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知道自己的这位小舅比她小姨大两岁,现年快十七岁了。常听她娘唠叨着,原本家里头也没供他读书的心,只是他自幼多病,生月又是十月初一下元节,八字不太好,将来不好说人家。

李海歆在院中套着驴车,准备去拉地里拉甘薯,惊奇抬头,“咋可能,她才多大?!”

这天何氏正在家里晒大酱,大武媳妇儿拿着鞋底过来串门子。说了几句闲话儿,放了鞋底子给她帮忙。

何氏流着泪,嘴角强址出一抹笑意,拍拍的她手,使劲儿点头,“你放心,你放心,我一定拿他当亲生的孩子养……”说着一把把默默流泪的佟永年揽在怀里。

“小妹还在睡呢,昨儿夜里,有蚊子咬得她混身的包,大半夜都没安生……”春柳仍是把着门儿不让进。眼睛中有很明显的敌意。

春桃喂完小鸡娃进院中,一眼瞧见她坐在席上,眼直直的盯着厨房,嘴角晶晶亮,笑着捏了捏她的小鼻子,转身去厨房帮忙。

海棠眼剜着许氏,哼道,“她想合着,她怎么不来说?”

再观春杏和李薇,一个安安静静的玩着,时不时的还能帮着她掬把草,跑个腿儿,另一个虽然不会动,除了把尿喂饭,一点也不让人操心。心里头便把老大伸头说分菜地的怨气消了几分。

又转头朝着李王氏说,“娘再给备二十个鸡蛋,让老二带去。……都是一家人,为了这么点东西,吵翻天了,不是让人家看我们李家的笑话?”

何氏这一看,心里头才定下来,忙接在怀里抱着哼着小曲哄她睡觉。

李薇很是配合的睁开眼睛,咧着没长牙的小嘴朝着何氏“咯咯咯”的笑起来,何氏高兴得一把抱起她,亲了又亲,“哎哟,娘的乖女儿,一大早的笑这么欢实,梦到什么好事儿?”用小褥子包着她,下了床,就着臊气冲天的马桶把了尿。

声音落下去,清清脆脆的响儿。疼得春柳直咧嘴,脸上涌上怒色,“二姐,你干嘛。打得疼死了。”

春兰看了她一眼,又拿起绣花撑子,继续绣花,“打得疼才记得住!”

春柳气得脸儿涨红,一扭身跑了。

何氏和春桃两人对视,都捂嘴扭头去笑。

李薇一向对深沉的二姐敬畏有加。她总是有出其不意的举动,而且说一不二。

春桃笑了会儿,走过去点她的头,“有话你不会好好说?手打疼了吧?”

春兰头一扭,躲开她的手指,“不疼!”

何氏在院中捂嘴笑得一抽一抽的,好半天才抹了眼角笑出的泪儿,**杏去找春柳回来,又**桃春兰,“咱们今儿趁地不干,咱们再把那片空地翻翻,好种些菜。”

转眼见李薇乖乖坐在炕上,翻着年哥儿的旧字贴,逗她,“梨花来跟娘种菜了。”

李薇头也不抬,干脆的回了句,“不要!”虽然她无比的想发挥她的小特长,可是现在的小身子不行啊……

何氏又逗她,“那你要干啥?”

“看书!”

把何氏母女几个又惹得哈哈大笑。找春柳回来的小春杏听见了,也大声嚷着,“我也要看书!”

快中午的时候,李海歆带着佟永年满脸带笑的回来。说私塾的先生很夸年哥儿底子好,聪慧,字写得也好。

何氏高兴得合不拢嘴儿,乐呵呵洗手,准备去做午饭,又要杀鸡。

李海歆扫了眼鸡舍,脸上似笑非笑的,“二十多只公鸡就剩下那两只了,还杀?”

春桃几个也偷笑。何氏怔了怔,瞪几个女儿,又瞪丈夫,扭身往厨房走,“那去买肉!”

佟永年嘴角含着笑,冲着何氏的背影叫,“娘,不用买。”抱着怀里的几本书往东屋走,叫着,“梨花,哥哥有新书了。”

李薇躺在炕上正郁闷着,翻白眼,心说,新书有什么用,又不是农书。

“你看,这是《三字经》、这是《百家姓》、这是《千字文》……”也许是今日他很高兴,幽清的眸子发亮,闪动着兴奋的光芒。一股脑儿的把新买的书摆到她面儿,一一介绍着。

李薇一咕噜爬起来,抓起那本《千字文》。佟永年笑着把她抱在怀里,说,“这个就是千字文,哥哥原先也学过……”

说到这儿他顿住了,李薇觉察到身后的小胸膛一僵,忙不迭的用小手把书吃力的往头顶一举,清脆响亮的喊了声:“念!”

过了片刻,身后才伸过一只手,把书接过,微带颤音的嗓音响起,“好,哥哥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那声音尽管是强控制着,还是能听出些不寻常来。李薇心中叹了口气,这个家里没有人比她更知道,他对她娘的死,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慢慢遗忘。尽管自从住到这儿之后,他没再回去看过村西的那个小院儿,面儿上也显得开朗了许多。

佟永年入学的当天早上,何氏起了个大早儿,煮了鸡蛋装了两个白面卷子给他带上,虽然李海歆一再说,私塾里的饭菜也不错,让她不要担心,可这孩子才七岁,来李家么久了,又是第一次独自外出,何氏怎么能放心得下。

佟永年穿着她娘做的新衣,大姐做的新鞋,乌黑轻软的头发被三姐春柳梳了又拆拆了又梳,直折腾了半个早上,才算梳了一个满意的发髻,又给他戴上何氏新裁的头巾子。刚打扮停当,大武和大武媳妇儿带着大山扛着新制的柳藤书箱子过来。

春柳一眼瞧见,朝她爹撇嘴儿,“爹,你咋不给年哥儿也弄个书箱子。”

李海歆笑了,说,今天闲了就编,保管让年哥儿明天就用新书箱。

不多时柱子一家子也过来。柱子娘一进院便指着佟永年笑,“我们柱子呀,从学里回家之后好一阵埋怨,说不该把他的头剃成那样。学里的小娃儿都是跟年哥儿一样梳着发髻,戴着头巾子呢。”

大武媳妇儿也指着大山,“这个在家里也嘟哝了。”

两人都笑了,说男娃儿还没开始识字,可就知道好歹了,这钱花得也算值。

因孩子们刚开始上学,怕路上走不惯,三家大人就商量着,前几天送送,每人轮一天。今儿是大武去。

送走这几人之后,柱子娘说家里头没人,不放心,略说了几句闲话就家去了。

李薇被竹林子里的笋子勾得心里痒痒,反正家里这会儿也不忙,就缠着春柳让带着去竹林子里挖笋子。小春杏自然是积极响应。

春柳去找了两把铲子,拎着小竹楼子带着两个妹妹去钻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