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不是告诉你了,最近有点事,脱不开身。这不一有空,就赶忙过来了,怕耽误你的事。”

这里的人有句口头语:“地瓜饭,地瓜馍,离了地瓜不能活”,说的就是堤外村庄的生活状况。

姥姥笑着给他们解释:“俺看着民工买了东西没法拿,脑子一热就送了。这两天来的都是附近的乡亲,送就送吧。再说了,我在临水进的货多,全当处理货底子。就送这三天,以后就没有了。”

看来,喜欢贪小便宜什么时候都是人们的共性。姥姥一再解释,说民工走了这活动也不停,他们就是不听,继续抢着买。

悠悠家里人都没去,悠悠跟在后面去听消息。舅姥爷看人来的差不多了,就把悠悠家垫宅基的事提了出来,让大家伙议议。

初六去张集,悠悠让姥姥买了三十多个条编的针线筐,当做购物篮。

“我家开了个代销点,今天进城上货就捎来了。”

昊昊笑话迪迪:“又被骗了吧,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你才能吃多少啊,还落个馋名。”

妻子连气带急,撇下了没满月的孩子,月子里得病月子里亡。他知道了也后悔,倒是在家老实了几年,帮着父母带大了女儿。过后又故态复萌,因此“六傻子”的外号响彻县城。

在工地上一个月都能挣到二十块钱了,还管吃喝。农民有的是力气,出力能挣到钱就行。

悠悠小声地给姥姥说着,姥姥再告诉营业员。各种干货都要论斤要。这还是悠悠看见一斤干货,营业员用秤盘称了三四次,倒在一起都成堆了,特意少要了。按悠悠的本意,每样都得要十斤八斤的。

这次李保国要的衣服多,各种衣服共计2200件,一共是8350元钱,除去上次给的一千元订金,还得7350元。

土地比寸土寸金都高,可惜现在土地不准个人买卖,不然悠悠都想屯地了。自家现在可是资产过万,比土豪还土豪。

村里的小麦由于施用了氨水,长的比邻村都好。也使三舅在村里的信誉上涨,号召力越来越高。再看到家里的猪因为喂苜蓿和燕麦,长的确实快。悠悠家的两头大猪都有七八十斤了。看着满河滩的苜蓿,大伙终于统一了意见:集体建个养猪场。

悠悠看到二楼服装专柜里,新上的确良女式衬衫,肥肥大大,连个腰身都没有,花型呆板单一,和自己的相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价格还高,每件480元。

“不知价格怎样?”李保国询问。

坐在屋里,周广杰已经倒好了茶水,端了一杯递给姥姥:“谢谢您韩奶奶,有了它我回来看奶奶方便多了。”

“姥姥,要不这次咱们去临水,先拿人造棉和的确良试试,商城里这些化纤的东西便宜,质量还好。”

高兴地卖小鸡的直嚷嚷:“你们一个村就能要完了,今天不用再去别村了,终于能回家歇一天了。”

有了带头的,大家伙就跟风过来了,悠悠家的代销点每天中午、晚上都挤满了人,而且大部分是平城的民工。

在车上,悠悠给三舅援朝拿出海魂衫和劳动布的裤子。给胜男舅妈也拿了件海魂服和背带裤,另外还给拿了两瓶好酒和一盒西湖龙井茶叶,给三舅妈的父母,又加了两条蛋奶饼干,让志彬吃。

“好,那今天我就厚着脸皮蹭姐姐的饭吃,正好咱姐俩多说会话。”姥姥也痛快的应了下来。

“行啊,我家就在附近,靠着大街,家里也没外人,就我自己住,你要相信我,跟我回家吧。”老人邀请道。

“不过您娘俩去要当心点,里面什么人都有,别被骗了。”他好心的提醒姥姥。

哥三穿着一样的“海军服”,排成一列,昂头挺着小胸脯,嘴里喊着“一二一”,踢着正步上学去了。“海军服”是昊昊给起的名,不过还挺贴切。

娘俩又回到了大街上,关键是悠悠想去邮局买邮票。进了邮局门,悠悠就卖萌耍宝,叔叔、阿姨的叫个不停,小嘴甜得像抹了蜜,哄得营业员帮她翻货底,找到了好几种自己没有的纪念邮票。

悠悠暗想:看起来他家的实力不小,现在能拿出百元的家庭都不多,他家里平时都放着上千块的钱。姥姥接过来,点了一遍:“正好两千一,那咱去拿货。”

临水是个地区级城市,距洪城县城70华里,在洪城县的西南。张集据洪城50华里,120华里的路程,客车跑一趟得用两个小时,速度是真慢。

不过,妈妈还真是对悠悠的学习上了心,悠悠是巴不得的跟妈妈学。上一世咱天生残疾,在孤儿院又没条件,琴棋书画都知道点皮毛,只限于欣赏的水平。

唉,别人穿越混得风生水起,咋到了自己就这么难哪!

姥姥告诉悠悠,这叫鸡腿蘑菇,又香又嫩可好吃了。可惜的是只有刚耩好的高粱地里才有,还必须是雨后的清晨,太阳出来一照,蘑菇就发黑不能吃了。

悠悠可是守口如瓶,没告诉姥姥是自己撒的草种。要知道有些事情,它是说也说不清楚,那就干脆不说。

虽说没有珍品,但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五十年代,它也成了上百年的老物件了,值钱着那,没个三千两千的买不着。

他家四个孩子,两个大的是儿子,都结婚另住了。两个闺女小,还在上学。全家一年四季都做孩模,做好了一块烧,他这里负责往外批。几家人的生活靠着孩模,还算过得去。

为了得到心爱之物,孩子们纷纷跑回家,翻腾出一些破铺衬烂套子(方言:破铺衬为破布片,烂套子为旧棉花),从墙头缝里掏出奶奶积攒的梳头时掉下的乱头发,恨不能掘地三尺。

老人已经回来了,看到姥姥过来,忙搬出盛蜂蜜的坛子。过了称,还有十四斤,姥姥都要了下来。

“悠悠馋鸡蛋了。”姥姥故意问。

桂萍很快就挖了满满的一篮子野菜,并帮着悠悠挖满了篮子。悠悠故意挖了一把苜蓿苗问她是什么菜,桂萍摇头不认识,说今年这种草特别多,就是不知道猪羊吃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