过那时候谢华香好心,请郑副市长帮忙又给他安排了另一份工作而已,不但如此,就连唐桂英她妈、她哥还有她自己的工作,都是谢华香帮忙安排的,全都是活儿轻省,油水又足的工作,要不是这样,唐桂英一家也不会生活得如此优渥,还让她有钱去韩国整容,整了一张标准的美人脸回来,勾引她的男人。

嫁过人生过孩子的婆娘不在乎这个,大夏天的只穿一件薄衫就大大咧咧地出门,一出汗整个形状暴露无遗,而且大多数都是干瘪下垂不太美观的。

这一句“郑大哥”喊出来,谢华香自己都恶心透了,她也是被逼到这份上,没办法了,据她上辈子对郑永成的了解,他作为一个脚踏几条船的劈腿男,最讨厌的是什么女人,当然是善妒的女人了。

这个时候的沈丽华,也就十二三岁吧,小小的个子、瘦削的小脸,显得一双黑黝黝的眼珠子特别大,继承了他们沈家人特有的美貌,小小年纪就看得出来将来肯定是个美人胚子了。

“那好,我就去三队了,还有,队里也不用费心思帮我安排住的地方了,我就住在沈庭生家。”谢华香理所当然地说。

牛车上除了腥臊的气息之外,隐隐约约还有一股尿骚味,唐桂英忍不住捏着鼻子抱怨:“谁这么缺德啊,怎么在车上撒尿?”

两母女正说得起劲,突然大门被人用力地推开,一个身影冲了进来:“谢华香!”

谢华香忍不住“嗤”地笑了一声:“如果你真的想帮我,早让你爸批了我的招工名额不就得了,现在说这些,谁知道你有什么阴谋诡计。”

沈庭生低下头,哼哧哼哧地用力蹬着自行车,借此掩饰他的尴尬。

可是现在在父母的眼中,她还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娇生惯养的姑娘,别说做菜了,连烧个热水都烧不好,如果她这个时候突然跑上去说让她来做饭,她爸妈准得以为她是发烧烧坏了脑袋说胡话了。

身着灰色土布衣裳的农村青年略带窘迫地出现在谢华香的面前,眼前的青年跟十几年后的他相差不是一点半点,面前的他又高又瘦,明显营养不良,略显凌乱的头发桀骜不驯地支棱在头上,肤色晒得黧黑,脸上由于疏于保养而显得有些干燥,嘴唇也干裂了,身上的衣裳洗得发白,裤脚吊得很高,明显已经不合身了,身上扛着拎着好几个蛇皮袋,模样有点儿不合时宜的好笑,跟上辈子谢华香认识的那个无时无刻不讲究精致的男人简直天差地别。

谢华香觉得,自己当年真的是眼瞎了,这样一个女人,长得尖酸刻薄,性格霸道,颐指气使,自己究竟是怎么会跟这样的人成为好闺蜜的?

“先回家里吃个饭,吃完了开大会的时候再给你们安排一下住宿。”沈大队长说,村里没有多余的房子可以给知青们住,只能分别安排到各户社员家里去,但具体怎么安排,还得开会讨论了才能决定。

至于吃饭,现在暂时只能把他们带回家里去吃了,身为大队长,也只能吃这个亏了,总不能人家一来到就让别人饿肚子。

大队长把牛车赶进了一个泥砖砌成的矮墙围成的小院,冲着同样低矮的泥砖房里喊了一嗓子:“孩子他娘,家里来客人了,多做点儿饭,赶紧吃了待会儿开大会去。”

黑乎乎的门洞里面呼啦啦地跑出来一群孩子,最大的姑娘看起来已经有十七、八岁了,穿着花布衣裳,竖着两条乌黑油亮的麻花辫,皮肤有点儿黑,不过眼睛倒是挺大挺亮的,看着挺精神。

这大姑娘也是最腼腆的,只跑了几步就在门口站着,怯生生地看着他们,不说话。

剩下的几个都是男孩子,最大的十三四岁,最小的小萝卜头才只到谢华香的大腿根那么高,一边吸着鼻涕一边冲过来抱住了沈大队长的大腿:“爸,有没有给我们买好吃的?”

沈大队长乐呵呵地揉了揉小娃娃的脑袋,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橘子硬糖,供销社里装在大玻璃罐子里卖的,不带玻璃纸包装,最便宜那种,一人一颗塞进了孩子们的嘴里,最后手里还剩下一颗,朝站在门口的大姑娘招招手:“大丫,过来,这给你吃。”

大丫羞怯地摇了摇头:“爸,不用了,给小弟吃吧!”

“弟弟都有了,这是给你的。”沈大队长走过去,不由分说地把糖塞进她手里。

大丫有些不好意思,十分珍惜地舔了舔糖果,抿了抿唇,最后才把糖果整颗放进嘴里,一脸的幸福和满足。

这时一个黑黑瘦瘦的短发妇人一边擦手一边从屋里走了出来:“瞧孩子被你惯的,早就说了不要给他们买这些,吃了又不会多长一块肉,这不白糟蹋钱嘛!”说着为了泄愤似的拍了大丫一下,“还不赶紧浇把地里的菜浇了去,干等着吃饭啊!”

