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遇到个加工爆米花的移动摊,大大小小十多个孩子正拿着家里的面袋排队等着加工爆米花呢。

也只能这样了,我也就是重温下小时候打架的感觉而已,又不是真想勒索他们点什么,于是我说:“那好吧,我暂时还没想好要什么,等我想好了再告诉你们!”

出了这种事,我全家和我的班主任都很不甘心,于是我没有接受二流大学的免试入学邀请,选择了复读年。没想到,复读后我才发现,高烧烧坏了我的脑子,虽然没影响到日常生活,但记忆力大不如前了,学理科记不住公式,学文科背不下课文,以前熟背的外语单词更是忘了个精光,这种状态别说是清华北大,连进专科大学都费劲。

90年,江城有个人创办了份名为英语辅导报的报纸。十八年后,由这间报社发展成的集团公司单是报刊杂志的期发行量就达到了千五百万份!其中大学英语辅导报和杂志年发行量超过300万份,我不知道它给多少人带来了帮助,我这人只认钱,只知道办报纸的那个人赚翻了!

我为什么对这件事这么清楚?首先,报社的社长因此成为了江城首富,第二,我从初二到大四,用了九年的英语辅导报,第三,我妈就曾是这家报社的兼职编辑,社长给编辑们的待遇不错,在很长段时期里,我妈每月的稿费甚至比工资还要高!

毫不夸张的说,我是看着这份报纸这间报社发展壮大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小雪球滚成大雪山,小小报纸,搭上了外语教育这班国家级高速列车,就变成了印钞机!

第期英语辅导报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我1992年升入初中的时候,不久就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份英语辅导报,那仅仅是张八开的白纸,纸质和我们平时用的八开纸几乎样,单色印刷,定份才两毛钱,我记得清清楚楚,我妈看到那张报纸后还笑言说,那张报纸上有三处错误,两处是语法的,处是拼写错了!

由此可见,英语辅导报前期的发展还是很慢的嘛,我们家已经有了印刷资源,又是从88年就开始起步,底子明显更好。我听着阳台上蝈蝈的叫声心里想着,慢慢来,只要比以前的那个英语辅导报发展得稍快些就行,二十年后,那位社长不是身家过亿么,我们家也不用像他那么有钱,过亿太吓人,我们每个人九千多万就行!

八岁的我,被小小的年纪限制着,缩手缩脚的啥都不能亲自去干,有时候真的觉得很憋屈。不过还好,我能想得开,年纪小有年纪小的好处,那个长大的我,想哭不能哭,想玩不能玩,有话不能说,戴着虚伪的面具,失去了纯真,迷失了自我,谁又想那样去活?

现在好了,我小啊,可着劲的玩,也没人管我。只要完成学习任务,再加条别犯错误,就行了!作业有人代写,考试不在话下,我丝毫没有学习压力。至于犯错误,贼没被抓到就不是贼,凭我超前二十年的阅历和智商,有心算无心,对付几个老师和再熟悉不过的我爸我妈,那还不是手到拈来?

阳台上的蝈蝈鸹噪个不休,这些小东西,越有同类在附近,它们就越兴奋,振动着翅壳斗个不停。记得有年我抓到只体形奇伟的大家伙,每餐我吃什么就喂它什么,直把它养过了正月,亲友来我家玩时听到它的鸣叫后个个称奇,很是满足了番我的虚荣心。

楼下王宁也养了两只,隔着窗与我家的那几个小家伙唱和着。在我人生中这第二次的88年的秋天里,依旧是这些可爱的小昆虫,每夜用勤奋的鸣声伴我入眠。

【013】摇摇摆摆1989

几场雪后,1988年眼看就要过去了,满街跑着打雪仗的孩子们嘴里叫喊着同样的台词:“克塞前来拜访!”“人间大炮发射!”

你还记得恐龙特急克塞号是在你几岁那年播映的吗,我想你肯定不记得了,那么告诉你,这部从日本引进的特摄片是于1988年在国内播放的,它虽然在日本本国默默无闻,却火遍了神州大地。“克塞前来买菜!”

我家的三国演义中又多了张纸,上面记下了某天王广文从学的班级学来的,改换了主角的歌谣,“吕小东的屁,震天地,冲破亚空间,来到白垩纪。白垩纪的恐龙正在跳霹雳。闻到这个屁,心里不满意,请来克赛队消灭这个屁!”

