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丰小说网 > 东方不败同人之情有独钟(穿越文) > 东方不败同人之情有独钟(穿越文)第9部分阅读

第31章

时直九月,阳光已不复盛夏的热辣辣。桔色的太阳暖暖地照着,空气干爽中透着丰收的香味。两人早已将小院改造成舒适的小窝。堂中的各项事务也上了正轨。郑东负责财政、行政、内府,东方自已掌管刑堂暗部和对外。两人各司所职,都能各展所长,又相辅相承配合默契。

东方在旁宠溺地看着郑东东摸摸西看看,帮他把带来的物品放在架子上或柜子上,和自己的东西交错着摆着,就像预示从此两人的生活将连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头舒畅甜蜜,脸上的笑容也毫不掩饰。他乐于同郑东分享自已的感觉,而不是惯常在外人面前标准微笑。

东方见此,心里瓦凉!嗖地放开浮木,向着郑东手脚并用地划来。哪还有郑东的影子,终于不顾一切地扎进水中,寻找那个磨人的身影。郑东此时正叫苦不迭,在海水里得久了,他的脚抽筋了,不能动弹。暗悔假戏真做时,东方面对着他游来,背后是一汪明亮的蓝。东方伸手抓住郑东,没有任何犹豫地吻上来,把肺里的空气渡给他。有力的手揽着郑东的腰,海水的浮力将两人渐渐上送。‘哗’地一声破水而出。

东方吃着梅花型小点心,喝着香甜的正版乌龙茶。虽然前途危机重重,心里却暖洋洋的。这一路上,他前所未有的舒心,郑东总是把细节和锁事做好。他只要决定大事就行。而且郑东的运气极好,今日如果没有他,几人可能都已中招。心中对这个总管越来越满意。

作者有话要说:我肥来了!过年人都吃肥了!

7

郑东再醒来已是第二日清晨,拿起床头备的衣服穿好,并不像电视里的戏服繁琐拖遢,长裤短衫,收紧的袖口,到是有点像武林门派的学徒装扮。郑东这才细看屋里的环境,摆设都半旧不新,古补素重,没什么朝气。这孩子看身量也就十二三岁,难到是个少年老成?

他只在大学学过基本的护理知识,来这里以后,也只是自已看过几本医书。“没有系统学过,只偶尔看过几本书。”

郑东待老人恢复了一会儿,将人扶起,又看看将要落入地平线下的太阳。慢慢走回去的话,天要黑了。让老人伏在自已背上,一手提起两个竹篓,一手揽住老人的腿窝,又怕速度太快老人晕眩,花了大概一盏茶的时间才到了老人的住所。

他看了看天色,还是比往日晚了很多,东方虽然不管他白天去哪玩,却让郑东答应,要天黑之前回去。正要告辞时,老人叫住了他。问他是否愿意他学习医术。郑东没有太犹豫就答应了。

对学医他确实很有兴趣,医术一道不像其他只理论基础够了,就能过关,靠他自学可能不会有太大长进,他需要有大量的练习实践,和长者的指引。郑东一路和老大夫交谈几句,钦佩老人知识渊博,为人正直。虽然有些别扭睥气,但不失不为一个可爱的老头。这正是个好老师的人选。两人约定改日再上门行拜师大礼。

到家时,天已微黑,看东方有些发臭的帅脸,忙屁颠颠小心上前安抚。将自已救人,顺带拜师的的事情汇报给东方听。在听到郑东对老人的评价时,东方不禁苦笑。真是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在世人眼里古怪乖唳的难缠神医,在他家男孩眼里就是个可爱的别扭老头。对于老神医能看上他家小孩进而收之为徒,他还能说什么,当然是欣然接受了。

当晚,东方府内上下一通忙活,为郑东备足了厚厚的拜师礼。

第二日,东方陪着郑东带着礼品,来到神医公孙让家门前。公孙家和杨家离得很近,住在同一条街上。儿子拜师没有不让父亲知道的道理,东方心思缜密,对等岳父的问题上向来不敢怠慢。昨晚就派人将事情说与杨父知道。

拜师一事非同小可,古人对天地君亲师的推崇是一代又一代的祖训。在民风较开放的武侠世界里,师傅更是如父亲般的存在。杨父本来还想陪着儿子一起的,听来传话的徐管家说,堂主也会陪着同去,就放了心,正常上班去了。

郑东敲了好一会门,才等来个急匆匆赶来药僮,郑东敏感的鼻子闻到了淡淡的吴茱萸的味道。小僮引两人进入正院,院子里到处都是晾着的药材,品种众多,凭郑东那点可怜的医学知识,只能认出四五样。它们占了满满所有空地,只有一溜刚清理出的小道。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明白了,僮子为什么这么慢才来开门。

