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寒门子弟为官作宰,也没见有人耻笑。”贾珣辩解道。

因为贾母没有贾珣的提醒,所以等宫里出来的六宫都太监夏守忠带着几个小太监来接人的时候,贾母茫然,“夏公公,我孙女并未送报参选,可是弄错了?”

贾母虽然没养过贾琏,可贾琏都求到她面前了,贾母也软了心肠,派人叫来了贾赦训斥了老半天,弄得贾赦在下人那里的名声更坏了,哪家的亲爹这么对儿子的?

宝玉也不落人后,跟贾珣一起挤在贾母的怀里,“老祖宗最疼宝玉了,宝玉要孝敬老祖宗,天天请安,让老祖宗长命百岁。”别看宝玉才三岁,这嘴上抹蜜的本事不比贾珣差!

严氏细细观象一番,又把玉交给了宁国府几位太太们,众人看了稀罕,又把通灵宝玉还给了贾母。

时间如白驹过隙,总在贾珣睡觉的时候匆匆离去。

“话虽这么说,可就是不知大老爷可有空闲?耽误了政事就有负皇恩了。”贾母愿意了,可她怕贾赦不乐意,要他六七日不得出门听戏喝酒,在家也没有温香软玉来服侍,万一迁怒珣哥儿,少不得又要遭罪。

这事儿王善保家的也是做熟的,以前邢夫人看贾赦过于宠爱谁了,就叫王善保买几个不论出身的漂亮丫头,悄悄的给她们汤里弄上绝子药,然后弄进府来分宠。

贾母一听就知道准是贾赦又来惹事了,政儿媳妇给我添堵也就算了,你还来闹事!让贾母是气不打一处来。

“奴婢不敢,老太太息怒!”

王善保家的见贾赦点名问她,楞了一下,赶紧回话,“二老爷的通房丫头下午小月了,老太太怕惊到了哥儿,这才让人把哥儿送回来。老太太说过几日消了秽气,再接哥儿过去。”

念及还昏迷在床的邢夫人,贾母招来翡翠让她拿上一对三镶如意,一座羊脂玉观音像,一串一百零八颗的紫檀佛珠,送往邢夫人处,以作安抚。毕竟邢夫人这次也是因贾赦而生的无妄之灾,贾母不能对邢夫人不管不问;再加上三哥儿的面子,贾母这次着实拿出来了点好东西。

邢夫人见屋里没了人,整个人一下子松乏了,她看着儿子圆圆乌亮的眼睛,红着眼眶,低下头亲了亲孩子光洁的额头,“哥儿以后也要讨老太太和老爷的喜欢,以后要多孝敬老太太,陪老太太,老爷那里要听话,认真读书。我身体不好不能照顾你,一会儿跟着奶妈去老太太那里,哥儿一定要听话,不要哭闹。”说着眼泪掉个不停,心就像被挖走了一样疼,“哥儿要听话,一定要听话,这样老太太才会喜欢你,你才会好过……听话知道吗……”

“太太,可有吩咐?”本来不当值的石榴被叫到了邢夫人屋里,心中纳闷,口中却不提,只是乖巧的问邢夫人让她做什么事情。

石榴进来时见贾母脸带不豫,赶紧俯下身,“老太太安,二太太安。”见贾母不说话,也不敢多话,俯着身说明来意:“太太现在病的起不来身,这才打我来给老太太告罪,求老太太给太太找大夫。”

原来求子心切的邢夫人几天不见贾赦着家,便招来贾赦的小厮一通盘问,了解到贾赦这一阵子不着家,是因为他天天出门去捧小戏子,还为那个小戏子花了不下一千两银子。

左边坐着的中年妇人,也笑应道:“还是老太太会调~教人,这嘴巧的能比的过八哥了。”说着掏出几个银角子,塞到说话的丫头手里,“拿着买糖吃。”

夏卫晟斜了陈安雅一眼,低下头看了看三十张毛爷爷买来的书,“幸好没弄湿,不然就亏死了。小安子你太杞人忧天了,你见谁下雨天躲树下被雷劈了?那都是个例你懂不懂!吓唬人玩……”

见鸳鸯领命下去,贾珣歪在贾母的怀里问道:“那二姐姐会不会像老祖宗一样喜欢我啊?”

“你二姐姐必然疼你。我们珣哥儿如此聪慧可人疼,谁不喜爱?老祖宗第一个不依!”

贾珣知道贾母抱迎春来是为了自己,于是蹭蹭贾母的脖子,“孙儿将来一定做大官,让老祖宗做诰命,穿霞帔。”

贾母是国公夫人,那是可是品,可贾珣的话依旧让贾母欣喜不已,“我的乖乖,这嘴比蜜都甜,老祖宗就等你当大官,我也好沾沾我孙子的光哟!”

贾珣正哄着贾母,这时迎春被奶妈抱来了,贾母一看两眼无神,又瘦又小,身上穿着半新肥大衣服的迎春,勃然大怒,“姑娘身上穿的是什么?好好的姑娘怎么会瘦成这般!”

迎春的奶娘在迎春屋里摆惯了主子谱,见了贾母也敢反驳,“姑娘自幼吃我的奶长大,我是把姑娘当眼珠一样照顾,天地良心老太太怎么能如此冤枉人啊!”

贾母还从没见过有人敢这般跟她撒泼,“双燕快把她拿出去掌嘴,琉璃叫人去二姑娘屋里看看,当着我的面都敢这般,背着人还不知道怎么欺负姑娘!”

鸳鸯从奶娘手里把迎春抱出来,贾母接过来一抱,摸着迎春瘦出骨头的身子,眼睛酸,“迎丫头是不是饿了?”

迎春看看和善的贾母,摸摸肚子,瘦黄的小脸露出一个讨好的笑脸,心疼的贾母抱着迎春掉泪。

贾珣没想到迎春小时候被欺负的这么惨,“鸳鸯姐姐快给二姐姐拿奶子,对了还有点心。”

“对对,我们珣哥儿知道心疼人。”贾母欣慰的把贾珣也搂进了怀里。

迎春看了看白嫩的贾珣,不好意思的朝贾珣笑笑,明明该是不谙世事的孩子,却摆出成人那种低微讨好的姿态。这一笑,把贾珣给笑哭了。

……

迎春在贾母这里住了三月有余,身子很快被养好了,可是这性子始终懦懦的,不敢看着说话,贾母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正好家里有宫里出来的柳嬷嬷,于是在教导宝玉和贾珣之余,柳嬷嬷受贾母所托开始掰正迎春的性子。

柳嬷嬷才教了迎春几日,贾母就看出迎春的改变,起码敢看着人说话了。于是贾母许诺让柳嬷嬷的侄子一家都在贾府当帮工,但是签的是活契,给她侄子一家留良籍。

柳嬷嬷见贾母给的谢银高,还安排了自己唯一的侄子,让她老了之后能有个供饭的,很是感动,于是下了大功夫调教迎春,迎春的性子不能说有了很大改观,但也有些样子。

又过了三个月,赵姨娘生了姑娘,贾母既然接手迎春,那么赵姨娘生的女儿也不能不管,于是贾母给她起名探春,养在自己身边。

迎春很喜欢探春,每日都去看探春还会陪着探春咿咿呀呀的玩耍,因为有了探春,迎春的性子又好了几分。这让关注迎春的贾珣,放心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