哦,对了。现在同样在流行的还有霹雳舞。部出品于84年,国内引进于87年的歌舞片霹雳舞,深深影响了当代的年轻人。入秋天冷了之后,我发现同学们的手套多数都被剪得露着半指头,还美其名曰:“霹雳手套”。

同时还在流行的有力大无穷钢筋铁骨的葫芦兄弟,和黑猫警长只耳老鼠。闲来无事,我盘点了下国产动画片和引进动画的优缺对比,领先二十年的阅历不是吹的,还真让我找到了点东西。

“啊噢,演出开始了——”这是唐老鸭。

“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希瑞!”这是希瑞公主。

“你已经死了。”这是健次郎。

“真相只有个。”柯南。

“休息休息下!”聪明的休哥。

“让你尝尝塞拉炯的力量!”这是布雷斯塔警长家的那匹马。

“天马流星拳!芦山升龙霸!星云锁链!”圣斗士小子来了。

“机器狗,变形!”飞机人里的声波录音机。

瞅着没,几乎每款给我留下难忘印象的动画片,都留下了它经典不衰的台词。而国产动画片却没有给我留下这种回忆,处处经典不如抓住处经典,史玉柱先生用句“收礼只收脑白金”轰炸了全国13亿人民,赚了个盆满钵盈,由此可见,重复是重点,这是个不变的真理!

从我领先了二十年的眼光来看,这些经典台词中有很多都算不得什么,就像再重复的天马流星拳,它只不过是出现的次数多点,常常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伴着振奋人心的场面出现而已。但这么句不经典的台词,为什么却被孩子们常常挂在嘴边上呢?

我总结原因,是国产动画片的片长不够,没有像变形金刚那种播连续几月的动画片,二是噱头不足,日本动画片里休每集都要休息会儿,人家那是为了插播而准备的,国内目前不用这个,但正因如此,反倒少了个可以使动画片更流行的噱头!

我本想写封匿名信寄给上海美术电影制版厂,把我总结出来的东西指给他们看看,让他们学习学习,但却发现自己也弄不明白这些动画片哪部是放映过的,哪部还没制作出来。提了几次笔,还是没把握写出封不令人莫名其妙的信,最后只好叹息作罢。

看着操场上用人间大炮追逐的孩子们,我心里暗下决心,迟早有天,我要让国产动画取代日本动画的地位,流行全世界!

88年很快就过完了,元旦联欢会上,肥乎乎的吕小东给大家跳了段霹雳舞,被我们班主任评价为“抽筋样”,王广文给大家变了两个魔术,可惜都演砸了,我的跟屁虫王宁表现得最好,载歌载舞的表演迎得了热烈的掌声,轮到我表演的时候我随便给大家讲了两个网络笑话,把老师同学们逗得哄堂大笑,轻松过关。

寒假作业不多,被我以十条鲫鱼和五只蛤蟆的价格分别承包给了同桌和班上另个女孩。鲫鱼是只有半指长的小鱼,蛤蟆是我们这边特产的林蛙,现下这东西还不咋值钱,二十年后,雌性成年体林蛙的市价是百八十块钱斤,市斤。

收到的新年和生日礼物是大堆贺卡和小玩具,贺卡我留下了,小玩具在几天后转送给了别人。王广武的那个同学,四人帮之的管平那段时间手头紧,没钱给我买礼物,过了好几天才给我补了礼物,送了我只黄嘴丫的鸟儿。恕我孤陋寡闻,不知道这种鸟的学名叫什么,但说出来的话你有可能知道,在我们这里,这种鸟的花名叫“豆辣子”,天生就是吃果仁的好手,我抓把瓜子给它,它嗑得比我还快。

天冷后,我养在阳台上的蝈蝈不堪老迈,早已相继过世了。我给那只豆辣子取了个名字叫豆豆,养在了阳台上。从那之后,每早唤醒我的,由亢奋不眠的蝈蝈换成了这只活力焕发的豆豆。

我每天带着我的跟屁虫们,上山放爬犁,下河砸冰窟窿捞鱼抓蛤蟆,疯玩了整个寒假。遇到找茬的孩子就和他们干,四人帮里除了个拖后腿的吕小东,其他三人都是干将,我若是吕布,他们仨就是刘关张。王宁对此早已司空见惯,只要我们打架时别下重手伤到人,她就乖巧的不来掺和,从不拖我后腿,还在家长们那里帮我圆过几次谎。对此我很欣慰,这小丫头,还不到十岁呢,就是我最可靠的贤内助了!

