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丰小说网 > 双燕又飞还 > 第三十七回 碧芙献计一举两得 三爷拒婚另有隐情

徐妈妈道:“再过几个月姑娘就十三了,比姑娘小的如今都定下了,老太太可不能再耽搁了!”

车里的怜秋几个瞧了瞧眼前的姑娘,不认得,听说韩家有一位跟姑娘年纪相仿的二姑娘,瞧眼前这位该是她了,韩悦一瞧,坐得满满的丫头,忙放下帘子往后面一辆马车跑,碧芙已经叫宋妈妈扶着下来了,见韩悦风风火火的样子,真是一点没变,福身笑道:“姐姐好!”

果然张卓勇一听六皇子来了,心里发虚,慌张地掉头一瞧,四处张望,哪有什么六皇子,再回头瞧,只见那粉色的身影消失在绿丛中。

妙春道:“先前我打着克夫的幌子逃了一劫,如今有人来求,按理是我的福气,我也不该挑剔什么,更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只求能真心相待。”

婉琴咬唇哭道:“姑娘,我没有!”

碧芙恐她胡思乱想,忙道:“我给二叔做的。”

惜梅道:“她表哥从小就卧病在**,没好过几天,听说吃饭喝茶都得端**上伺候着,药是当饭吃的,妙春嫁过去定要吃苦受累,这还罢了,只怕将来孤苦到老,她那个姑父姑母就不是好相与的,且就这么个独生子,妙春那么个性子岂不任他们揉捏,姑娘你还小,不知道咱们做奴婢的,若投生在好人家遇上姑娘这样的好主子,将来还好过,若投生那些没了良心,指着卖儿卖女过活的,这辈子都是贱奴,随主子打骂发卖,一钱不值,咱们几个是命好在林府,老太太和去了的大夫人和善,待我们也慈悲,我们都只为老太太夫人们念佛,没成想妙春姐姐竟是这般的命苦,姑娘还是想想法子救救她吧!”

旁边的侍从打着哈哈道:“少爷,您听着没,说要抄咱们的家呢!”

初雪未融,崔氏诞下一名女婴,林二爷儿女双全,喜出望外,取名叫碧莹,众人都称莹姐儿,庆哥儿好奇地扒着摇篮瞧着皱皱巴巴的妹妹问碧芙:“大姐姐,这是妹妹吗?”

巧慧朝书桃吐吐舌头,笑着把花篮拿进去,书桃鼓着腮帮子,惜梅见状道:“我听说外头铺子里卖的胭脂水粉都是采了花做的,咱们不如试试看!”

碧芙每日忙着读书写字学画抚琴,侍弄花草,稼穑农桑,日子过得好不惬意,等过了两月,惜梅笑嘻嘻地来报说:“姑娘,花盆里的花草都冒芽了!”

碧芙道:“嗓子疼,什么也咽不下,去给我做碗烂烂的粥来。”

碧芙忙叫惜梅接过来,惜梅捧着玛瑙碗左右瞧瞧,见这碗外形如花瓣,通体象牙白,几缕浅碧色水波纹,巧妙的是工匠们随着水波刻上荷花鲤鱼,真真是绝了,举着碗给碧芙道:“姑娘瞧瞧,这碗可真好看!”

小家伙执拗地拉着廉颢的手指不放,眼看就要哭了,还是昭仪娘娘笑着抱过去哄了哄。不知哪位娘娘笑说:“难怪这么多东西都看不上,原来是看上这个了,八皇子将来指不定是要做大将军,为皇上守江山呢!”

老太太点点头道:“难得她这么懂事!”

那姑娘盈盈上前施礼道:“太后万福!”

小姑娘看看那个瑟瑟发抖的少年,点点小公主的鼻子,“我都不知说什么好!”

采柳福身道:“林姑娘!”

