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丰小说网 > 星耀三国 > 第一部 潜龙腾渊篇 第九章 虎将来投 初遇曹操

岳、左二人闻之一愕,随即释然,心中不免感动,“主公心系孙将军安危,命我二人来护,而孙将军不也一样心系主公安危?主公兄弟三人感情果真深厚!”

我见对方已经慢慢逼近我们弓箭的射程,就提着冰晶战戟趋马上前,心中默念:“兄弟,世隔数万年,估计今日你又要见血了。”念头及此,浑身爆出无边杀气和战意,向对方暴喝:“来者何人,止步,若再进一步,杀无赦!”

写完,又取绸缎抄袭两份,交于马德,又仔细吩咐了一番,让其安排幽州之人全力相助。

师傅离去之后,我则带着师姐、月儿和天劫来到了琼州城师叔的药铺之中。师叔见了我们到来甚是高兴,将我们都安排住下。

最近几日我并没有练功,而是盘坐于地苦思冥想。虽然我现在可以在火云玉床之上抵抗两个时辰的热力,功力也有所增加,但是我知道,我肯定是在哪里出错了。因为我现在体内寒气依然惊人,这数月修练所化去的寒气对于我体内的寒气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如果照我现在的这种进度下去,没有数十年我是休想出关。数十年之后出关我还谈何拯救苍生,数十年之后我还谈何成就霸业,我公孙天又有何面目去见师傅,月儿还有师姐。

“不错,‘鉴心阵’是专门测人心神之法,如果一个人品性不纯,就会在‘鉴心阵’永远迷失心神。水神共工为了防止他的力量为歹人所获,从而为祸苍生,所以特别设下此阵。”

“你就是公孙天?”那女子上岸穿戴好衣饰后问我。

现在已经是汉朝建宁年间,前年,在巨鹿郡有个叫“大贤良师”张角的人自命“天公将军”,起兵造反,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一时声势浩大,人称“黄巾之乱”。但是黄巾乱军多为寻常百姓,战力低下,将领平庸,指挥混乱,以至黄巾乱军在朝廷及各路诸侯死命围剿下,展势头很快被遏制住,后张角身亡,“黄巾之乱”也得以平息。

“襄阳廖化”

我见此人颇为不凡,不禁暗暗对其留意,同时安慰众人道:“众壮士切莫再入草莽,此非大丈夫所为也。今我虽不能带诸位去幽州,但我可为诸位指引一条明路。公孙天有结义兄长二人,乃现驻守庐江城的孙策与周瑜,我可修书一封,引众人前去我兄处相投,想我大哥与二哥文滔武略,俱是英雄人物,众位壮士好生追随我兄,自可作出一番成就出来。”

众人听了心中皆道:“这孙策之名早就有所耳闻,且还是这公孙将军的结义大哥,想来能当公孙将军大哥的人也必是英雄了得。”故对我之意皆称:“善。”

于是我月儿取来笔墨,又给孙策和周瑜写了封信,将此间事情细细告之,让孙策将这些人好生安顿,以免白白浪费了其中几个人才。书完,就将此书简交与廖化,让其小心保存,一定亲自交于我兄孙策或周瑜之手。

待众人刚刚离去,就见赵青与黄忠绑着何仪率队归来。他二人身后还跟着一身高八尺、面容雄毅的大汉,三人皆是衣冠不整。见到我,黄忠跪拜于地道:“主公,黄忠无用,拿区区一何仪,还需赵将军来援,请主公治罪。”

“黄叔叔切莫如此,快快请起。”我急忙一把扶起黄忠,“我闻黄叔叔派人来传陷入苦战,心中甚为不安,担心黄叔叔生意外,如今见到黄叔叔无事,我心安矣。”

我又望向赵青道:“幸苦子异了。”

赵青拱手道:“赵青并无劳累,到是黄将军与这位许壮士大战多时,甚是辛苦。”

“哦?”我望着那八尺大汉,问道:“不知这位壮士如何称呼,何处人啊?”