1989年来了,过年看春晚在这几年刚刚成为老百姓们的必修课,这回,我坐在电视机前步不挪的看完了整场春晚,没出去堆雪人,也没和堂弟堂妹们抢着放鞭炮,全家人都夸我变乖了。

“摇摇摆摆1989,过去的切都不会带走!摇摇我的头,让我和你起,燃烧起那青春的火!”

“司马缸砸缸!”

“老蔫啊。”“傻样儿——”

“同志,请来二两馄饨。”“找我分钱。”“师傅,斤馄饨!”“哎呀少不了你的,别找了别找了!”

原来,从这个时候开始,小品就已经大行其道了啊,英雄母亲的天赵本山相亲陈佩斯朱时茂吃馄饨,笑林师胜杰招聘,89年春晚的好节目真不少!

【014】其实干啥都能发家致富

1989年乱糟糟的就过去了,说多了怕祸从口出,干脆什么都不说算了。时光荏苒,1990年姗姗而来。

转眼步入了二十世纪末的最后个年代,九十年代,看完了春晚过完了寒假,临开学这几天,我简单盘点了下我重生之后这年多来给身边带来的影响。

先来看看我家。由我妈独自编写,从我爸承包的那个印刷厂印制出的小学英语简易教材获得了还不错的收益,在我爸我妈看来,这是他们生中走得最对的步棋。

不能怪他们目光短浅,在这个以铁饭碗为荣的年代,像我爸我妈这样的寻常百姓,谁会去想赚大钱发大财做首富呢?他们连“豁出去拼几年,赚足辈子用的钱”这种想法都从未有过,若不是小印刷厂的效益时好时坏,这二位早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了。

但是,有我这个因素,他们就注定不可能平庸下去。刚巧我们的英语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是自己动手办份英语学习小报,我抓住机会,把学习小报编成了辅导报,从我妈那借来堆初高中的英语教材和辅助资料,洋洋洒洒的编出了三大张即带阅读内容又有知识点学习内容的报纸。其中第份里留下了几道思考题,答案公布在了第二份,第二份的答案又公布在了第三份里,我妈看后啧啧称奇,问我怎么想到的,我告诉她说故事会里都是这么做的,轻易就糊弄过关。

三张手工报纸被我妈拿去研究了半天,这人还总从上面挑几道题问我,我概以“胡乱抄的不知道答案”为由搪塞过去,说不知道其实是假的,但那些题里有的要高中才能学到,我要是告诉她我知道答案,那不是找壁石么!

当时刚巧印刷厂活计很多,这件事也就暂时扔边了,开学后印刷厂的活少下来了,我的三张小报受到了英语老师的表扬,回到家后我故意向我爸我妈炫耀,勾起了他们足够的兴趣后我说:我们老师说啦,以后外语在中国将会越来越重要,大家要好好学,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有林志明制作的这种英语学习报纸问世,到时候希望大家都订上份,好好学习英语,将来为国家多做贡献!

于是,“不久的将来”很快就来了,两个月后,我妈主编的英语学习报试刊问世,我爸我妈第次拿出破釜沉舟决心,倾全家积蓄搞出的这份试刊,在江城全市的初中里炮打响!

路是我领的,方向是我指的,至于怎么走,那就是我爸我妈的本事了。办刊号铺渠道搞发行,切都是那么的难又那么的不难,到90年的三月份全市中学开学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份满意的答卷,英语学习报订阅数达到三万份!全市的中学生几乎都订阅了这份学习周报,我爸笑了,有了这份每年52期,每期都在扩大发行量的英语学习报给他的印刷厂垫底,他再不必为无米下锅而发愁了!

发行量上去了,质量就得跟上去。我妈为编排内容的事头疼了几天,不是我不孝顺,非让亲妈伤脑筋,而是想锻炼下她的办事能力,让她自己想办法解决。说来也巧,刘志海同志正好赶在那个时候来我家串了次门,听说他烤羊肉串的生意做到需要雇五个人帮忙才能做过来的时候,我妈为他高兴的同时也想通了自家的问题,报纸个人编不过来怎么办?咱也雇人帮忙编呗!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此,我爸我妈的英语学习报算是上了路了,剩下的不用我教,国家普及外语教育这班车就能把他们推到时代的最前沿去,而我这个暂时只有10岁的孩子,只要闲着没事帮他们数数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