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丰小说网 > 唐谋 > 第十八回 因制衡隔岸观火 畅心意借窗看人

武宁初顿时惊得后缩了半步。抬眼瞧去,只见面前人已显出怒容,一双黑色的眼眸牢牢盯视着她。

武宁初深深吸了一口气,尽量使自己看起来平和:“知道了,你出去吧。”

左右遥望,通往却也只有这一条路。武宁初无奈,难道上天是要逼迫她看这一出戏么?

武宁初一愣,这不该是自己宫里的东西:“是谁拿来的?”

刚说着,徐慧就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媚娘,在写字吗?”说着瞧了一眼纸上,“王羲之的字帖?”

“这件事,真的全是我一个人做的。”武宁初咬了咬牙,坚定地道,她没有其他的退路。

接着,金吾卫将军的声音隐隐从远方传来:“抓住他!”

武宁初看的愣了一愣,心想这宫里这么大,无巧不巧的,怎么这男女私相授受的事情,偏偏要让她撞见了呢?武宁初心里一个寒,想到接下来生的事只有三种可能:第一是她向别人告,处置这两个人;第二是这两个人生怕她告,所以先下手为强;第三,大家只当没看到,各自继续。

话音未落,武宁初已注意到妹妹的唇角边,有白沫渐渐地流了出来。

“二囡。”杨氏坐在床沿上,犹豫了一会,伸手握住了宁初,“看在你三妹也保住了一条命的份上,就当听母亲一次,放过你两个兄长罢。”

眼看兄弟倆逼近,生怕露出破绽,武宁初只得闭上了眼睛。隐隐约约地感觉枕头下伸进了一只手,摸索了好一会,又抽了回去,然后就没有动静了。

武元爽轻轻拍了拍手里提的药,对武元庆竖了个大拇指:“大郎,还是你想的方法妙。药我已经买来了。”

年长的道士迎了上去,一鞠道:“贫道袁天罡,见过武都督。”

目送着两位兄长走开,武宁初急忙又回到了杨氏的轿子边。此时几个随行的仆妇已经拥在轿子外面。武宁初挤不进去,只能在轿子外面等着。

“怎么回事?”李渊皱起了眉头,连忙传了个太监出去看。

房玄龄上前一步道:“殿下,我有一计。明晚太子在东宫宴请殿下,何不就此借题挥一场?”

宁初捧起放着她演讲稿的文件夹,随着大流而走。忽地有人撞了撞她的手臂:“宁初,你今天的演讲稿准备好了没有啊?”

似乎是这小娘子跟阴妃较劲的时候,他在花园里听完了她的辩解后,也隐约猜到这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若阴妃的小产真是那小娘子所害,她怎么会不求原谅,而把责任全部往自己身上揽呢?

况且,杨妃早就告诉过她,阴妃的身子有所可疑。

他还在考虑该怎么调查阴妃的时候,事情就生了。阴妃流产了,是被那小娘子撞掉的。

他潜意识地推测,肯定是那小娘子看到了些不该看的,于是阴妃就顺水推舟把责任嫁祸给了那小娘子。

他只怕那小娘子真的不知好歹,说出个真相,这样不给阴妃一个严处他还没办法给立威。麻烦的是,只要阴妃一倒台,杨妃就一方独大。这正是他不想看到的。

出乎他意料的是,那小娘子居然将全部过错都拦在自己身上。正好帮了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让他对反而对她有了一份喜欢。本来至少该掉层皮的事情,他也随意糊弄了一个“不得在宫里随意奔跑”的罪名,让她闭门思过一个月,象征性地处置一下。

虽然她的计划里还有破绽,但是初来宫廷,年纪尚小,就能想到用手段来处理事情,这个小娘子倒是有点意思。

不过,虽然他不打算处置,但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还是很有必要的。

太宗的目光扫视了过去,找到下面那个跪着的宫娥:“你叫马三娘?”

“是……”弱不可闻的声音飘过来,隐隐有些颤抖。

“起来回话。其余人等,全部退下。”太宗将目光投向马三娘,灼灼地盯视着,“你留下,朕有话问你。”

马三娘一愣,听闻要被太宗单独召见,已经是半条命都吓掉了。

不一会儿,萧美人和武才人已经从甘露殿里退出,身边剩下空旷的一片。

马三娘神志恍惚地站在大殿中央,感觉大脑一片空白。

“你说说,太子的腰牌究竟是怎么到武才人那里去的?”

马三娘腿一软,又跪在了地上。

她知道是萧美人和太子私通,才千万百计弄来了腰牌,可这万万不对圣上说起啊。一旦说起,说不定追究起来,连她也一起受牵连。

“我……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马三娘连连呼喊着,伏在地上丝毫不敢动,哪知喊了半天,上面却没有丝毫声音。马三娘更是惶恐,“我只知那腰牌一在武才人那里,我就去报告萧美人了,其他的,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然而太宗仍迟迟没有开口。马三娘心神不宁,一个念头在脑中瞬过。

莫非,圣上已经知道了萧美人私通太子的事情了?正等着她将一切真相说出来?

马三娘将心一沉。这究竟是该说还是不说?

只怕圣上原本是不知的,这一说出来,更是大祸临头。若圣上原本是知的,那自己不说,更是欺君之罪。

一时心慌,不知如何选择是好。至于说,她也不知道应该说几分。

“你还想瞒朕到几时?”良久,太宗的话使她猛的一个激灵。

马三娘的手抓紧了自己铺在地上的衣裙,心都快跳出嗓子眼,正不知所措时,忽的想起宫里常听到的一句“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便一闭眼睛,蒙头道:“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萧美人什么都没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