只听这大汉声重如山,回道:“我乃谯国谯县人也,姓许,名褚,字仲康。向遭寇乱,聚宗族数百人,筑坚壁于坞中以御之。一日寇至,吾令众人多取石子准备,吾亲自飞石击之,无不中者,寇乃退去。又一日寇至,坞中无粮,遂与贼和,约以耕牛换米。米已送到,贼驱牛至坞外,牛皆奔走回还,被我双手掣二牛尾,倒行百余步。贼大惊,不敢取牛而走。因此保守此处无事。”

我心中暗道:“真虎将啊!”当下急忙问其:“不知壮士可愿归我帐下?”

“当然愿意。我许褚已经甚长时间没有找到对手了,主公麾下赵将军和黄将军武艺着实高强,今日一战,实在痛快。如今追随主公,想必能经常与二位将军切磋武艺了。”许褚很是高兴,而赵青与黄忠皆面露苦色,我见之不禁莞儿。

此时,黄忠又道:“主公,那何仪已被仲康擒下,不知该如何处置?”

“如此无德无能之辈,留之无用,斩了吧!”我随意回道,忽想起一事,问道:“刚才战场之上我见你一箭穿何仪后心而出,怎他还能不死,纵马而逃?”

“呵呵,主公,本来我也甚为奇怪,后来在来路之上,我细细查之,原来此人天生异禀,心房生于其胸右处,故能中我箭而不死。”

“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

“主公,仲康尚有宗族数百人居于坞中,其中多骁勇之辈,愿意齐投主公麾下。”

“好。”我心中略略思量,这许褚乃一员虎将,我自不舍让其离去,就道:“仲康可知我是何人?”

“知道,来路之上赵青将军就将主公之身份告之于我,主公万里救父之孝举仲康倍感钦服。”

“那你应该知道我此去最缺的就是时间,如今家父危在旦夕,路上延迟不得。你宗族数百人之众,我无如此之多的战马,故我实在无法让你们随我一同上路啊。”

“啊,主公可是嫌弃仲康愚笨,要将仲康弃之?”许褚误解了我的意思,顿时跪地急道。

我见之大受感动,急忙将许褚扶起,笑曰:“仲康何作此言,仲康乃绝世虎将,我有怎舍得弃之,仲康怕是误解我言之意了。”

“啊?那主公是何意思?”许褚见不是我要将他弃之,也不再惊慌,却是满头雾水,不知我是何意。

“我之心意是我等先行,北上救父,而仲康带宗族之人随后而来,公孙天自当在北平备下薄酒,以迎仲康。”

许褚闻我之言,略一考虑,当下跪道:“仲康蒙主公赏识,自当感恩戴德。如今宗族之中有众多妇孺需要仲康相护,主公之意确是最佳之策,故请主公先行一步,仲康必将尽快举族赶赴幽州为主公效力。”

我闻之大悦,当下又将许褚扶起,好言相待,送其离开。

待许褚离开,黄忠进言道:“主公,许褚乃一员猛将,刚才我与之大战,已经渐感不支,如若不是赵将军来援,用记赚了他,汉升大概就要败了,今日主公得此虎将,实在可喜可贺啊。”

此时赵青也在一旁附和。

我闻言不由暗自点头,此黄忠胜负分明,提得起也放得下,乃真将军也。

我见众人经过一场大战,皆已疲惫不堪,自己的背部也刚刚受过刑,现正疼痛不已,就决定在距此不远的汝南城让众人稍是休整,一缓众人连日来的的疲劳。

正当我们整装待之际,突然从羊山那边横出一军。就见此军军容整齐,装备精良,当头一将,披甲戴盔,手持钢枪,在他身后一张大旗上书:“李”。

我心中暗道:“不妙!”忙命众人列阵以对。

此时我方只有百余疲惫之骑,而对方却显然不是什么黄巾余孽,定是哪路诸侯的精锐之兵,如果此时对方怀有歹念,我方定然落得有负无胜之局。

此时,就见那领头一将慢慢趋马过来,双手一礼,问道:“前面可是幽州刺使公孙瓒之子公孙天小将军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