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敌我态势请看作品相关)

这是传世的一枪!

梁飞虎的声音略带嘶哑,语句粗俗。

这是钢铁军人的悲嚎!

这个战士拿开钢盔,对连副翻翻白眼。

1939年1o月16日,粤北第一次战役打响。日军1o4师团、五师团、板田旅团等十万之军,先以七千余人,以飞机大炮开路,整营整团进犯,先后在军田、狮岭、银盏坳、伯公坳、青龙岗一线进攻,次日又于从化良口、牛背脊、沙田、梅坑开战,向从化、龙门、新丰、翁源进犯,妄图用优势兵力,大包围夹击,战决,打通粤汉路,沦陷全广东。我方第四战区的62军、63军、65军共6万余防守于粤北全线。这次战役,双方前后动员兵力过1o万,战斗波及花县、清远、佛冈、从化、龙门、新丰、英德七个县,主战场在从化至清远一线,敌我双方斗志斗勇,阵地反复争夺,厮杀了32天,各方战死过千人,伤员过三千。战斗最激烈的战场在牛背脊。12月26日,这里已经打了1o天1o夜,双方伤亡数百人,阵地仍处于拉据战中,尖峰山是牛背脊的最高点,排长何铁南率领战士38人夺回阵地,下午敌人起多次冲锋失败,放火烧山,把阵地草木烧光,战士只靠大石头和简单工事掩体保护自己。敌攻不下来,又多次组织上百、数百人的猛烈冲锋,并调来2o多门钢炮,像下雨一样炮击阵地,打到晚上9点,我方阵地突然两个黑影爬上来,用广州话大叫,“我们是老百姓,送饭给你们吃”,原来是两个青年农民背上一袋东西,战士们赶快扶起他们,其中一个年纪不到2o岁的青年说:“我是汤塘岑坑来的,挖了一担萝卜来慰问抗日军队。”战士们已经两日两夜没吃上一粒米,喝上一口水,一个个把萝卜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排长何铁南流着泪,握着两青年的手,激动地说:“多谢农民兄弟,多谢琶江人民。”另一个战士吃饱了,笑着说:“你们送来的萝卜,比米饭香,比猪肉美,比人参还珍贵。”晚上1o点,排长接到命令:“你排完成防守任务,立即撤退”。由两个农民带路,排长何铁南带着6个战士(全排原有46人),牺牲在尖峰山战场39人)。事后琶江区政府查悉,这两个农民,一个叫冯社练,一个叫周郁河。

飞来峡大坝位于飞霞山上游18公里的北江河段。飞来峡大坝是有史以来广东省建设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总长3千米,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电、旅游、养殖、供水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功能;大坝雄伟壮观,由船闸、电厂、泄水闸、土坝、副坝和防洪堤坝等部分组成。上游7o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面,波光粼粼,两岸青山碧绿,库区的浈阳、盲仔、香炉三个峡谷素有“小三峡”之称。气势恢宏。奔腾的北江来到这里,也变成一个温驯的碧湖。大坝东侧设有16米宽的大型船闸只见一座长达3公里的庞然大物横江而立,?根根立桩犹如巨兽肋骨,孔武有力,气势令人慑服。奔腾的北江来到这里,也只有乖乖止步回头,变成一个温驯的碧湖。大坝东侧设有16米宽的船闸,看闸内水涨水退、船只南来北往,也是一种乐趣。镇旁有游船码头,供游人乘船游览大坝一带的库区景色。

2、1936年,我党武装广四清区队派武工队进入清远秦皇山区,建立游击根据地;

连山特产:沙田柚、梅洞肉姜、太保白果、连山大糯、香粳米。

3、银盏源潭阻击战

南片是北江河段。沿河兴建上廓街和下廓街,共有十多个码头,连接着东边的平安书院、西边的飞水街,全长有十多公里。由于水运方便,使之成为清城商贸的中心地段。在抗战非常时期,白天走飞机避免轰炸,下午四时开市直至深夜十二时,仍很热闹。皆因抗战时期,广州商人纷纷进人清远经营,所谓天时地利之故。抗战胜利后,就下跌了一半。

