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不安的熬过了几日,李氏还是带着女儿和一个奶娘进了宫。原本听说皇后为人骄纵,生怕女儿一时不肯听话,冲撞了贵人。等见了皇后本人,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是落回了肚子里。皇后不但不像传闻中那样张扬跋扈,反倒是很亲热随和,女儿中途哭闹起来,皇后也不曾着恼,还亲自哄了片刻,又让人把太子抱了出来,两个孩子一块儿反倒不闹腾了。这时,李氏才明白皇后的用意,其实,并不是李氏健忘,而是两个孩子出生以后,刘秀都没有半点表示,等到刘秀登基称帝,贾家就更不敢把这件事情当真了。如今,皇后的这番表示,李氏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他有什么功劳,朕原本看着他也是个得用的人,便想多抬举抬举他,哪知他不思回报,竟越来越张狂。”

刘秀的书房摆设十分简单,只桌椅、矮榻而已,没有任何金玉赏玩之物,也不见玉貌朱颜之人。待君臣各自落座,刘秀拿出一张舆图,

青染给松松的绾了个流云髻,髻边压了半圈莲花小金钿,斜插只百花缠枝如意簪。淡淡的曲裾深衣,完美的呈现出郭圣通的修长身姿、玲珑曲线,外衬着剔透缭绫的素纱,越的晶莹如水,飘渺如雾。

“娘娘,奴婢刚才也以为是这样,可是赵普说,许宫人昨天的言语精妙,连陛下都赞她见识不凡,说话的时候的神采气度,根本就不是宫人,就算是贵人也是多有不及。”见郭圣通还没明白,紫苏只得继续往下说,“赵普和许宫人,都是从前洛阳宫的奴仆,虽然没什么交情,但也知道,这宫里的人都是贫穷人家的儿女,那时候兵荒马乱的,连饭都吃不上,更别说读书,就是进了宫以后,才跟着前人略识几个字罢了。就说奴婢们,自从跟了娘娘,就跟着一起读书习字,但是哪有什么修养见识。”

“臣妾有皇上庇护,什么都不怕。陛下您是没看见当时涂太医那个样子哦,憋了老半天才慢吞吞的说,‘皇后娘娘是中了暑气,最好安心静养,待臣开个清热解暑的方子,等下娘娘若觉得好些了,就不必服用,要是仍旧不好,可以用上一两剂。’”郭圣通边说边笑,把眼睛都笑成了一弯新月。刘秀看她样子,再多的不满也只能烟消云散。

周氏一句话把王梁给堵住,他也不知道怎么办,他要是有决断也不会把大好的前途弄的一片昏暗。王梁想了半天,“还是谁受宠咱们去求谁,皇后什么的,就跟之前我那大司空一样,还不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儿。我当那个司空还是天命所归呢,皇上还不是说免就免了,皇后这个事儿还是看着吧。”

刘彊那儿虽然有了最是谨慎细致的墨涤,但是郭圣通还是很不放心。前世刘彊的一场大病可是让郭圣通好一段时间都是心惊胆战,虽然经太医全力救治最终转危为安,但是到底因为年小体弱,伤了元气。更奇的是,事后竟然查不出太子是因何病,连太医也只说是太子先天体弱,天气骤然变化,才染上了寒症。郭圣通今生可不敢让儿子再冒险,赶紧使人召墨涤带太子过来,让太医仔细瞧着。涂太医并不是儿科的高手,也只是看出了太子脾胃不和,没有更多的。现在天下都还没有彻底平定,不但粮食奇缺,就是人事上也只能凑合,宫中的太医也就那么四五位,还数这位医术最精。郭圣通将信将疑,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厚赏了涂太医让他退下。

郭圣通从前很忌讳提起刘扬,一反面不愿相信素来疼爱自己的舅父真的利用了自己,不惜将自己置于死地。另一方面,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深爱的丈夫一点情面不讲,差点赶尽杀绝。如今主动挑破这脓疮,的确是比养成毒瘤要强。

“丽华不必如此,朕说过了,西宫之中,你我只是寻常夫妻,不需要这些繁文缛节。”

随着他在军中威望的淡去,终于迎来了巡行河北机会。原本还算简单的差事,被那个算命先生王郎搅得一塌糊涂,他被人四处追杀,无处藏身,三餐不济。

“启禀娘娘,吉时已到,请娘娘移驾却非殿。”

“大王可以不念我们母子,但是这么多兄弟子侄大王都可以不顾了吗?”

