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含不愧是原历史辅助鲜卑拓跋氏逐渐的由一只不断窥视中原的苍狼蜕变了一只潜藏的猛虎的一代神秘人物!几句话就把江东目前所存在的弊端、以及未来即将生的变化分析得淋漓尽致,仿佛就像一位睿智的预言家一样的预测到了江东未来的可能变化和大致走向。但莫含毕竟也只是个智者而非神仙,他指出的也就只是一个大致的可能,而不是必然的结果。就是这样,后来听到温峤数说当时莫含的分析的我也有些感到莫含的智慧和眼光已经有些骇人了!

但话又说回来,任何一个人也并不是万能的。我虽然在宏观上可以喋喋不休的让人感觉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但一涉及到具体的事物,根本没有一点儿这个时代意识基础的我也就常常的麻了爪!茫无头绪的无从下手。有时还得机敏的王猛来给我打圆场似的说:主公乃是做大事的人。以后就不要在这些具体的事宜上劳神了!因而,我不仅对青州目前极度缺人的状况而忧心,更为目前仍在不断扩大的管辖区域以后的治政管理而着急。

广州与中原相隔千里之外,且有数州和大江相隔;如无调军之令,又何能轮到你蜗居于南疆的陶侃出兵?即使有调军之令,在古代的交通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如果中原出现变局,如果等你陶侃统军赶到中原还不是要等得‘花都谢了’?不过预作准备致力于光复中原也能说得过去,只是不是陶侃此时内心的主要目的而已。

前文曾提到那位长安朝廷委任的都督荆、梁、益、宁四州诸军事的安南将军第五猗初临荆州时曾入据了襄阳。但其毕竟来到荆州是‘孤家寡人’一个,既无兵也无将;因而最后也只好出任了杜曾的守户之犬,在任由杜曾把襄阳劫掠个够本之后,也就放弃了不好防守的襄阳,跟随杜曾的匪部一起迁居了杜曾的老巢石城。故而,后来荀藩才又委任了石览出任襄阳太守;并委任自己的族侄原襄城太守荀崧出任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驻节宛城。不过,这时也确实是各自为政的年代。这不?荆州加上江东委任的陶侃又出现了两个刺史。

当毫无任何防备之心、趾高气扬的石勒率五百亲卫铁骑风驰而来的时候,早已强压着心中怒火的孙纬终于有了爆的机会,在石勒的亲卫铁骑接二连三的跌入事先挖好的陷马坑或被绊马索绊倒的同时,孙纬暴吼了一声“杀!”率领着隐觅在林木、土丘等背后的所部兵卒突然杀了出来,孙纬一马当先的挥舞着手中的大刀率兵卒杀向了因陡然的变故一时之间混乱不堪的石勒所率的亲卫铁骑。

被绑得像粽子一样的王浚随后被推进了大堂。毕竟原为一方的大豪的王浚此时懊恼、颓丧之余也早已把生死置之了度外,踉跄着大步迈进大堂见到继室被辱就怒气冲天的破口怒骂:“胡奴小儿!为何凶逆至此?乃公(你爹)死则死耳!自会有儿郎为吾雪恨、报仇。尔早已甘居晚辈,此无异于调侃尔祖乎(戏耍你自己的祖宗)?”骂得石勒淫威大减,抗辩似的吼道:“尔手握重兵坐镇一方,不思报效晋庭反欲自为天子;残害忠良且毒遍幽蓟。某此来正是顺应天意、拯救百姓!”在王浚还要反口相骂时,明知道在嘴上石勒不会讨得半分便宜的王宾忙阴沉着脸吩咐道:“快快押下去!即日送往襄国。”其实,石勒说的本就是实情,但说者亦要因人而异;石勒本就是肆虐中原的胡蛮、逆贼的身份,同王浚相比乃是‘大巫见小巫’的根本也不配说这番话。

得到石勒回复的王浚听到使者说石勒部军容不整、兵卒羸弱戒心大减,喜不自胜的当即擅封石勒为并州牧、广平公,并敦促石勒来幽州会盟,约期共讨后汉庭。同时,王浚也给现在几乎已经同石勒‘穿一条裤子’的亲家、鲜卑部酋段疾6眷送信,请求段疾6眷在其兵平阳时亦出兵相助。现在的段疾6眷早已经被石勒所买通,对王浚与石勒之间生的往来本就抱着隔岸观火的态度在静观事态的展,因而也就模棱两可的答应了王浚的所求,实际上根本也没做任何的调兵准备。

接着开始的尽量扩大战果、聚歼逃敌的战斗,也就基本上没有我的份了!在冉闵率先统军杀向石勒部的中军之时,本就责无旁贷的担负起居后指挥、调度责任的我,这时也被在在亲兵严密保护之下从后面赶上来的王猛一顿的大白眼儿翻得只好讪然的策马退居了一侧,自然的也就把全军的指挥权移交给了王猛,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仿佛是被亲兵们看押着的看客。至于吗?我不就是想亲手杀几个肆虐中原大地的胡蛮吗?你王猛又何必生那么大的气?不过,咱还是消停点儿!可别把这个国宝级的人物给气坏了!哈、哈———!想着,我也只有在心里自嘲的干笑的份了。

说来也确实有些好笑,王猛虽是一位当代的绝顶智者,但其本身也并非是完全的手无缚鸡之力,武技上也能耍上几招。但王猛临阵却从不顶盔贯甲,只是一副文士装束;甚至连手中总拎着的一把宝剑也从未拔出鞘过,似乎也就等于了一柄拿在手中的玩具!也不知他心里是咋想的?也不担心战阵上出现危险?没办法,平时临阵我也就只好尽可能的对他多加保护。如此则恍若主从易了位?我倒成了他的亲卫!不过,王猛也可能是担心我年少莽撞总是愿意亲历战阵,才故意把我拖在他的身边的。因而,我也就懒得追问其中的原因,免得又要接受一顿‘君子不立于危堂’的教育;也就听之任之的不再关顾他在临阵时的这种极不合时宜的装束了。

一个人在某一领域的天赋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其事业的成败,也决定着其事业的辉煌与低靡。虽还很年轻,但有着常军事天赋的冉闵的表现就完全印证了这一点。在追击石勒部的这件事上,冉闵不仅前期的应对较之初的赵染运用的得当,而接下来反应的机敏和决断则更加让人叹为观止!

指挥着青州铁骑对石勒部进行着冲杀的冉闵见到对手已经开始了大面积的撤退,也并没有不管不顾、冒冒然的就下令追击,而是传令全军停止追击并整队聚拢到一起,同赵染略作了商议后,留下损失惨重、疲惫异常的原赵染所部就地休整,等待我所率领的主力到来。而冉闵自己则率领着所部替代了赵染原来的任务,又衔尾对石勒部追了下去。

说起来赵染的能力还真不一般!实事求是的讲,在原历史的这个阶段,赵染的个人能力完全可以跻身于当世武将的前十之列。同驻守平原的崔嶷、驻守兖州的王赞一样,赵染也有着行军布阵严谨、指挥调度规范的特点,乃是擅于统领大兵团作战的统帅级将领。而就其现在在青州所处的地位来说,赵染也仅是在个人勇武上稍逊于有着狮虎也似勇猛的冉闵、韩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