走过回廊来到正堂,一小厮站在门口,想是等候多时了,看到郑东身旁的人时,惊讶地瞠大眼,忙上前俯身请安,“请堂主安,请总管大人安,我家老爷正在屋里呢”,边说边打起了猩红毡帘。

走进正堂,看到一个年方七旬的老者,穿着一件半旧不新的素色蟒袍,安坐在主位上,正用茶盖拨弄茶水。听见门口的响声向这边望过来,看见东方同来并没显出惊讶。东方两人上前给老人见过礼,才入了座。东方心里不禁暗赞一声,到底是老得成精一样的人物,就算整日沉浸于医道不问世事,也练就了一身处变不惊的本事。

郑东待两人相互问安后,跪下向老人郑重地磕了头,又敬了茶,东方代表家长亲送上了礼品,公孙老神医又说了几条训诫的话,这正式的拜师礼方算完成。再聊了几句,不过是要师傅好好教导、尽管打骂云云。

郑东表面上一副恭谨的样子,心里不断地给东方嘘声,这个男人在别人面前已经将虚伪玩弄得炉火纯青,如果师傅真的打骂他,最心疼的绝对是这个此刻满口逛话的家伙。

东方坐了一会儿就回去了,留下郑东开始正式学习。起初的几天,老头什么也没教,只让郑东随着药僮晾晒草药,傍晚收回。郑东也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为能亲眼亲手接触到更多的药材开心,专心地做好每一步,轻拿轻放,尽量不伤它们原本的形状。以至于没注意到站在廊下的老人正眼含欣慰地注视着他。

之后老人总会在他晒药的时间偶尔出现,说一串这种药材的属性,用法,禁忌等。老人也没打算郑东会全记住,而是想让他先有个大致印象。郑东的小脑瓜记东西异常灵敏,用心去记老人每说过的一个字,至少能记住九分。当老人的正式课程开始时,惊喜的发现,这个随手在山林里捡来的徒儿,已经将见过的所有药材熟记清楚,如一本草药集成一般。不禁不住大叹自已惠眼识人。

自从郑东开始和公孙让习医以来,就不能天天和东方腻在一起,有时会学到很晚,就常回杨家小院过夜,让杨父开心不已,儿子还经常用下厨做饭煲汤,和儿子一起的同时,还大大满足了他的食欲。

师傅也对郑东的厨艺也赞不绝口,后来干脆父子师徒同桌吃饭。公孙家也备了小少爷的专用房间。

这可让爱吃醋的东方红了眼睛,可叹两人关系未在人前公开。不能名正言顺地带走爱人,只得派个小厮守在郑东身边,每当爱人煲好了浓汤,他都不被落下的同得一份。

郑东心疼他受委屈,每日不论多忙,都要用心做一道好喝又养生的汤送回东方住处。两人不能天天相聚,偶尔的激情时刻,郑东总是卖力地讨好,尽量满足东方,自己每每都被做得腰酸背痛。

值得欣慰的是,年初的一番大动作,终于初见回报,盐和丝绵带来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往年一整年所有生意的收益。名下的各处酒楼,铺子,也统一了标识,统一定价,隐隐形成了一种品牌效应。价格优品质好的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也同时招了不少小人的眼,挡了别人的财路。这些事情都不用郑东操心,自有东方去解决。开始改革前东方就说过,要他无后顾之忧的放手去做,

公孙让晚年能收到郑东这样一个各方面都好,有耐性有悟性又深得他心的徒弟,当真老怀安慰。他也不是古板的人,虽然很想把毕生所学都倒进他小徒弟的脑子里。他还是征求徒弟的想法。

这一日,老人将郑东叫到跟前:“亭儿,跟为师学医已有数月,你也算进入了门,现在要细选个分科,你想先学什么?”

郑东没正式拜师前,看医书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为了多给东方做出好吃又养生的食物。虽然跟在师傅身边学习后,越来越感到自已的无知,师傅的渊博。最初的想法还是没有变过。所以他几乎没有犹豫地说出口:“药膳,徒儿想先学药膳。”

老人似乎料到了郑东的选择,并没有过多的惊讶,眼中一闪而过的了然,让郑东心头一惊。他心思飞快地转动,想着接下来,可能出现的质问该怎么回答。老人却没有继续追问下去。接下来的日子里息心教导郑东。所学之多,之系统,让郑东着实惊讶不已。他没想到世人眼中惯会救死扶伤,和阎王抢人的师傅,会对药膳一科有这么精深的研究。

看着老人睿智的脸庞,精神硕砾的眼睛,猜测老人必定有峥嵘跌宕的一生,从此,心中对他师傅的崇拜又上升了一层。

第35章

和老人接处得越久,了解越深,郑东就看透了老人表面上硬邦邦实则异常心软的慈爱本质。所以他近来最爱干的事,就是从早到晚的缠着他师傅问东问西,将自己的无知全部摊开在师傅面前。不但不觉得难堪,反而为师傅明明烦得狠了,还不忍伤害好学且“脆弱”的小徒弟而耐着性子回答的样子,窃笑不已。

不料乐极生悲,公孙让的年龄是他前生今世加起来还翻倍,老得要成精的老虎须是那么好捋的吗?