“臣妾理当为六宫表率,而且就算去了那些,也还有六十多人,其实还是多了。臣妾还打算安排二十几个小丫头也去做些女红。这样还剩下四十个人,也就足够了。西宫那边臣妾还没有计算过,想着先听听姐姐的意见,哪些人用着方便,还是姐姐自己清楚,不如就请姐姐自行决定。”

“朕知道你本意是好的,但是也不可矫枉过正了,毕竟大人可以将就些,但是彊儿还小,不要委屈了。”

前世的郭圣通听到这话一定会欣喜若狂,现在却连个波纹都没有,只是低头谢了。又略提了句贾复的女儿贾媛,刘秀也知道为何单让贾媛入宫,有些怪罪郭氏莽撞。

“臣妾不敢让陛下为了彊儿失信于大臣。臣妾认为,单独召见贾家的女儿,表示皇室没有忘记当日的约定,贾家回去之后就应该好好教导女儿,让她具有皇子妃应有的品行。如果贾家不能教导好女儿,不足以担当大任,就将她列为妃嫔,那时,他们也是无话可说。但是,不管怎样,臣妾都想给贾媛一个机会,也算全了陛下的君臣之义。”

刘秀听着郭氏的话,觉得也有几分道理,不管怎样,现在贾家的女儿都跟皇子扯上了关系,再多作什么,只能招来更多的议论。于是问道,“你觉得贾家的女儿怎么样啊?”

郭圣通笑着答道,“贾媛还不到一岁,能看出什么。但是臣妾能看的出那贾媛的母亲很是不凡,贞静聪慧,有这样的母亲时时教导,贾媛应该不会让陛下失望。”

两个孩子的事情毕竟还很远,刘秀也不愿意再多想。觉着自己马上就要亲征五校,不知哪天才能回宫,实在是不放心阴氏,郭圣通倒是闻弦歌而知雅意,马上承诺要把**打理的妥妥当当。

第二天,郭圣通就命令紫苏、红宛跟着大长秋周轶安排释放奴婢的事情。听说能够提前回家,大都兴高采烈,即使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家里到底情况如何,但是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在宫里虚耗了青春。那些不能回家的,心里也有了盼头,毕竟可以少服役三年,能够提前跟父母团聚。只有一小部分人,自幼就被卖到宫里,都不知道家乡在哪儿,出去恐怕难以活命,情愿留在宫中。

红宛将出宫之人一一录下,按照皇后的吩咐赏了些尺头银钱,安排人送出宫去,众人心中欢喜感激,不在话下。余下的宫女,由二十几个嬷嬷们领着,学做女红,不求精细雅致,只要能做出像样的衣服来就行。做的快做的好的,按照数量给予赏赐。郭圣通并不知道这种做法在后世叫做计件工资,只是仿着军中激励将士的一些手段。其实,刘秀对**的女人十分吝啬,别说宫女,就连美人一级都是没有俸禄的,只不过在宫中混口饭吃。现在只要努力做些活计,就能得到赏赐,自然人人争先。一时之间,宫女们无人不感激皇后圣德。

只有一个人,差点气炸了肺。阴贵人不得不做贤良模样,遣了一批宫女出去,可是这些人,记得却是皇后的恩德。再看身边的巧心,早已过了双十年华,可是怎么也不能放她走,又担心她对自己不再忠心,赶紧拉过巧心的手,“巧心也知道我在宫中的艰难,一刻也少不得姑娘,只是我也实在不忍心耽误你的青春,不如你就随了她们一起出宫去吧,我知道你没有家人,就到我哥哥府上吧。”

巧心赶紧跪在地上,表示自己绝无此意,主仆二人推脱了半晌,巧心又赌咒又誓定要一辈子服侍贵人,阴丽华这才放了心。

“你如此忠心,我也一定不会辜负你。巧心,只管放心,我会让哥哥给你找一门好亲事的。”

巧心其实已经过了二十五岁了,她从小服侍阴丽华,几乎可以说是看着阴氏长大的。她了解自己的主子,但是她的主子却不够了解她,不了解她对家的渴望,不了解她只能远远的看着这场热闹的辛酸和无奈。听说宫女们都散的差不多了,听说家远的皇后还着人护送,听说为了让宫女们学针线,长秋宫的布库都搬空了,听说。。。

巧心甩甩头,进了内殿,“娘娘,奴婢听说长秋宫把布库里的料子都搬出来给宫女做针线用了,咱们是不是?”

“那些宫女能做出什么好的来,不过是白白糟蹋东西罢了”

“娘娘,皇后弄出这么大的动静,陛下不可能不知道,咱们西宫怎么说也应该有所表示啊。”

阴丽华想想也是,于是让巧心去挑了些好的料子,亲自送去长秋宫。没想到到了长秋宫却吃了闭门羹,小黄门居然说皇后正有要事,请她改天再来。

阴丽华心里高兴,没想到皇后聪明了两天,就又开始犯糊涂了。只要自己在这太阳下面等上一刻钟,皇上就一定会知道的,于是说道,“皇后娘娘既然有要紧事,本宫也不便打扰,那就在这儿等上一会儿吧。等娘娘处理完事情,你再进去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