少年循声望去,见丁嬷嬷身边的那个小姑娘,身穿湖绿色妆花素面小袄,外罩素锦织镶银丝边纹月白色披风,这姑娘生得珠圆玉润,眉眼如画,明眸含情,正笑盈盈地给自己行礼,少年一时倒不知怎么才好,愣了半响才嗫嚅道:“免……免了!”

老太太笑着点点头,“好,好,可回来了!快过来叫祖母瞧瞧!”

碧芙仔细回想魏先生的席间的话,果然有些蹊跷,权衡利弊之后,赶紧拉了三舅舅,小声在耳朵边嘀咕了几句,把魏不羁被皇上聘为太子太傅,在宫中教授皇子,后又探望老友离宫一五一十交待了。

一语之后,座上之人皆拍手叫好,说得好,说得好!

碧芙见状,也傻眼了,连忙道:“二哥哥,动物也好人也好,医理总差不到哪儿去,哥哥平日喜欢研究医术,总是纸上谈兵也不好,不如先给这兔子试试,治好了也受益。”

韩悦却道:“大哥哥你去了那么些天,你答应给我的礼物别忘了,还有阿碧妹妹的!”

碧芙道:“都听两位舅母的!”

林二爷道:“我林府就是有金山银山也不该出这个钱,她曹姨娘不过是你爹的一个妾室,连个主子都不是,说句不怕你恼的话今儿换做是你娘,别说二十两,两千我也无话可说!去给你们家的姨娘吊丧,我还嫌丢了我林府的脸。”

魏先生笑道:“兵法上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皇上何不避其锋芒,改用计谋,云南王既能收买夏临,皇上何不以牙还牙,战国时候,魏国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广西云南大大小小有无数个小县,各县都设有巡司,皇上可以学张仪派人去游说,只要他们肯归顺朝廷,到时候云南王孤掌难鸣,不攻自破!”

大公主顿时羞得脸通红,扭捏道:“人家好意来瞧娘娘,娘娘竟拿我取笑!”

小公主气得忽地一下站起来,正要同他争辩,不想大公主笑道:“昨儿才说要有哥哥的样子,今儿又欺负妹妹们,皇祖母特意交待的话可都忘了!”

说着瞧见旁边的小丫头道:“哟,这是大小姐吧,比那年画里的童女还好看,瞧这小脸儿,真是水灵!”

老太太点点头,“还有件事,从前碧丫头娘在的时候都是她娘管家,如今你媳妇管着家,你媳妇那个人心眼不坏,只我还得提醒几句,叫她收敛着点,她年轻不经事耳根子又软,别听了旁人撺掇几句就脑子发热,外头庄子铺子里的事叫她甭操心,我自然差人打理好,把家里两个孩子教好了,碧丫头娘亲的嫁妆还有你兄长的家产暂且由我管着,等将来她出阁一并带了去,碧丫头的份例跟她娘在时一样,别她父母不在就欺她,给脸子,若是叫我知道了,我只和你说话!”

薛嬷嬷笑道:“奴婢劝娘娘们还是回去,那碧芙园里如今不干净,沾染了病气,奴婢不好跟皇上太后交待!”

寿康宫外张灯结彩,嫔妃公主郡主贵妇小姐按品级依次在大厅等候,半响的功夫,见太后出来上座,惠嫔安嫔两个分立两旁伺候着,众人皆行礼道:“太后万福金安!”

皇上冷笑了一声,“那她是不愿见朕,她还是恨朕。”

蔺公公一边走,一边指着不远的楼宇,这是望月楼、漪澜小筑、吟风斋、暖香阁,那是琅嬛书房、栖云台、芙蓉轩,只都上了锁,只有门外的奇花异草,潺潺流水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故事。

说着大家都笑开了。

韩大嫂子笑说:“碧丫头你博学多才,不妨说出来听听。”

碧芙有些羞赧道:“大嫂子过奖了,我也就是随便说说,行不行,还得大哥跟大嫂子瞧着办,咱们女人家用的胭脂水粉可不就是花儿做的,若是快谢的花不如直接采了做水粉膏,若已是快枯萎的,不如捡了干净的地方晒干,研成粉末做香料,可填充香囊香袋,也可做熏香,这样既不可惜也能赚些钱岂不两全其美。”

韩大嫂子听了拍手称赞道:“这倒是个好主意,怎么我就没想到呢!”