1942年。6月上旬,日军为策应湘北作战,出动飞机轰炸清远县、佛冈县,中民遭受重大损失,其中一副师长等官兵在佛冈龙山被炸身亡。几乎同时,日军出兵7ooo多人,从广州自花县沿粤汉铁路攻占源潭,继而北上。中旬,日军又出兵1ooo多人由花县赤坭进犯清远县石角,占领石角、小坑一带。中队奋起将敌击退,打死打伤敌军29o多人。7月,中队某部进袭源潭日军。8月,中队一部渡氵琶江向源潭进击,收复源潭,并强攻银盏坳,敌人弃阵地窜逃。

一只大手捂住了“鹩哥”的嘴巴,使他滔滔不绝的敬仰之语戛然而止。“鹩哥”扭转头一看,原来是“大只佬”破坏他拍马屁的好事。

“大只佬”原名黄庆新,他力大如牛,身材魁梧,就像一座铁塔,所以称他为“大只佬”,他的真名字反而没人记得了。大只佬身后插着十支长约半米的标枪,在近距离,他的标枪百百中绝无虚,被人称谓“神枪手”。他是洲心车头人,靠卖艺糊口,被梁飞虎看中他的本事,于是收编于麾下。

“鹩哥”不敢对“大只佬”怎样,干笑两声,张口就赞“大只佬”力大如巨灵神,威猛如牛魔王,此等英雄人物只应天上有地下无。

“大只佬”听得咧开嘴一个劲儿地傻笑,“鹩哥”趁机脱离了“大只佬”的魔爪,找“马骝仔”和“大声公”吹牛去了。

“马骝仔”身材瘦削,动作轻灵,善于攀爬,如美猴王在世,因此众人都叫他“马骝仔”。“大声公”人虽长得瘦小,但嗓门非常大,声音非常洪亮,所以大家叫他“大声公”。

“你们别闹了,说正事。”说话人是“飞虎帮”的三佬岳龙。岳龙身体修长,体态轻盈,皮肤白净,细嫩。脸容清瘦,脸部线条柔和,无须,就像是一个清丽脱俗的女孩子。若你认为他一介文弱书生或娘娘腔,那你注定要吃大亏。岳龙行走如风,枪法不错,精通易容术,被人称为“百变书生”。

岳龙轻轻喉咙,说:“大佬,潘振南可是洲心的大土豪,青山乡的乡长,其父是源潭墟的警长,我们这次向他‘借’那么多粮食财物,他会不会向我们报复?”

一把尖细、清脆的女声响起,把鹩哥吓了一跳,身上直冒鸡皮(疙瘩)。每次岳龙说话,鹩哥总觉得是女人在讲话,鹩哥还一度认为岳龙是**最后一个太监。

梁飞虎牛眼一瞪,眼中凶光爆射,道:“丢那妈,潘振南父子敢动我梁飞虎?我不动他,他就烧香拜佛了。不用出动我们‘飞虎帮’,单单我舅舅‘草头王’黄德利,就能让潘振南吃不了兜着走。嘿嘿,潘振南那小子的望远镜确实好用,银盏坳那么远的距离,在望远镜中看起来就像在眼前。”

“大佬,我们偷偷打扫战场,确实捡了不少枪支弹药。枪杆子里出**,我们有枪在手,就不用害怕国民**,也不用怕小**鬼子,更不用怕潘振南。”说话的是‘飞虎帮’的军师段桥,他满肚子计谋,被称为“扭计军师”。

“扭计军师”此时身穿一袭长袍,双手背负在驼背后,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确实有一点点“军师”的风度。

梁飞虎哈哈哈大笑道:“军师这条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计策确实高明,就让和小**鬼子打个稀里糊涂的,我们偷偷捡枪支弹药,补充实力。高,高,哈哈哈……”

作者题外话:本文以清远抗日为蓝本,虚实结合,请各位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