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子!”千惜再唤了一声,明卓葳盯着她的脸,警告地一扫四周,“何事?”

明卓葳上前掐住千惜的下巴,“纵然我妻妾无数,又与你何干?”

“大少夫人,前去有一座桃花庵,正是前来赏桃花的客人累了前去休息之处,属下领大少夫人过去!”

三月万物复苏,百花齐放,吃好营养好的两个孩儿腿脚甚是利索,满院子追着千惜养的兔子玩,有时明卓葳来了,他们一人抱了一个冲着明卓葳献宝,小嘴说道:“爹爹,兔子,兔子,银子。”

“都坐下吧!”明崇开口,他有族长之威,加之千惜刚刚连射杀二人,有此震慑之下,谁也不敢乱动,皆是听话地坐回原位,只是满桌的美味佳肴,却无人有半点食欲。

“不必,我会让人为你备下回府所须物甚!”既然不必她准备什么,那且等着吧!

那么清晰明亮的叫声,倒让明卓葳和千惜都一愣,明卓葳用另一只手抱起明康弘,“再叫一声。”

“知的,大公子取的名字甚好!”没料到明卓葳会解释问起,千惜也只是如实地说着。明卓葳听到答话,瞧了她几眼,并不多问。千惜怀中刚得了新名为明康弘的孩儿突然不肯老实地动着,一个劲儿往行惜的怀里拱,千惜看了看道:“可是饿了,不闹,娘给你吃的。”

“大少夫人快走!”那连交谈都没有几次的冯芊芊不知从哪里拿来了千惜的弓箭放到千惜的手中,催着她快走,顾不上其他,拿过冯芊芊给的弓箭就往外跑,少女怒骂着,让仆人追上去。

回应她的是明卓葳的一声冷哼,头也不回地往里走,千惜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还是刘福催促着她进去,千惜无法,也只能照办,走到半路遇到冯芊芊,冯芊芊淡淡地扫了她一眼,却又极快地垂了眸,一副恭敬的模样。

“说的也是。只是这几天看下来,大少夫人真不错,话不多,也没有因为大公子把她放在庄子不开心,手脚利落能干,要是一般人家,哪个看得这样的媳妇不欢喜啊!偏偏却是进了明家这样的大户人家,唉……将来啊,也不知道要受多少罪!”

“大少夫人醒了?”门外传来了声音,千惜咽下口中的糕点这才应了一声,丫环推门而入,看到千惜依然穿着昨夜的红色里衣,福了福身子,将温水置在一旁,“请大少夫人梳洗,大公子吩咐待你梳洗之后即刻赶回京城。”

排山倒海的恶意朝千惜袭来,千惜死死地咬着牙银,她不敢张口,只怕一张口就给这个家带着无尽的灾难。“告诉他们,这是我们千家的女儿,如今我们要把她带回去,这些银子,算是还了他们这些年养她用的粮食,以后,这个人,和他们,再没有半点的关系。”

千惜察觉了易正阳落后,回过头望去,黑暗中,易正阳却清晰地看到千惜那双黑亮的眼睛。“易大哥,我娘跟我说过易婶婶提亲的事儿了。”千惜非常直白地说话,易正阳道:“那也是我的意思。小惜,你嫁我可好?”

要说就她一个人的话,她拍拍屁股走人倒是没有善后方面的问题考虑,可这不是这只虎动弹不得吗?再引来旁的山中大王啊,她是白跑了半天找解毒的草药,是以,千惜不得不挖着旁边的泥把这条三米长,婴儿那般粗的大蟒蛇给埋了。

至于兔子旁边的箭,仔细一看,那箭头竟是石头做的。箭的主人,这会儿将兔子装进腰间的布袋,亦将那箭重新放回了后背的箭筒,纤细的人继续地往前走。

十三年了,不知不觉,来到这个所谓的大元朝,在这个大连村中,她活了十三年了。十三年前,如果有人告诉她,她竟然会在这样的年代,在这样艰辛的环境下过活了十三年,她定然是不信的。想想十三年前,在二十一世纪时,她有多幸福。虽然她从小在农村长大,又是家中长女,然而父母并不像其他人一般的明显重男轻女,而她家中的状况是极好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能手,她从小就没吃过太多的苦。随着父母的生意越做越大,虽然她兄弟姐妹越来越多,父母对她的注意力越发的少,但父母从未亏待她半分,而她打小自立惯了,倒也不计较许多。

明卓葳站了起来走了几步,鞋子不算好看,却是难得的舒服,“日后,多做几双。”

“是!”千惜含笑答应,明卓葳看着她,“山中少去,给你的银两,你要置田也罢,留给小儿也可,庄中那些兔子,我不在了,亦不可多添。”

这是明卓葳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不喜她上山,千惜顺着他答应,从两个孩子抱回之后,她已渐渐减少了上山,庄中的兔子,也没再添。明卓葳压下心中叫嚣的冲动,盯着她看了许久,见她依然笑迎着他,低头拍拍两个小儿的头,“好好听话!”

