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很快就算完了,谭丽蓉叹了口气“除去家里的开销跟做生意的成本,我这里今年就剩下不到七百块钱,你那里有多少?”

谭丽蓉的小摊位就是主街的街头再下去一点点,林梓晴一个人走到她妈妈的摊位上。摊位上有个四方桌摆放仙草冻的盆跟碗勺。今天,天气有点热,现在是上午十点多,另外一个大圆桌坐了几个客人在在吃仙草冻。

“吃饭,就你话多,对了,晴晴今天在张老师家学的怎么样了,今天学了什么?“谭丽蓉看着女儿认真的问

几位长辈听了都笑着夸奖林梓晴,说林梓晴是一个“小天才”,而黄小卉觉得不好意思的把饭碗放下,吱吱唔唔说:”那不是太难了吗?下次,下次我肯定也能背会好多诗的,哼!“

“晴晴你快说说,你怎么就这么快就算出来了啊!”

”别的我还不会画啊,那你要画什么,是不是画不出来哈哈!“王小应看了看她桌上的白纸,用鄙视的眼光打量了她一眼。

早上林梓晴戴着两只熊猫眼被谭丽蓉叫起来,穿衣服的时候,林梓晴精神还有些恍惚,半睁开眼睛,迷迷瞪瞪的。谭丽蓉看了看她一幅没睡饱的样子,摸了摸她的头:“昨天去幼儿园,是不是有点不适应了,晚上都没睡好啊,你看你这两个黑眼圈。”

”是的."

晚上的时候林文山很高兴,决定带着全家去镇电影院看电影。

中秋总在国庆节前后,这可乐坏了小孩们,因为学校通常会把星期六、日加起来,来一个特长假,那样就可以尽情地玩了。大人们也很高兴,因为可以跟家人好好团聚一下,周边村子里的亲戚也会走动起来,气氛一下就热闹起来了。

在古镇这里因为村民之间都是非常熟悉的,如果有不认识的外地陌生人从城门进到了村子里面,大家都会稍稍注意,所以居然没有发生过小孩子被拐卖的事。在村里,小孩子是可以安心的去街上,只要小孩子不往城门外的汽车站走。哪怕一个人走着去上幼儿园上小学,家长都是放心的。

施宅的大门正对面跟是清朝时期的县丞署,民国九年(1920年),基督教会在此办起一所初级女子小学,1940年辍。现在里面大多住了付氏族人。

看着眼前这年幼的弟弟,这不是前世那个学坏了的弟弟,林梓晴怔了一下,还是很温和的问他:“田田,在舅妈家你乖不乖啊?“

“怎么样了,晴晴怎么样了“。

“妈妈。”林梓晴再轻轻的在唤了声

早上6点多,饭菜都做好了,人也陆续到齐了,谭丽蓉开始喊林梓晴起床,打开她的房门,发现林梓晴早就起床了,她就把林梓晴带去洗脸刷牙了。

院子里的大厅摆了五张圆桌,坐满了人,大家兴致很高,小孩们更是笑的满口见牙不见眼,桌子上已经摆满了古镇特色杀猪菜。

杀猪菜由猪肉、猪肠、猪血、芹菜、青蒜、豆腐、红辣椒等烧成,香、咸、鲜、辣,口感甚是丰富,美不可言。一大盆的红烧猪脚,跟一大盆的青蒜炒排骨,桌上的猪肝汤,汤里加了松菇末,色泽金黄,香气缭绕,名唤“黄金汤,味道很是鲜美。今天的干饭也是香喷喷,极美味的。不同于后世电饭煲里焖出的米饭,大木桶蒸的大米饭,饭粒儿膨松有嚼头,还透着杉木清香。

一上桌,大家就都顾不上说话,一个个碗里堆着满登登的菜肴,忙不迭地用菜下饭,一大家人聚餐,情谊融融。

腊八也过了,这些天的杀猪饭还没轮流吃完,林梓晴她们也放寒假了。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这天的天气好,院子里的女人们,开始把家里的木质锅盖,饭桌,板凳,都拿到天井里刷洗,洗好后就放到外面晒得到太阳的地方慢慢晾干。等这些做好,家里也就要开始大扫除了。小年一过,大家基本就不会在做什么事,忙着准备过年用的东西。

就在大家做着年前的准备时,在市里上班的大堂叔林文忠回来了,提着大包小包的过年礼品。

跟着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位打扮的很时髦的女人,她穿着一件深褐色羊毛的大衣,领子是狐狸毛,下面一条紧身裤,精致的小羊皮靴子,身材高挑,有1米68。她的发型烫着这个时代流行的大波浪卷,脸上的眉毛修的很精致,唇上也涂了口红。

这一副打扮,打她一从古镇的城门过来到大院这里,就吸引来一群好奇的人,有女人也有小孩,都想看看是谁家来的客人。

“这是林德望家的大儿子,看样子是带女朋友回来了!”院里的人都出来了。

”这是要回来见父母,大概是要订婚吧!“有个跟着进院里的隔壁邻居家的婆婆,好奇的问站旁边的李家媳妇。

”肯定是了,这个时候带回家的,八成是为了婚事了。“李家媳妇拿着瓜子边磕边说

”这林德望的大儿子就是能干,看这姑娘的样貌气质倒像是当官家的小姐!“又有人插了句

”也许是在城里当大老板家的闺女吧,看那身打扮,要花不老少钱,啧啧……“这是带着羡慕语气的李家闺女

一大群人七嘴八舌的在那议论起来。

林文忠把东西都放在父母房门口里侧,就被一圈好奇的人围着,不停的问东问西了。

叔公一家也很是热情,开心的招待着大家,干脆就在第一个天井院里摆上两桌,倒好开水,拿出瓜子花生给大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