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大传全集

作者:杨帆

前言

杜月笙是中国近代史上个最富传奇性的人物。这不仅在于他以个来自乡下的15岁孤儿,单枪匹马闯入上海滩,由个三餐不继的小混混小瘪三,摇身变成为了威震上海滩的大亨阔佬;还在于他发迹之后的所作所为,俨然已由流氓白相人“脱胎换骨”,成为了现代实业家社会名流与地方领袖。

结识黄金荣,是杜月笙发迹于烟土的。黄金荣门生弟子众多,杜月笙作为个小跟班后来居上,得以与年长于他20岁的大亨黄金荣称兄道弟,并跃而成为仅次于黄金荣张啸林的青帮大亨,靠的不仅仅是他的机警干练与足智多谋。

杜月笙发迹后,很快青出于蓝,冲出法租界,占领英租界,放眼大上海。令辈子蛰居法租界的黄金荣看得目瞪口呆

随后,杜月笙审时度势,晋身工商金融界,成为拥有几十个企业同业公会的董事长理事长常务董事常务理事等头衔的“现代实业家”而跻身为“最具力量”的上海市地方协会会长,更使杜月笙成为名正言顺的上海地方领袖,成为相当活跃的政治风云人物。

与此同时,杜月笙长袖善舞,上下通吃。对前清遗老军阀政客党国高层社会名流,乃至金融工商巨子,无不执礼甚恭,倾力结交,甚至结拜为把兄弟,或收为门生弟子。对失意政客文人耆彦报界影剧界人士更是给予经济奥援,或月奉规银,养为食客。而蒋氏高层如孔祥熙宋子文戴笠等,无不结为杜氏豪门密友

有这样张足以操纵政界工商金融界的关系网,有法租界做靠山,有帮会黑势力垫底,杜月笙在上海滩可谓左右逢源纵横捭阖,无往不胜。

——在发迹晋身过程中,杜月笙如此如鱼得水,除了他过人的投机钻营本领与玩弄权术的狡诈,真正依赖的法宝王牌,就是“取之于土烟土,用之如土粪土”!

杜月笙用钱,堪称民国第大手笔。即使后来杜绝烟土,跻身工商金融界以后,收入大不如从前,但“用之如土”,掷万金的豪爽豪迈仍不改从前。

当年在黄府当差,黄金荣看重的就是他的豪爽义气,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给小弟兄们买吃的。尽管黄金荣生小气吝啬,但他深深懂得,只有舍得用钱会用钱,才能广结人脉,成就大事。

黄金荣的眼光没错,杜月笙就是因为舍得用钱会用钱,才使得他这个白相人出身的流氓大亨得以顺利晋身,有了与金融巨子工商巨子社会名流政界高层称兄道弟交欢于“师友之间”的身份资格。

由于时局变化,由烟赌捆绑在起的三大亨随着烟赌生意的衰落而分道扬镳。黄金荣自知已不合时宜,选择了退隐养老。张啸林刚愎自用,心浮气躁,有奶便是娘,最后上了日本人的船,在上海的铁血锄中被刺杀。杜月笙虽然无贵不交,但在与国民党高层的亲密接触与相互利用中,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以国民党为靠山。可悲的是,当杜月笙对国民党统治者失去了可利用价值,蒋介石便过河拆桥,兔死狗烹,令杜月笙伤透了心。

杜月笙也曾做过些有利于人民的事,如救助灾民热衷慈善,特别是他积极支持抗战,组织上海抗日救国会上海抗敌后援会,积极组织募捐,支援前线抗战。他不受金钱利益驱使,绝不落水当汉,甚为难能可贵。在八年抗战之中,更是遥控上海地下工作,铁血锄,亦多为杜门弟子。尤其是,杜月笙也曾为八路军筹备过抗战物资。但他毕竟有多年的反共历史,自知罪孽深重,没有勇气投向人民。国民党败走台湾之前,蒋介石曾亲自出面令杜月笙离沪,他委婉拒绝追随蒋介石,最终选择了避居香港。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民国用钱第大手笔,在上海滩呼风唤雨掷万金的杜月笙,最终以区区十万美金的遗产谢幕人世,其晚境的凄凉与无奈,由此可见斑。