说着妇人一眼扫过谢华香他们三个,虽然没说什么,但明显可以看得出来是满肚子不情愿的,不过也可以理解,大队长都说了,他们队里穷,就算身为大队长家里也肯定不宽裕,再加上家里那么多孩子,能填饱肚子都不容易了,谁愿意别人来家里白吃饭啊!

沈大队长家的灶台就搭在屋门口的棚子里,妇人一边说话,一边揭开大锅的锅盖,顺手用水瓢从旁边的水缸里舀出一瓢水加进去,搅拌了几下,然后蹲下来添了一把柴火:“待会七点就要开大会,来不及做别的了,将就点儿吃一顿吧!”

程立坤是他们当中最懂人情世故的,马上说了一句:“我们有规定,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在群众家吃饭,也是要交伙食费的。”说完率先掏出了钱。

沈大队长本来正在把牛车上的行李卸下来,见状连忙去拦程立坤:“添几双筷子的事,交什么钱啊,没有这样的道理!”

趁他们两个正在互相推拒,谢华香那边已经拿了钱出来交给沈大队长的媳妇,他媳妇做做样子地随便推脱了一会儿,顺手推舟便收下了:“婶子,这是我跟程同志两个人的饭钱!”

谢华香瞄了无动于衷的唐桂英一眼,故意大声地说了一句。

唐桂英脸色那个黑啊,本来她就觉得大队长请他们吃一顿饭是应该的,根本没打算掏钱,这些人自己笨就算了,还故意拉她下水,心肝都黑透了。

她满脸不情愿地走过来,一边掏钱一边低声嘀咕:“凭什么呀,就添了一瓢水。”

大队长媳妇收了钱也有点讪讪的,于是又砍了半个南瓜,剁碎了扔进锅里一块儿熬了。

在沈大队长家里吃了一顿玉米碴子加南瓜熬的稀饭,把肚子填了个半饱,大队长就张罗着带他们开大会去了。

村口的大槐树下已经积聚了不少的人,清一色破破烂烂的土布衣裳,卷着裤腿打着赤脚,小腿上还沾满了泥土,讲究点儿的姑娘家就带一个小马扎,大老粗们席地而坐,大喇喇地岔开双腿,抽上一根用烟纸卷的烟丝,就美滋滋的了。

妇女们手里不肯闲着,要不带着一个针线篓,给自家孩子磨破的裤腿膝盖上缝上一个补丁,要不就提着一篮干玉米棒子,一边磕闲话一边剥玉米粒。

三个城里来的知青往大槐树下一站,人长得白白净净,身上的衣裳也齐齐整整的,简直就是鹤立鸡群,一下子就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底下立刻一片窃窃私语,谢华香的目光在人群中逡巡着,寻找沈庭生的身影,忽然心中一喜,远远地看见他双手各拎一张小板凳,身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手里搀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婆婆,三个人一起慢慢地朝这边走来。

谢华香高兴地朝那边挥了挥手,张嘴想要叫他,但大庭广众之下还是有点儿不好意思,便没喊出声,只是目光灼热地注视着他。

可惜沈庭生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旁边老人家的身上,并没有注意到槐树底下这边的动静,在人群外围找了个位置,放下手里的板凳,让老人家和小姑娘坐了,自己在她们旁边席地而坐。

见对方没有见到自己,谢华香有点儿失望,泄气地塌下了双肩。

“怎么了?你这里有认识的人?”程立坤问。

“乡下穷亲戚而已。”唐桂英不屑地说,刚刚谢华香那么兴奋,她当然也看见了,上次在谢家唐桂英跟沈庭生有过一面之缘,那男的还推了她一把呢,她那么记仇的人,怎么可能会忘记。

谢华香不高兴地白了她一眼:“莫欺少年穷!”

点了点人数差不多都到齐了,沈大队长让大队会计兼政委把没来参加会议的名单记下来,然后敲了一下手里的铜锣,“铛!”地一声之后,沈大队长敞开大嗓门喊了起来:“开会了开会了!”

公社开大会那是家常便饭,隔三差五就要开一次的,大伙儿早就习以为常了,也不把他当一回事,照样该磕唠的磕唠,该剥玉米粒的剥玉米粒。

按照程序,先是大队会计兼政委沈红兵同志带领着大伙儿先是念了一段伟人语录,乡下人普通话不标准,一段语录念得千奇百怪,接着又是学习进步文件,沈政委用他平缓无波、尾音拖长的声调念了两页让人昏昏欲睡的文件,成功让会场安静了下来,不少人都被他念得打起瞌睡来。

这时候,程立坤已经主动过来,帮忙把行李架上的行李扛了下来,对谢华香说:“你在这里等一下,我先把这些拿下去。”就算他力气再大,这么多的东西,一次也不可能拿得下去的。

谢华香特别过意不去:“谢谢啊,真是麻烦你了,程同志。”

“没关系,上车的时候我看见你爸妈给你放行李,就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程立坤开玩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