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熬的时刻终究过去了。当登月舱的推进器调整到位以后,威尔斯终于完全放松了下来,而科尔在胸前画了个十字,口里祈祷着。

“即便我们打算走过去。先不管我们可能的撞击地点与预定登6点的距离。可是外太空服只有7小时的氧气供应。。。”赫尔曼有点丧气的说道。

在地球周边的外太空,选择的参照物不是月球就是太阳。不是不可以选择其他星球,比如金星火星之类的。只是在有月球和太阳作比较下(太阳的位置相对固定,而月球的轨道已经被我们计算的很精确。),没有必要选择其他。

“呼叫登月舱,我是Iss,听到请回话。”还是迈克尔的声音。

在太空里他们已经身处绝境,任何意外只会带来一个必然的结果:无目的的漂浮在太空直到被某个星球引力捕捉到撞向地面。在那之前太空5人组早就因为没有补给全部死亡了。

黛丝无所谓的笑了笑,说:“艾略特博士,您不需要道歉。我能理解。其实,做为生物学家,我也在怀疑自己的身体现在到底算什么。”

“也许当时是我们在前行,也许是管道自己在移动。反正周边的景象一直在向我们的后方移动,度非常之快。而我的眼睛却能够清晰的看到那些景象里面的内容。不可思议的是,即使那样的度下,在我眼中依然没出现残影。每一幕都被我的眼睛清晰的观察到。”

“被捉进去的人,很多都只是碰到了一点点碎片的边缘。整个人就这样从我们时空消失,在另外的时空内出现。物质存在的概率不相容理论,也许能解释这样的现象。”

“不,当然不是!”黛丝差点笑出声来:“您的这个看法和我当初一样。但经过我们论证,这里绝对不是。”

可能外星人一直在与我们对话(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但仅仅是生物构造的差异就可能导致我们听不到他们说出来的话(地球上很多动物能听到的声音,人类却听不到)。

“好的,少校。”希拉里总统微微点了点头。但心里很不高兴,她并不习惯被人号施令,下命令的通常是自己

在黛丝一连串眼花缭乱的操作下,众人面前出现一条不知通向哪里的通道,入口处有一条传输带出现在大家脚下。

几分钟后,大家下了飞机,只见不远处站着一位少女,穿着空军校官制服。此时连希拉里总统都忍不住转头对彼得问道:“你看她有多大,有2o岁吗?”这个女孩看上去实在是太年轻了点。如果不是因为身穿军装,希拉里甚至都怀疑她成年了没有。

大家不用纠结看不懂这里,时空的研究其实一直都是属于哲学的范畴,太抽象。以后章节会有比较细的描述,会有解释。---作者

陈国豪开始拆卸原本属于飞行器的设备,赫尔曼和科尔去物品舱去寻找相关的部件。

“哦,哦。那好吧。你还想知道什么,继续问吧。”赫尔曼悻悻然的闭上了嘴。

霍尔德伦笑了笑,解释道:“我们各有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一个麦克风。但是我们还是不能视频聊天。我们缺了点什么呢?”

“总统阁下,现在的情况是,登月飞行器正在以大概1oo公里秒的度向原定轨道右侧运动。”博尔登先进行说明,这是他的管辖范围,至少目前是。“我们是根据飞行器的定时信号源进行测算的。而且,他们偏离的度还在快增加。预计几分钟内,他们将达到或者过12o公里秒。”

陈国豪盯着显示器,大概估算了下,苦笑着说道:“如果这个暗彗星在我们看不到的那一面也是球体的话,直径过5oo公里,也许能达到1ooo公里。”

“大个儿,注意固定好自己。别飘出去了。”

“我这也一样,没有任何异常。”

陈国豪偶然的卷入了一次事件中,却给全人类带来一个必然的结果。。。

而我现在与其说是在写书,不如说是在和朋友一切探讨:关于宇宙,关于时间,关于空间,关于维度,关于一切的幻想。。。。。。

当然,实际计算中,并不需要这么多条件。有一点误差,但对结果不产生多少影响,这是我们能接受的。概率(统计学),也属于科学范畴。

当然还有别的把理论融合进剧情的办法,不过我设想的小说大纲中没办法再加入别的东西了。。。

我现在写的越来越偏离我的初衷:描绘一个宇宙全景!---这个设想。

宇宙中的战争,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一个中等文明面对一个低等文明。

其他人都和威尔斯一样,连人带座位撞的东倒西歪。而在登月舱内差不多真空状态下,这样的撞击如果没有外力制止,就永远不会停顿直到粉碎。

舱内变成异常危险的地点,空中飘浮着无数碎片。众人穿着的内太空服,起到的保护作用十分有限。更重要的是,内太空服所提供的氧气以及温度调节等等,都依赖‘脐带’连接到登月舱提供。

现在,上帝都不知道登月舱内到底还有没有正常运转的设备。。。。。。

整整35秒过去了,登月舱终于停止了震动,一切似乎又都回复了平静。

登月舱里里外外到处都有一条条巨大的裂缝,失去所有气体后,舱内的各种物品,撞击形成大大小小的碎片,还有我们的5人组就这样飘浮在那里。

在那些飘浮的物品中,有一个黑色的金属箱子。上面标有骷髅头与核辐射的危险品标记,还有美国空军的标志。这是露斯少校的物品。。。

这个箱子就飘在陈国豪眼前,他就这样无力的看着箱子飘到近前。

现在的陈国豪连小手指都动不了。全身上下不知道出了多少处内伤,骨头也不知道断了多少,但他感受不到疼痛。人的神经系统在传递出人承受范围的‘痛苦’时,会自动保护身体切断联系,一直到这样的痛苦回复到人可以接受的程度。

陈国豪心里想着:还是失败了啊。。。要死在这里了啊。。。我会是烈士吧。。。我算是为了全人类而献出生命的吧。。。哦,不是。好像是为了美国的资本家。。。。。。那个箱子上应该是美国空军的标志吧。。。那三个菱形代表了什么呢。。。正直,无私,卓越。。。。。。。。。。。。

撞击带来的冲击力并没有消散,而是聚集在每一个飘浮着的物体中。不出意外,我们的5人组将会在这样来来回回永无止境的‘小小的’撞击中失去性命,如果他们现在还活着。。。。。。

不出意外。。。

很纠结~~~貌似用了真实的人名与背景写作,有侵权的嫌疑。本书好像把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几个白宫高官,一起狠狠的侵了一把权。。。当初我也有一点这方面的顾虑,所以很阴险地在写那些老外的名字时只用中文,没有出现外文的全名。不知道能不能蒙混过关~~~也不知该去那问问,估计问了也白问。。。唉,长叹一声。如果有人知道,帮忙评论区里吆喝一声。感激,感激!

呼叫:点击,推荐,收藏,评论!!!万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