本书立足于翔实史料,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入手,力求再现杜月笙在波诡云谲的旧上海,起伏跌宕充满传奇的生。

引子

1931年6月9日上午,上海华英法三界居民万人空巷,倾城而出,从法租界华格臬路到金利源码头,人们摩肩接踵,层层叠叠,争相目睹场空前绝后的盛况——

支由5000余人组成的仪仗队,由身骑阿拉伯骏马的英国巡捕骑自行车的法租界安南巡捕和迈着正步的中国巡捕为开路先锋,由海军陆军公安保卫团以及学生童子军,分别抬着政界军界租界上海各界以及十八行省要人赠送的匾额旗伞花亭,在军乐齐鸣爆竹喧天之中缓缓行进

整个仪仗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颁发的“孝思不匮”大匾。而北洋政府的两位总统——徐世昌曹锟,位执政——段祺瑞,两位大帅——吴佩孚张宗昌,位少帅——张学良,各自送的大匾排列在起,征战十多年的直皖奉直鲁等各派系首脑统统在这里“聚集”,更是颇多耐人寻味。

——这仅仅是杜月笙奉主入祠的仪仗,接下来在高桥镇的开祠大典,聚集全国名角的三日“沪上空前未有之堂会”,其盛况更是无与伦比。

杜月笙,何许人也?何以如此荣耀?

44年前的鬼节,在上海县高桥镇杜家花园破败的老屋中,杜月笙作为杜家长子也是杜家的独生子降临人世。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出生就鬼里鬼气的孩子日后会成为大上海呼风唤雨的人物。现实中等待他的命运,不仅仅是三餐不继,3岁丧母,5岁丧父,8岁的时候继母神秘失踪。8岁孤儿将面临着什么样的命运,似乎不难想象。

由于受不了老娘舅家的冷落和白眼,杜月笙干脆流落街头,由乞讨到偷鸡摸狗打架斗殴街头赌博,很快成了帮同龄孩子的小头目。在高桥镇那个小地方,在帮街头小混混中,杜月笙有了指挥若定呼风唤雨的小派头。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杜月笙爱上了赌博。从此,他由儿时的试赌,到少年的滥赌,青年的溺赌,中年后的豪赌,生与赌博结下不解之缘。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13岁的杜月笙,开始历练出日后闯荡上海滩的基本素质:足智多谋,隐忍薄发,坚韧不屈,蛮横霸道而不露声色的狠劲儿。

15岁,杜月笙看到了不远处的上海滩,五光十色,波诡云谲。那里才是大展身手的地方!

在高桥镇通往浦东渡口的小路上,杜月笙跪在送行的老外婆面前,连磕三个响头。

老外婆伸出颤巍巍的双手,将几个铜板塞进杜月笙肩头的土布小包里。

杜月笙抬起头,把抹去脸上的泪水——

“外婆,高桥家乡人人看不起我,我将来回来,定要身光鲜,家风光!我要起家业,开祠堂!不然,我发誓永远不踏进这块土地!”

在老外婆的泪眼婆娑中,杜月笙大步走向渡口,扑向大上海的十里洋场。

29年后,杜月笙身光鲜地回来了!起家祠造藏建学塾,掷百万大洋。这位“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尺五天”的现代春申君,在内忧外患持续百年的旧中国,三日盛会,竟创下“堂上珠履十万客”,空前绝后的大场面!

个15岁的乡下小混混,是如何在大上海发迹崛起的呢?

