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丰小说网 > 清末恶匪 > 第二十一章穷 很啰嗦可以不看

库房里剩下的这几个人都差不多一样,谁也没跟谁客气。小三子买吃食一回来,几个人坐在当院,就着挑起的汽灯光亮就开吃。

小伙计见推辞不过,就要跪下给高鸿升磕个头表示感谢,却被高鸿升伸手就给拦下了,骂道:“跪什么跪,上跪天下跪地,中间跪父母。这点小钱就要跪,以后怎么办?走吧,快点往回赶,没准还能赶上没关城门。”

急急忙忙的赶回库房那里,将两个小喽啰打到了衙门的门口,等着去接黄元昌他们,剩下两个喽啰直接看守前门,高鸿升自己把后门一开,一边接货一边倒腾货物。

真要怪起来还是要怪高鸿升,谁叫他没事给土匪们银子,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说实话,高鸿升懂个屁古董啊!

高鸿升也想着反正就是一个小道消息,说出去有人相信更好,没人信也没办法,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白糖才多钱一斤,也就是三块左右,就这样还不赚钱,那你白布不是更不赚钱了,两米才一个鹰洋,一米才五十块,不是赚的更少。

放下心来的秦县丞也没急着往回赶,一路上到也是让他收拢了不少的手下,更是将跑散的马匹和骡子找到不少,等到快到历城县的时候,竟然也汇集成一只接近三百人的队伍。

毕竟快利枪是有五弹仓的快抢,毛瑟还是单打一哪。

到了营地的正中间,看了看都围了过来黑压压的老老少少一百多口子,小声的跟冯老四说道:“大当家的,您跟兄弟们说说咱们刚才商量的事情吧。”

其实商量这个事情,主要是高鸿升在说,其他人在听,然后根据高鸿升的主意,大家进行补充。毕竟高鸿升作为一个现代人,有些事情还真不太明白。

其实一仈jiu七年也好,还是一九零零年也罢,对高鸿升来说都没什么,都是乱世。

高鸿升远远的看收拾的差不多了,起码营地里的死人什么的都已经拉出营地了,这才拉着洪金财一人嘴里吊着一个带过滤嘴的红塔山,晃晃悠悠的过来查看下有什么好东西。

除了一些跟随着人流冲出谷口之外,其余的牲口们汇聚成一股,疯跑着冲向制造混乱的土匪们,一个个牲口睁着血红sè的眼睛,在山谷中兜了两圈后,从谷口冲了出去,将绊倒在地上的兵勇们狠狠的踩成肉泥后,伴随着隆隆的蹄声消失在夜sè中。

这样这些事情就可以解释清楚了,明天就还跟今天一样,山脚下放放枪,来个围而不攻。

二个当家的,下了一次山,然后就请了一个穿着花衣服的先生上山了,一个个打招呼的时候都偷偷的用眼睛瞄了瞄高鸿升。

不要以为那个年代没有通关手续,手续全着那,到任何一个口岸都有通关手续。

冯老四本来是北洋水师一条船上的炮手,那可真是南征北战,参加过甲午海战的人物。

这家伙实在是长了一幅好皮囊,四方脸,浓眉大眼,宽额头,一脸的正气,大概是三十多岁的样子,不算太胖的身材,穿了一件不知道什么品级的官服,牛气哄哄的在几个将领的簇拥下,挨个灶台的巡视了一圈,还不时的跟躺在地上抽大烟的兵勇们说上几句什么,惹的那些兵勇们纷纷的嚷着什么,谢大人什么的,

沿着从山谷谷口流出的小溪,穿过好像豁牙一样的谷口,就进入到山谷内,山谷对着的小山最高,大概有七八百米高的样子,平缓的山势一直延伸快到半山腰时,山势陡然间变的陡峭起来,一条之字型的山路蜿蜒的一直通向山顶。