起身往外走,刘福跑进来抱着千惜准备的衣物跟上,千惜带着两个孩儿送他出了庄子,明卓葳翻身上马,居高俯视千惜,抿了抿唇,千惜福身道:“大公子凯旋而归!”

勒紧马绳,明卓葳策马而去,康弘康怪叫唤道:“爹爹要早点回来!”

直到听不见他们的声音,明卓葳回过头来,朦胧的灯光下,千惜依然站在门前,纵然不知她有几分真心,只是对她的举动,依然感到窝心!

“大公子回来了!”赶回明府时,一大家人都等着他,对他们或是雀跃,或是期待的的眼神,明卓葳的心却慢慢冷了下来。明卓葳径自走到父亲的面前,唤了一声父亲,明崇点了点头,“明日出征,带上二郎他们吧,自家兄弟,战场上亦可相互扶持。”

略过他的嫡亲兄弟,他对他们好,但最终,却不是每个人都领他的情。“此行南诏,凶险万分,父亲当真以为,他们适合同去?”明卓葳不说可不可,只问明崇他们可是适合。明崇尚未开口,莫氏却已抢道:“说的是,军中已有大郎了,何必再让二郎他们再跟着去吃苦。”

“妇人之见,朝局被皇后一党把控,不走军路,你让他们留在家中当废物?”明崇怒斥,莫氏皱起了眉头,“大郎已道南诏凶险,就算要走军路,也不必急于一时。”

“朝中无战六年,想拿军功,走军路,此时不去,你道还要多等几年?大郎十岁随我上战场,如今已是正三品大将,他参与的每战,夺的每一功,哪个不是拿命去搏的,贪生怕死之辈,何来军功?”明崇大怒指问,莫氏哑言,明崇扫过几个儿子,“你们大哥已经说了,南诏凶险,我想你们去,但要不要去,你们自己想好了。我只说一句,错过此次,你们莫要后悔。”

兄弟几个面面相觑,最小的明卓齐站了出来,“爹,我要随大哥出征,我要像大哥一样,成为大元朝的将军,领兵打仗,保家卫国!”

“五郎!”莫氏不喜地唤了一声,明卓齐却坚定地道:“大哥,带我去,我跟你一样,愿从小兵做起,凭着军功,一阶一阶升起,绝对不会给你丢脸。”

“大哥,我也一样,我也要去!”其他三人争先恐后地表明,明崇欣慰地捋着胡子连声叫好,明卓葳却一直没有说话,明崇也发现了长子的沉默,转头看着他,“大郎,他们都不惧凶险,愿同你一般建功立业,为明家争光,你怎么看?”

“既然他们不惧,那便都从小兵做起,收拾东西,明日随我出征!”明卓葳并不阻拦,都从小兵做起,如此将来,谁也说不得他偏心,如此,他倒要看看,是不是依然还会背叛。明卓齐朗声答应,其他三人却都有些不愿,当真是要从小兵做起啊?大哥从来说一是一,二是二,进了军队,还是再看看吧!

“父亲,母亲,我先告退了!”明卓葳起身就走,莫氏道:“大郎,让你表妹随你回去帮你收拾东西。月芙,快跟上你大表哥。”莫氏急不可捺地催促着她身边的少女,少女羞涩地走了出来,明卓葳直接地道:“不必了,刘福已经帮我备好!”

丢下这句话,明卓葳已走远,那欲行礼的少女僵着姿式,脸色发白。

“娘,大哥不会是真对那个千家的弃女上心了吧!你瞧瞧,他连看都没看表姐一眼,我刚刚看到刘福拿了一大堆的东西回来,还有大哥脚上的鞋子,难看死了,一准是那个女人做的。”作为明家的独女,明薇是被父母宠大的,直接把该说不该说的,全倒了出来。那少女听得脸色更是发白,莫氏嗔了女儿一眼,“尽胡说,你大哥是什么样的人,不过是因那女人生了我们明家的长子,你大哥给她一些颜面罢了。当真上心的,他怎么没把人接回府里。月芙啊,大郎只是出征在即,心中烦闷了些,等他回来了,我再给你做主。”

“姨母,月芙知道,月芙不怪大表哥。”少女低头小声地说,莫氏欢喜地拍拍她的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