烟花间里遇知己

1902年春天,杜月笙闯进上海滩的时候,高楼大厦刚刚开始兴建,外滩的外白渡桥还是座平桥,跑马厅但见片芦蒿,泥城桥北荒烟漫漫。杜月笙在外滩下了船,怀揣着外婆托乡邻写的推荐信向西走,转眼之间便到了十六铺。

十六铺带地处上海水陆交通的要冲,从外滩直到大东门,中外轮船公司如太古怡和招商宁绍等都沿黄浦江建有码头。各大码头附近都是商贾云集,各色人等熙来攘往,周围货栈店铺鳞次栉比,人烟稠密,每天从早到晚,摩肩接踵,人声鼎沸。

刚从浦东乡下赶来的杜月笙,看到这热火朝天的景象,不由得热血,种强烈投入其中的欲望猛烈地撞击着他的心扉。他顾不上多看,就急急忙忙找到“鸿元盛”水果店。他晓得在水果店当学徒不过是他生活的块跳板,他人生的舞台应该更大更宽广。

“鸿元盛”老板看过推荐信后,打量了下杜月笙:人虽长得略显单薄,但个头还算说得过去,看上去也蛮机灵,加上看推荐人的面子,就留他在店里当了学徒。当学徒只管吃住,没有薪水,每个月只发两块剃头洗澡钱。杜月笙初来乍到,学生意的事自然沾不上边,整天除了在店里做些杂活,就是帮着老板娘做家务。

老板娘小名叫花儿,是老板在上海做生意临时纳的小妾。花儿看上去比杜月笙大不了几岁,人虽说不上漂亮,但却泼辣风马蚤。杜月笙长到15岁,还没尝过女人的滋味。每当老板不在的时候,杜月笙的眼睛就往花儿身上瞟。他虽然不喜欢花儿那副泼妇相,可每当看到花儿那凸显的丰满大||乳|,就止不住瞪大眼睛,恨不能撩起那层薄薄的小褂,抱住她亲口。

这天上午杜月笙正在给老板收拾屋子,花儿从店堂回来,毫不避讳地当着杜月笙的面换褂子,白生生的胸部赤裸裸地出现在杜月笙面前。杜月笙看呆了,只觉得血直往头上涌。

“小囝子,发什么呆?”不想,花儿竟然挺着胸走到杜月笙跟前,举起手里准备换上的小褂,说:“你帮我穿上。”

这是杜月笙自有性别意识以来,第次面对个赤裸着上身的年轻女人。他哆哆嗦嗦接过小褂,手指划过花儿的r房,花儿呻吟着向他身上贴过来。

这真是郎有情,妾有意。杜月笙把抱住花儿,腾出只手在花儿胸脯上又揉又捏。花儿呻吟着,使劲往里屋挣。

杜月笙明白花儿的意思,可是他突然停住了。他不是不想占这个送上门的大便宜,他是担心大白天这种事情不好做。自家在上海滩尚未站住脚,这晌要是出点事体岂不闯了穷祸!

“怕啥?老东西到码头接货去了”

花儿的声音变得软软的,杜月笙被撩拨得欲火难耐,立马与花儿搂抱着向里屋走去。

偏巧在这个时候,前边店堂里传来师兄王国生的喊声——

“月笙,你在哪儿呢?快过来搬货!”

杜月笙吓了跳,肚子的柔情蜜意全都吓跑了,立刻推开花儿,向店堂跑去。刚跑到通往店堂的后门口,就见老板像座黑铁塔站在那里,堵住了他的去路。

老板两眼虎视眈眈,看着慌慌张张跑过来的杜月笙。杜月笙心里蓦然惊,表面却不露声色,就像刚放下手里的其他活计,匆匆跑出来搬货样,问声“老板好”,脚步都没停,就从老板身边绕过,溜小跑进了店堂。

这倒令老板疑惑不解了,盯着杜月笙的背影看了半晌,这才想起自己的老婆。等他进到后面睡房,花儿早已经穿上小褂,整理好头发。

“莫不是我回来的辰光不对,搅了你的好事?”老板话里有话。

“有啥话你就直接说吧,别拐弯抹角的。”花儿脖子梗,若无其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