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准确把握技术关键点,公司早在项目开工前就多次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管道施工、河流穿越、场站建设等关键技术点进行考察和调研。开工后,项目部又多次组织骨干力量对沿线进行实地考察,总行程累计达10余万公里。

项目在征地外协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压力和困难。比如在一标段施工中,由于江都市没有下发统一的征地补偿标准,房屋、鱼塘、蔬菜大棚等地面附着物都要必须通过当地评估公司进行评估,评估周期较长、价格高,严重影响了正常施工,造成机组多次转场,人为地增加了施工难度。雨季施工又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超占地,仅江都站至泰州站段的38公里,就造成600亩超占地和边角地。

赵局长在讲话中,首先代表管道局和局党委向大家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大家为了“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专业化管道公司”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他指出,我们一定要按期保质完成江如管道一期工程施工任务,实现对业主的承诺,树诚信品牌,赢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他强调,安全是政治,是大局,是责任,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他要求抓安全一要严格,二要精细,三要扎实。特别要严格对分包商和协作单位的管理。要切实按照hse体系运行,进一步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建立安全环保的长效机制。他特别指出,要努力做到你们在汇报中所说的“三满意”即:有好的经济效益,让公司满意;有好的社会效益,让业主、监理、局项目满意;强调以人为本,让员工满意,建设安全工程、环保工程和精品工程。最后,他问大家有没有信心,在场的所有员工信心满怀,齐身高喊:“有!”铿锵誓言在稻田上空久久回荡。

在江苏省如皋市3标段工地附近,每天清晨6点,晨光刚从地平线射向天空之即,只有管道二公司江如项目部“全国青年文明号”杨庆机组营地院内,机组长张建川领队,“稍息、立正、向右看齐”的喊操声和随后带领机组40多名身穿红色工服的员工“一二一”的口令声、跑步声在空旷的田野间响起,在当地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征地补偿工作前的准备工作。面对征地补偿工作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有关部门强力配合,共同研究征地补偿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体划定补偿标准,拟定了征地工作坚持的原则,通过工作、感情多方面的融通形成了征地补偿工作坚强的领导集体,保证了工作的实施。

5月14日下午,远在徐州的焊接一机组机组长长宋亮接到项目部的紧急通知,上线人员务必在15日下午到达泰州,参加16日举行的开工演示(后因天气原因推迟到17日举行)。对外闯市场的施工队伍来说,市场就是战场,项目领导的指示,就是战场上指挥官的命令,不论身在何处,也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必须按时或提前到达指定位置。宋亮接到“命令”后,顾不上吃晚饭,忙着组织上线人员做好出发准备。第二天一大早,宋亮带着20多名参战职工,离开了徐州,踏上了东征之路。在这20多名参战职工中,部分职工刚从其他施工工地回来,但他们接到出发的通知后,二话不说,收拾行李就上了车。经过5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5月15日下午2点多钟,胜利抵达泰州施工现场,比领导要求的抵达时间提前3个小时。

河道施工,水分蒸发量特别大,加之管沟开挖深度平均达到12米左右,现场就象一个凹底的足球场,四面被高高的堤坝和围堰阻挡,一丝风也透不进来。另外还有几十台大型挖掘机、吊管机在里面开足马力同时施工,散发出的热量久久难以散去。有职工测量过,当河道外面温度为35度的时候,沟下的温度已接近40度。每天只要太阳一露头,沟下就酷热难当,职工们每天平均要喝掉超过5公斤的冰镇矿泉水!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攻坚战中,青年突击队员充分发挥出了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最初的誓言:勇挑重担、冲锋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