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

发生不得了的大事啦!

园廊水榭边,雕檐楼阁内,秦家主事者秦啸日看着眼前一干急得如热锅上蚂蚁的奴仆,一对精芒内敛的黑眸,一如他们冲到他面前时的矜淡自若。

布置得清幽雅致的书斋,挤入一群心急如焚的奴仆,破坏了原有的幽静。

他们争相把出事“证据”从一名长相清秀温润的大丫鬟手中抢过来,七手八脚呈给秦啸日后,便屏息等待少主的交代。

过了半晌,青玉桌案后的秦啸日,慢条斯理吐出四个字:“不得声张。”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允诺。

是呀是呀,这事儿要是传了出去,可就太危险啦!

不知少主还有什么吩咐?

大伙儿再度屏息静待。

又过了半晌,只见秦啸日拿起狼毫笔,批阅起搁在桌案上的帐本来,一个声响也没吭。

见大伙儿等得都快断气了,年约五十开外的总管平顺,好心替大家询问:

“少主,然后呢?”

“然后?”秦啸日抬眼,俊美熠眸扫过一干又是点头如捣蒜的奴仆。

是呀是呀,然后呢?

“没有然后,各自去忙吧。”他善心大发,终结大家频频屏息的危险动作。

没有然后?!

秦啸日的面不改色让众人哗然失色,一个个瞠目张嘴。

“少主,喜韵小姐不是去逛街,而是离家出走了?g!”平时极疼爱秦喜韵的老长工急得贸然脱口,因为心急顾不得会以下犯上,举在手中的扫帚挥呀挥的。

“小姐不曾来帐房领过银两,身上带的盘缠够用么?万一盘缠用尽,这可怎么是好!”捧着大算盘的帐房大叔忧心忡忡。

“小姐在外吃的铁定不比咱们府里,吃得入口么?”手握锅铲的厨大娘也担忧附和。

“小姐一个人不晓得会不会遇上坏蛋?呜哇——”手拿抹布、水桶的两个小丫鬟索性抱在一起哭将起来。

喜韵小姐对待他们这些下人有如对待自己的亲人,因此没有人不尊敬她,她是大家捧在手心里呵疼的尊贵之躯,受不得一丝苦的!

看这阵仗,秦府这这些奴仆都是在赶忙之中,火烧屁股冲到主子书房的。

左一句小姐,右一声小姐,伴随众人怨怼的目光,秦啸日感觉自己像是这里唯一的坏人,大家手中的暗器随时会朝他飞过来似的。

他明白,他们都在间接控诉他不顾韵儿的拒绝,径自促成秦穆两家的婚事,害她愤而留书离家。

号称“大漠之鹰”的穆鹰,年未三十就拥有塞外最强大剽悍的马队,关内外又有牧场,结亲成功对秦家关外贸易的商品运输,可说是如虎添翼;再者,韵儿嫁过去是当少奶奶,又不需她牧牛放羊,没什么不好,大家干嘛用“嫁妹求荣”的眼光看他!

“少主,要不派人暗中查访小姐的下落,有消息便立刻回报?”

平顺深知主子的个性,表面上无动于衷的秦啸日,心眼实则高深莫测,此时他最好来个顺水推舟,以免情绪高涨的大伙儿按捺不住,群起挞伐他们家主子。

秦家奴仆绝非胆大包天敢以下犯上,而是秦喜韵的留书出走让大家既震惊又忧心,足见她在他们心目中无可动摇的地位。

“就这么办。”

秦啸日挥手,平顺见大伙儿的神色总算出现妥协,连忙把他们推出书房。

书房回归静谧,秦啸日见一名丫鬟仍担忧地伫立一隅,圆润小脸上两道秀气的柳眉都要打结了,泪珠儿也快落下来,他微微一笑。

秦从恩是喜韵的贴身侍女,幼时因些微痴傻遭到弃养变卖,因缘际会被秦家收留,秦喜韵见她性子单纯,要了她留在身边。她对秦家忠心到不能再忠心,主子的出走让她很是忧心。

“从恩,你放心。”喜韵那丫头就是有本事不让自己饿着冷着累着苦着,就算吃亏,也是旁人全轮流吃完三两遍,才轮得到她。

“小姐会不会出事…不,从恩这样说不对,小姐绝不会有事的…”从恩泫然欲泣。“少主,您不担心么?”

她不懂,少主看起来怎么反而像置身事外?

“当然担心。”秦啸日俊朗的眉宇微拢,忖道:“都收了穆鹰的聘礼了,若韵儿成亲前尚未回府,新娘跑了摆明给他难看,我不但得归还聘礼,还得多跑一趟关外赔礼,与他谈妥的合作关系更是堪虑,这样算起来实在划不来。”

疑惑填满从恩的圆脸——听不太懂,不过她知道小姐不愿嫁给穆鹰,让少主很为难。

小姐,你到底上哪去了?千万要平平安安的呀…

一道清瘦的身影无声进入书斋,平凡无奇的脸庞面无表情。

“莫言。”秦啸日看向身着藏青色男装、腰间系了黑色衣带的来人,精芒内敛的黑眸微?。

来者恭敛垂首,没有开口,直接将一封书信交给秦啸日。

秦啸日像是早已习惯来人的沉默,接过书信拆信览阅,俊朗眉尖略略一挑:

“穆鹰决定将婚期提早。”

真是不巧!

********

京城西南百里外有个清风镇,人烟稀少,荒凉萧瑟。

此镇西南十里外有座乾坤山,山势险峻,峰回路转。

乾坤山古有灵山之称,山中生长了上万种药草,除了有本草书籍里记载的少见珍奇药草外,就算极为寻常的药材也比药铺里所见的更具疗效,自古以来便是医者及药商眼中的圣地。

传说山中有一“圣物”用在人身上可治百病,延年益寿;万物依之必能绝处逢生,欣欣向荣;曾有铸剑师以之冶炼刀剑,刀剑于是锋利无比,剑气有如青龙飞跃之姿。

因此,古来有不少人为寻圣物而上山,但不是无功而返,就是葬生在重山峻岭之中。

而自从五十多年前,有群山贼霸占了乾坤山,纵使众药商或江湖中人对“圣物”虎视眈眈,大多数人还是不敢冒险入山;当然,不信邪的人亦有,前往一闯却十之八九再也无消无息,因为——

听说那群山贼神出鬼没。

传闻那群山贼茹毛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