小妍儿虽然没听明白,也跟着嚷嚷道:“娘,我就说小姑姑懂得多。”

韩大嫂子捏捏女儿的小鼻子,“怪不得阿妍一直赞你学问好,果然还是阿碧书读得多懂得多,回头我跟她爹商量下,她爹为了这事愁眉苦脸好几日了!”

果然韩惇听了也叫好,忙派人去外面寻了胭脂香粉铺子打听,那铺子老板听说韩家花圃的花,忙说要亲自过来看看,隔天来过之后就点头,说原本他们铺子里的也是买的残花,只都是些普通花,有些路程远的,等到店里早就烂了,不新鲜也就废了,人都说三爷的花圃盛产奇花异草,都是些名贵品种,又省去了路程岂不两全其美。

书桃得知后拍手称道:“姑娘这主意好,本来我还可惜那些花草糟蹋了。”

惜梅开玩笑说:“没成想书桃平时粗枝大叶的也知道怜香惜玉!”

巧慧说:“惜梅姐姐可忘了,从前在我们府里,我采了几朵花,她都要嘟囔半日,可是要她的命根子。”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生意谈成后,韩惇立刻写信给韩三爷说明此事,此时的韩三爷正在柳州王家做客,接到信后满意地点点头。

柳州主人家王友仁见韩三爷接到家书满面春风,打趣道:“久闻韩家乃书香世家,三爷你也是名副其实的儒商,怎么许久不回,贵夫人催了?”

韩三爷折起书信笑道:“哥哥这是拿小弟开心了,快二十年夫妻了,她如今满心满眼都是两孩子,哪有我的位置。”

王友仁哈哈大笑道:“我听说三爷有一子一女,可都定下了?”

韩三爷笑道:“哥哥这是来要说媒?”

王友仁道:“不瞒三爷笑话,去年你家老太爷做寿,我瞧着你家里几个孩子都不错,我也算是见多了市面,瞧来瞧去也只有你们家孩子了。”

韩三爷笑着开起了玩笑,“哥哥这是要聘女儿,还是找儿媳。”

王友仁道:“若三爷不嫌弃,都使得。”

韩三爷指着他笑道:“不愧是我们王大老板,这也精明过头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王友仁收起笑容道:“老弟,这本来是女人家该操心的事,咱们都是生意人,操劳一辈子不过为子孙后代,成家是大事,我这是诚心跟你们家结亲,你倒给句话啊!”

韩三爷也正经道:“不是小弟驳哥哥的面子,这事连我也做不得主,你也知道,我家老太爷尚在,我大哥的两孩子都是他给做的主,老太爷也发话了,家里三孩子都得他点头才行。”

王友仁有些不解道:“三个?怎么我上回瞧见四个孩子,三爷太也忒看不起哥哥了,一个也舍不得,好歹我柳州王家也是名门望族。”

韩三爷猜他许是见着碧芙了,笑道:“哥哥息怒,并非兄弟不讲情面,我闺女你也认识,天生外向,那个丫头确实不是我韩家闺女,她是我妹子的独生女,因我妹子去的早,她又是单生,我家里孩子多,因此才接了来跟她兄弟姊妹一起读书写字,这孩子的老祖母健在,过了今年就要接回去。”

王友仁对韩家有些了解,听说韩家**远嫁京城,只不知是什么背景,他观那姑娘举止大方,谦逊有礼,极有大家闺范,遂问:“当年你妹子远嫁京城,不知道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