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槿则连忙道歉:“对不起,七妹妹,我重新再摇一遍。”说完就将骰子放回盅里重新摇起来。

王老夫人冷冷“哼”了一声道:“你若真晓得‘无地自容’怎么写,能将我的话听进一两句,好好管辖着你媳妇,也不费我这一番苦心了。”

王楹在心里叹口气。今日王老夫人指责蒋氏的话,不能说全对,但有一些却不能说是错的。比如说蒋氏冷待疏离原配嫡子女的事,说破天都是蒋氏这个做继母的不是。

王桢弯着嘴角笑了一下,道:“孙女想祖母了,所以就想来看看祖母。”

蒋氏不在意的道:“他们爱说就让他们说去,谁耐烦管他们。”说着又继续拿皮毛在小女儿身上比着,摆出一副我不想听的态度。

泓哥儿和浩哥儿上前去,对大老爷恭敬道:“大伯父。”

王檀抬手拨开了浩哥儿放在自己脑袋上的手,不高兴的道:“七哥,你不要老是摸我的头,我刚刚梳好的头,要被你摸乱了。”

王檀又道:“妹妹原没有怪罪七姐姐的意思,只是姐姐亲自替我斟茶,我也不能不喝。妹妹先谢过姐姐的茶了。”说完从王椒手中接过茶碗。只是接茶碗时,仿佛是没有接稳,茶碗晃了一下,王檀“呀”的惊呼出声,接着滚烫的茶水全部都洒到了王椒的身上,茶碗更是“钪铛”的两声碎在地上。

蒋氏扭打了一会功夫,又觉得没什么意思,坐直了身体生气的看着王清。之后又觉得不解气,用力的又在丈夫的胳膊上扭了一下,接着扭过身子,准备继续不搭理他。

王檀和莲雾香橼并没有现王清进来,直到王清轻咳了一声出言提醒,莲雾和香橼才急急忙忙的下床穿鞋过来给王清行礼。

王老夫人瞥了她一眼道:“活该!”

接着是她这一世父亲的声音:“……檀姐儿,你乖一点,把药喝下去。”接着又是一碗汤药灌下来。

后面事,小黑莲和奸夫自然是活不成的,但原家却因为这件事丢尽了脸面,至今还有人家拿着这件事当成教育子孙“婊子无情”的教材。当时的原三夫人没留下儿女,丈夫还因为这样的原因死的,不愿意给丈夫守节,丈夫的百日热孝一过,就拖着嫁妆归宗改嫁去了。原三老爷倒是有留下一个庶子,至今还在大房里养着。

现在的原大夫人和原二夫人是原氏的兄嫂,原氏是嫡出,自然与原大夫人更亲近一些。

蒋氏领着王檀王楹进到禧华堂时,原家的两位夫人和原氏正围在王老夫人身边凑趣,原氏显得很高兴,时不时的笑出声。

原大夫人见到蒋氏进来,连忙站起来,笑着对蒋氏行礼道:“三表弟妹,近来可好?”

她行完礼后,她身边的原二夫人也跟着站起来笑着行礼。

蒋氏回了她二人的礼,道:“是亲家两位太太来啦!”蒋氏不喜欢原家的人,相比原家两位夫人的热络,她的态度显得有些冷淡。

原大夫人对蒋氏的冷淡态度不以为意,又看到蒋氏身后的王檀和王楹,继续笑着道:“楹姐儿和檀姐儿比上次见长高了许多,模样儿也标志了,果真是女大十八变。”

王檀和王楹上前去给她们行礼,接着就站在蒋氏身边并不多说话。原二夫人看了原大夫人一眼,然后笑着对王檀道:“听闻年前檀姐儿又生了一场病,不知道你身体好些了没有?”

王檀有些敷衍的答道:“谢夫人关心,现在已经好多了。”

蒋氏领着两个女儿给王老夫人行过礼,然后找了椅子坐下。原大夫人望了望坐在她对面的蒋氏和王楹,开口道:“楹姐儿今年十四岁了吧,不知道许亲了没有?”

蒋氏有些不满的皱了皱眉,哪有人当着孩子的面谈论亲事的。蒋氏本不想理她,但迫于礼数,还是答了一句:“孩子们的婚事,她们父亲心里自有数,不着急。”

原大夫人仿佛并没有现蒋氏的不满,笑了笑,又道:“女子不比男子,晚一些也没关系,十四岁也是该定亲的时候了。”说着顿了顿,继续道:“我家有个小子,今年十六岁,我现在正给他瞧媳妇,只是这个孩子是个颇晓得上进的,常跟我说要考了功名才愿意娶妻。但我却急着喝媳妇茶啊,便常劝他,若是有那聪慧贤德的,自该先聘进门来,否则等你考了功名,好女子都被人聘走了。唉,也不知道我家那小子能娶个什么样的媳妇。若他娶回来的媳妇,能有几个表侄女一半的样貌品德,那就是我几世修来的福气了。”

蒋氏弯了弯嘴角,并不答话,接着端起茶碗慢慢喝起茶来。

一直伸长了耳朵在听她们说话的原二夫人听完原大夫人的话后,在心里不由讽刺的笑了一下。她倒是能自卖自夸,什么考了功名才愿意娶妻。等他考了功名,恐怕不止好女子被人娶走了,只怕人家连孙子都有了。

原二夫人又抬头望了望一直坐在嫡母身边,被人谈论婚事也不出声,一直表现得端庄贤重的王楹,不由在心里赞了一句:果然是大家闺秀,身上自有大家的风范。若真能娶得她做媳妇,倒也真是福气。原二夫人又想了想自己的儿子,最终摇了摇头,还是算了吧,三表弟可是中了状元的人,怎么可能看得上他们一无官无职的庶房。

不过,若是她那位大嫂想让儿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最后天鹅肉没吃成却被打了脸,她还是很高兴能看她的笑话的。

屋子里的原氏和王老夫人自然也听出了原大夫人的弦外之音。

王老夫人听完她的话,直接皱了皱眉,她虽然也想帮衬娘家,但还真没想过拿三房的孙女去结亲。三房最护短,她也没打算去触小儿子的逆鳞。

而原氏的心情却又复杂一些,她一方面不高兴原大夫人想结亲的是三房,而不是他们二房,这明显就是觉得二房不如三房的意思。但另一方面,她又觉得若是檀姐儿真能嫁到原家去,一来可以帮衬娘家,二来她也可以好好看蒋氏的笑话。

别看原氏跟娘家亲近,但要真让她的女儿嫁到原家去,她却绝对不会愿意。

蒋氏不是喜欢事事压她一头嘛,结果在最重要的儿女婚事上却不如她,让檀姐儿低嫁到原家去,想想她都能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