不相信吧,我们在看看那时候的工钱。一个山东经营地主太和堂的雇工账本,清晰的记录了,19o8年到191o年的雇工价格,咱就按照当时的高粱价格吧。

不然体现不出来当是的工钱,不然给您写个多制钱你不晕我也晕了。

长工的年薪折合324斤高粱,短工一天折合192斤高粱。

192斤高粱很多吧,可你只有种秋收的时候才有,其他时间你喝西北风吧。

看看长工,一天才不到一斤粮食。

当时的粮食价格是一斤高粱大概是72制钱,一两银子大概是13oo多个制钱,这样算下来,一年的收入不过才17两银子。

可是你算算大米白面的价格,便宜点算你5个鹰洋一石,恩,你不过才能买1oo公斤大米或者白面。

也就是你可以用二百斤大米就可以雇人给你干一年,你说你是不是太黑了点。

看到这点工资,俺彻底知足了。

现在农民短工的工钱说出来气死你,一天一百五十块,长工是一百到八十块,大概算下人家一天就赚五十斤大米。

万岁。

俺领失业保险金的时候,一个月还免费给咱15o斤大米钱。

其实高鸿升本来不想给他们白棉布的,下次自己带点民工服过来多简单,结实还耐用,还不用裁剪。更是能省不少的布料。

可是想了想,还是不行,因为你总要带他们到外面的,难道穿着民工服到处跑,告诉人家我们是鹰架山的吗?

不如先给点布料,让大家做几身衣服,以后进济南或者到历城县都有新衣服穿,否则实在是看不惯这些土匪们穿的破衣烂衫。

简直是太丢了,也难怪那些小伙计和车把式看不起他们。

高鸿升的白布和白糖还真不值多钱,大概算了下不到五千鹰洋那样。

但是三轮车就贵了,你都猜不到三轮车能卖多钱。

按照这个年代的价格来说应该在一百五十鹰洋到一百八十鹰洋之间,就是高鸿升不黑点,一百鹰洋一辆,他可是带了五十辆过来,你说要多钱,直接就又是五千鹰洋,只能更多,不可能少了。

不过高鸿升并不准备卖掉,卖也卖不上价钱,不如留着自己用,因为高鸿升实在是头疼这年头的马车运输量了,玛德都没一辆三轮车运的多。

您还别不信,高鸿升倒腾过来的都是加重的三轮车,也就是大轱辘的三轮车,那东西最多可以装一千三四百斤,少点装个几百斤跟玩一样,当然那是在现代的路况下。

不过到了这个年代,咱不装一千,咱装个六七百斤可以吧,前面套个驴帮你拉车行吧,是不是比马车拉的多。

自行车高鸿升也不想卖了,骑马还没骑自行舒服,磨的屁股死疼死疼的,两条大腿里子都能给你磨烂了。

而且马这个动物还有一个毛病,就是跑不远。

你看你骑个自行车跑个几十公里没事,可马要是快跑几十公里基本就废了,小跑的马比骑自行车快不了多少。

为什么古代要有驿站,其实就是因为马匹跑不了远路,基本上就是几十里路就要换马。这些都是根据古代驿站的距离来推断的,因为古代规定三十里一驿,也就是十五公里。

ri行千里,夜行八百。那纯粹是扯蛋。马匹还有一个大毛病就是不能长距离冲刺,距离太长后它就会吐血而死,实际上就是肺部吸入冷空气过多充血,马受不了死了。所以你在看电影电视的时候都会现古代的骑兵们,在接近敌人的时候,都要整队,接着缓步小跑,拉紧战马的缰绳,不让马匹跑起来,只有到达距离敌人三百米以内,甚至一百米不到的时候才开始松开缰绳让马匹跑起来。

还有就是有些穿越文写的什么急行军上百里的怎么的,要我说玛德你们都是没脑子怎么的,就你能吗?难道古代的那些军事家都是吃狗屎长大的?

还玛德急行军上百里,共军干过,那是什么部队?轻步兵,轻步兵的标准是什么?一杆步枪,五子弹或二十子弹,两颗手榴弹,一条干粮袋。负重多少?共军连睡觉的毯子都没有,正常的军队是这样吗?军队不需要吃饭睡觉吗?宿营不扎寨吗?扎寨要多少时间?大军行动不是小部队穿插,一天能跑个三十里就不错了。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你们以为是开玩笑的。古代行军打仗可以说是打一路修一路,你们以为有高路给你们用是吧。你们跑过过去的土山道吗?你不吃饭,牲口吃不吃,休息不休息。古代行军打仗很多都是不让喝河水的,要打井取水。打井要多少时间?你们计算过吗?不信是吧,好好看看古代行军打仗的兵书,那上面都记录的清清楚楚。

蒙古的骑兵可以一天行军上百里,可你们要知道,那是骑兵,还是一人三马,四马的骑兵。晚上都不用扎营,因为他们是进攻型部队,步兵可能吗?不扎营一个突袭就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