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过年来,因记挂着杨氏和孩子,老太太就带着荣府诸人就往回返,提前让人回来报信说是二月初就到了。因着杨氏正月十五才出的月子,又因为孝里不能吃荤身子没养好,徐夫人便不肯让她操劳,自己亲自过府看着人打扫屋子,也让采买上准备着,别等着主子回来什么都没有。到老太太他们回京时,徐夫人又让人请了太医来给老太太等人看视,想着要确保一切无碍方能放心。不想这个太医还真准备着了,从小就体弱的四姑娘贾敏病了!好在不是很严重,太医开了一张药方,嘱咐好好休养,一家人不免又担心一番,尤其是史夫人更是手忙脚乱。

本来这等忙碌的时候杨氏正好显显身手,也为着以后管家立威,不曾想四月里大姑娘下大定的时候杨氏竟险些晕过去,大家忙乱一番之后竟得了太医的喜报,说是大奶奶有了两个月喜脉了。把老太太乐得何不拢嘴,拉着杨氏的手直说好孩子,好孩子,又道“你只管好好养着,你妹妹的婚事有我和你太太呢。况还有你伯母婶子们,很是不用你操心,你只管养好了胎让我和老太爷早日抱上重孙子要紧。”杨氏也想着好好有个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只是这一年到底没让她过消停,此是后话不提。

然后所有人就看着贾珍一个人对着他娘的肚子说说笑笑,不时的还扮个鬼脸,便都在一旁凑趣。不想江氏拿起一杯茶了要喝,却突然手一抖,把茶杯摔了,然后抱着肚子道:“快,快,我好像要生了!”众人皆被吓了一跳,这不是才四月么?不过现在已经没时间想这个问题了,林嬷嬷赶紧指挥着彩鸳跑回去让人布置产房,让稳婆做好准备,又让彩蝶回去叫人抬屉凳儿出来把奶奶抬回去,路太远,走回去太耗体力,此时要为生产节省力气,又让素锦去告诉太太请太医。然后自己帮着江氏轻轻的顺气。一时彩蝶带着婆子们来了,众人把彩蝶抬回房里,便在外面等着,此时徐夫人也来了江氏院子,忙忙的叫人给衙门里的贾敬送信,一会儿又有代化打人来问情况怎么样了。贾珍虽说是有个成年人的灵魂,可是到底是第一次见人生产,而且这个世界医疗条件可不能和前世比,生产的又是他娘,心里不免万分忐忑。徐夫人见贾珍小脸儿煞白,叫人送他回房,贾珍万般不肯,于是两人便一道儿等着。

这个贾杨氏看着一双桃花眼,风流袅娜的样子,实际上一开口就好似倒了核桃车子,噼里啪啦,明明白白。不过不要以为她就是凤姐儿那类人物,人家可是书香世家出来的,一肚子学问,可是比凤姐儿谨慎多了,遇事轻易不肯开口,一开口就必是面面俱到,八面玲珑。

这下子,一家人也没有心思吃饭赏月了,便都回老爷太太正房聊天等太医,等一时太医来了,果确定了是喜脉,一家子更是欢天喜地起来,重重谢了太医。徐夫人更是一叠声道:“风儿,今儿晚了,你记得明儿去给愈振家的说一声,按照当初珍儿的例,府里上下每人赏两个月月钱。”

贾珍说完,就静静的等着他爷爷话。代化此时心中可谓波涛汹涌,今天孙子给他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今天孙子说的话可谓针针见血,且全部关乎贾家百年大计。再看看贾家此时两府加起来有多少人,还有一位老国公在呢!这等大计竟是自己孙子一个七岁小儿提出来的!忽然间代化只觉得一阵轻松,有了一种贾家后继有人,自己可以安心了的感觉。这种感觉一上来,代化竟想起一个笑话,说是苏东坡的儿子极是蠢笨,孙子却很聪明,一次苏东坡又为这个骂儿子,不想儿子对他说,我至少有一样比你强,苏东坡问哪一样,他儿子说,我儿子比你儿子聪明!想到这里代化不禁想到自己那个诸事不管的儿子贾敬,摇摇头苦笑,还真是幸亏他儿子比自己儿子聪明,要不搞不好贾家都撑不到五世而斩。

贾珍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很是口干舌燥了,端着杯茶对代化道:“孙儿暂时就想到了这么多,爷爷看有没有可用的想法,或是那里有不足,若是学中的事爷爷有什么不知道的,孙儿可以给爷爷说说。”代化此时简直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了,他这个孙子真是了不得了。想他父亲和叔叔两个开国元勋,混到国公的位置,是何等的见识,办家学时也没想到这些个长远细致的事情,自己孙子这才七岁啊!要知道越是细节越是能看出人的心智来,这个办家学的事儿不止他们贾家一家做了,很多大家族都有。但是,今天他相信,有了他孙儿这一番话,这以后,在别人也学会了他孙子这一套之前,别想有人家的家学办的比他家的好,甚至于,要是以后贾家子弟及附学的学生们够聪明,他们贾家家学说不定敢跟国子监及天下所有名书院叫板!

阔,脚下青石板路直通前面的正厅。进

一时,贾敬沐休,便带着贾珍到了当时族学之中教授的戴先生家中,奉上束脩,说了几句话让贾珍行了礼便回了,还真是让贾珍无语。他这个爹还真是越来越“出尘”了哈!

就这么断断续续的折腾到过了未时,产婆出来说是太太说不好有些难产,不知道。。。这剩下的话大家都明白,老太太便不等说完直接开口道:“保大人。”要知道此时连带着宁府徐夫人江氏婆媳,及史府史夫人的嫂子于氏也都在了,老太太再怎么想要嫡孙子也只能要求保大人了。

众人围随着贾源贾老太太至正堂上,影前锦幔高挂,彩屏张护,香烛辉煌。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贾璘、贾珧等从内仪门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槛外方是贾代善贾代化,槛内是各女眷。众家人小厮皆在仪门之外。每一道菜至,传至仪门,贾璘、贾珧等便接了,按次传至阶上贾代化手中。贾敬系长房长子,每年独他随女眷在槛内今年贾珍也在侧。每贾代化捧菜至,传于贾敬,贾敬便传于江氏,又传于其他诸女眷,直传至供桌前,方传于徐夫人。徐夫人传于老太太,老太太传于贾源,贾源方捧放在桌上。直至将菜饭汤点酒茶传完,贾敬方带着贾珍退出下阶,归入贾赦等阶位之。凡从代字者,以代化为,下从文旁之名者,贾敬为,再下则从玉者,贾珍为,左昭右穆,男东女西,俟贾源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隙空地。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珮微微摇曳之声,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一时礼毕,贾代化贾代善等便忙退出,至荣府专候与贾源老太太行礼。

原来,江氏想着这个事情不管如何闹出来对自己都没有好处。且不说自己的丫鬟背主打了自己脸面,万一这丫头嚷出什么来,就算别人明面不敢附和,背地里也会嚼舌头,通房们以后也会更加防备自己。虽说现下的通房都已经不能生育了,可是自己不能保以后没有新的通房进门,所以一定不能用这个理由打她,且不能让她在出去之前就知道自己疑心了她。所以江氏就让自己的陪嫁嬷嬷,也是自己奶娘林嬷嬷回家告诉自己哥哥这个事情,请他帮忙安排太医,来帮自己清查屋子,且准备让慧云生病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