夏日午后,清静的杨家小院里,公孙让和杨父两人对坐在院中树荫下的石桌旁,一边专注地下棋一边用余光描着挥汗如雨的小徒弟接着飘落的槐花。每捕捉到他稍有殆慢,就出声提醒:“徒弟,被风自然吹落没有沾地的槐花才是上佳的材料,能解酒止头痛、补中益气,你可要小心收着……”

无奈的郑东只得举着个大簸箕,运起轻功,在花离开树落地前将其接起。外人看到必定惊叹不已,一身纯白的美貌少年飞舞着接住落花是多么唯美的画面,可是过程是艰辛的,足足用了一个下午,收集了一整袋子。郑东暗暗咬牙决定,十天之内的饭后点心都做槐花糕。

“怪不得师傅到现在才收徒弟,这个恶劣的个性,年轻时恐怕更严重”被折腾得要散架一般的郑东哼哼着向东方抱怨。

“公孙先生确实不只你一个徒弟……”东方堂主正面不改色地为小爱人揉捏倍受摧残的肩膀,手上的动作无比纯熟,看得出这活他并不陌生。

“什么?我怎么不知道?”郑东惊讶地瞠大眼,他还有其他同门,为什么师傅从来没提到过?

“别乱动!”东方将张牙舞爪的小孩重新按扒在床上,方便自己给他按摩肩背。手上的力道适中,舒服得郑东轻叹出声:“唔……就那里……再向下点……”

东方手下动作不停,一边将自己知道的消息娓娓道来。原来公孙让以前确实是有个徒弟的,不过那人,在学了老人几手本事后,就自高自大起来。且借着给人治病作为交换条件,产除异已,枉杀人命。公孙老先生震怒之下和此人断了师徒情分。不许那人再自称是他的徒弟。

“虽然此人没有尽得老先生真传,他的所学也足够山下人前赴后继,更惯得他养成了一个怪癖,除了神教的人外,每救一人,必杀一人,如果患者不能满足他的条件,他就可以看着病人在面前痛苦甚至死去而不闻不问。老先生听闻他的所作所为,更是心灰意冷,几十年没再收过徒弟。”东方笑着轻抚过爱人的额头,“所以你狠幸运,能得公孙让青眼,收为关门弟子,不知道引得多少人羡慕嫉妒。”

郑东听得直皱眉,怪不得师傅将之逐出师门了,学医的人就算不能做到仁心仁术,也不该用所学为祸他人。他觉得听起来耳熟,难道就是原著中出现过的“神医平一指?”

东方冷呲一声,语气是毫不掩饰的不屑:“他能算什么神医,跳梁小丑罢了!”

郑东对这样的人也没什么好感,虽然他自诩不是什么好人,也不屑于有个这样的师兄,还好师傅先一步将人逐出师门,不然他不保证哪天手痒,一时兴起替天行道,代表师傅消灭了他。

“不过,武林中人打打杀杀,受伤中毒都是稀松平常的事,你不能忽视了大夫在众人中的影响力。平一指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人们明明对他的作为不耻,真到了生死关头,还是得杀个与己无怨无仇的人去讨好他。”

看东方一幅不以为然的神色,郑东正色道:“所以,要想收复天下武林,还是得把跟众人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掌控在手里才行,比如医药。”

他一直觉得左冷禅、岳不群还有任我行都属于野心有余,智力不足的枭雄,就算能统一一时,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终将成为现实中的炮灰。一心以为武功天下第一就能号令天下的想法简直可笑,原著中的东方不败早就已经天下第一,怎么没有哪个正派帮派来日月神教投诚?虽然其中有东方不败自卑避世,沉溺于情爱的的情节作祟。可是拥有武功天下第一人的日月神教还是被戳上了魔教的大帽子。

相处的这些日子,足够他对东方有了更深的了解,况且东方的野心也从来没在他面前收敛过。日后如果真走上争霸武林的道路,他希望他的东方不只是一方霸主,不能只被自身的武力修为局限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