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门一看,却见到**珠,青儿不禁大吃一惊。

他听说京里面有些大户人家,若逼迫下人的紧了,这些下人就会逃跑,做了逃奴。听说前几个月,就有人因看一个逃奴美貌,一时鬼迷心窍,收留了逃奴,最后自个儿却被官府抓了去,打个半死才放回来,还令他家赔了几百两银子。

再一个,却是专给刘姥姥做的,上头没什么新巧花样,只是廖三拉铜铁丝的时候,珠儿着他多拉了些格外细的。并混着金银色的线,做了许多个圆圈,每个圈子上都穿一颗錾富贵花样的小珠子。

昨晚上,他和廖三送了青儿回来,正赶上郑柳氏和郑师傅争闹。郑柳氏唠唠叨叨,说是要将青儿做自己儿媳妇,郑师傅却只是埋头吃饭,给猛闯进来的郑柱听到了。郑柳氏还拉着他,问他喜不喜欢和青儿在一起。

廖三一想,正是这个道理,心下的火热就给浇凉了。若是青儿真能造出来钟表,才是稀罕了,她才多大点的岁数,那岂不是鲁班爷再生了。

爱姐儿却拿着一只鞋面,往上扎一只燕子,是做给自己平时里穿的。

回来和丽娘说了,两个都欢喜的什么一样,刘姥姥也念了几句谢天谢地。一家子虽然送了王板儿去读书,却没起心想过他能读出个二五六来,眼下竟是自己知道争气了。

王板儿身上又没零花钱,打扮也不富贵,所以敲诈勒索,也和他绝缘。他最近这样,定是旁的青儿想不到的原因。

夫妻两个都是满腹心事,给青儿一茬,倒是缓和了些。

到后来,慢慢那些花样纹饰自金银器延伸至瓷器、布料……不一而足。只是和**本地的元素融入的深刻,越来越**范儿,到宋朝愈讲究清雅,变形的更加厉害,瞧着哪能看出是舶来品。

这话说得青儿一吐舌头,道:“我没打!哥哥是打心眼儿里疼我这妹子,我们兄妹友爱!”说着对板儿使个眼色,让他不要乱说话。

刘姥姥和丽娘都是愣住了。但最楞的还是青儿。

王狗儿心下也想打探着贾府知不知道有人逼着**珠嫁过去,忙故作好奇道:“哦,怎么个没福气的?”

今日**珠穿了高领子的衣裳,将脖子都遮起来了,昨天戳在脖子上的伤痕看不到。她忙活完青儿,就走到小桌前,拿起墙角一根削的光洁的枝条,往板儿对面一坐,敲敲桌子:“背挺直了!别整日价跟抽了骨头样。”

青儿看的一头雾水,不知道是不是该应景哭两声。

花自芳脸色通红,狠狠跺脚,道:“你说的什么话,我们做什么不是为了你好。”

珠接过来,入手沉甸甸的,似乎不止一样东西,但她却不打开开开,直接往怀里一揣,又是屈膝行礼,浅浅道:“谢谢哥哥和母亲心意了。我晓得家里安好,并不敢挂怀。”

王狗儿却是想等几年,家里达了点,就搬回去京里,到时候也找个好些儿的先生,让王狗儿读书,最好能考取功名才是正道。但是这小镇上的先生却是不会让他去拜师的,没的学坏了孩子。

丽娘哪里是学不会,不过刘姥姥寡居多了,对独生女儿自然爱护的紧,自个儿吃过的苦,不肯让丽娘再受一遍。

丽娘忙将青儿一抱,往屋里去了,王狗儿提着包裹跟了进去,一进门,丽娘就反身抵住王狗儿胸膛,人都有些虚了,轻声怨怼道:“这花姑娘到底什么来历?”

三人一进门,花自芳便抢了上来,花大娘也不及进屋,就在院中将今天的事情说了个大概,并将那函好的话复述一遍,叫花自芳早做准备。

青儿哼哼唧唧不停,还连带扭来扭去,王狗儿这会儿却是哪顾得上哄她,忙和花大娘一个跪地,道:“小的见过大人。”

这边王夫人下了命令,那边就有人进屋去了,不一会儿,就领了贾宝玉、贾环、史湘云、林黛玉出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头重新梳过了,看起来整整齐齐。

赵姨娘借着贾环名声外出办那些不体面事的时候,贾环一个奶娃娃懂的什么,但他亲娘做下的事情,却得由他背债,虽有些不公,却是无奈。

史湘云闪着大眼睛,咬着小嘴唇看青儿,问:“真的?”

花袭人早盯着门,见了花大娘进来,对身边的另一个同龄丫鬟附耳说了几句,就跑了过来。

果然没多会儿,就来了个年岁甚大的婆子,进了郑氏那屋前,告诉花大娘自己已叫了车来。

这一日过的颇是惊险,王狗儿也是累的狠了,倒头就睡,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王狗儿醒来,就见青儿睁大了眼睛扭头瞧着自己,样子可怜巴巴的。

那郑氏旁边,另有一个系裙子的少女,背影看起来不胖不瘦,一头青丝间,伸出了根方头梅花银簪,颇有点小家碧玉的意思。

花家宅子就在药铺不远处,快到花家时,王狗儿又买了两个果盒子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