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华不再作声,任秋桂秋梓两人上来搀了她进屋歇下。林若华又安慰了几句,方才告辞出来,心中又放姜氏不下,遂命秋梓去厨下请厨娘唐二娘做几样姜氏平日爱吃的菜肴。

这李之孝家的原是林老夫人的贴身丫头,名叫红娟,因老夫人喜欢,嫁给李之孝后仍留在林家当差。

林若华走到窗前,目送梅妈妈拐过游廊出了月亮垂花门。

而穿越至此的林若华,也因为这个名字而对姜氏或多或少怀有好感。

银杏进屋,屈膝向两位姑娘行了礼,方才轻声说道:“夫人说,两位姑娘身子弱,特意叫厨下熬了野山参栗米粥来给,让两位姑娘趁热吃些。”

林芳华与林若华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姐,皆属嫡出,只不过母亲方氏在她六岁的时候就已病逝了。林芳华之前也曾定过一门亲事——是衡州杨知府家的嫡长子。原想着嫁过去便是正经的少夫人,可两年前杨家不知何故竟派人来退了亲。那时父亲林世信遭弹劾降职任长平知县,后值祖母病逝,便丁忧在家,这退亲的事无疑是雪上加霜,林芳华闻讯急怒攻心,当天就一病不起。姜氏遍访名医为她诊治,方才慢慢好了起来,只是林芳华性情渐显孤僻,轻易不与人亲近,就连她的亲妹妹林若华,也渐渐生分起来。也难怪姜氏会有那样的担心。

林若华便软语相求,只说想换些银子凑足赔偿纹银,陈大娘却终是不允,两人正推让间,忽见林芳华从游廊那头款款行来,林若华急忙把这玉麒麟塞进陈大娘怀里,满面笑容地迎上前去。

林芳华想也知道了姜氏已允诺亲事,那苍白的脸上早已飞上一缕红晕,低低地说道:“妹妹这么大早就起来了?”

“今儿一大早就听见门前有喜鹊喳喳叫,所以便起来看看有什么喜事了。”林若华见了她这副害羞的模样,便打趣道,“没想到当真有了喜事。”

林芳华更是霞生双颊,半晌才道:“但愿如此。”

林若华四顾无人,当下附到林芳华耳边笑道:“眼下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林芳华羞得一把拽住林若华的手,娇嗔道:“瞧你这模样,哪还有一点大家闺秀的风范?”

正嘻闹间,忽听院外一阵喧哗,两人忙侧耳凝神,只听李之孝家的快意爽朗的笑声传来。少顷,便有小丫头枝儿进来通道说:“张家送下定酒来了。”

林若华闻言,不禁深深地凝视了林芳华一眼,却见她已是眼蕴泪花,当下便挽了她的手,笑道:“咱们悄悄出去看一眼如何?”

林芳华欲待不去,却又心痒难耐,欲待要去,又恐别人笑她,一时左右为难,踌躇不已。

林若华见她这般小女儿情态,心中暗自好笑,用力拽了她的衣袖便一阵风似地来到二门。

那二门上的小厮唤作善儿,是个极伶俐的半大小子,见了林家两位姑娘匆匆而来,忙赔笑迎了上去,连道恭喜。林若华也不理他,只管拉了林芳华往外走。善儿自是不敢阻拦,只得任两人径直往厅堂而去。

一进厅堂,林若华便上摆放着八个金色的木架子,里面装着八个金色的酒坛子,坛上盖着红艳艳的绸布,便知这是下定酒了。

那媒人孙婆正与李之孝家的说得热络,陈大娘也陪坐一旁,见她姐妹二人进来,都忙起身招呼。孙婆一面拿眼打量她们,一面心中暗自忖度,难怪这林大姑娘眼高于底,原来果真生得天仙似的,这般风*流人才,整个衡州只怕也找不出第二个来了。

李之孝家的正因姜氏不在,不好做主给张家回礼,见两位姑娘不请自来,便笑道:“姑娘们来得可巧了,这是张家的礼单,姑娘们请过目。”

林若华曾目睹过一房表亲姐姐的下聘场面,当即伸手接了礼单和那金纸做的通婚书。

林芳华终是未出闺阁的姑娘,早已满面含羞,也不敢往那礼单上看,只款款往左的木榻上坐了,虽然心里怦怦跳个不止,却也尽量保持仪态端庄,俨然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

这孙婆也是个见多识广的,见她姐妹二人容颜不俗,妹妹落落大方,姐姐举止娴雅,心里也暗暗称赞。

林若华一目十行,匆匆扫过礼单,见头一项列的是墨玉手镯一对,第二项剑南春酒八坛,第三项是西湖龙井八斤,依次往下便是各种面点、肉类等,再无贵重金银饰,心知这张家家底并不十分殷实,便对李之孝家的说道:“夫人也不知何时回来,李妈妈不如先按惯例准备回礼,等夫人回来再行增减就是了。”

那孙婆一听,连称“有理”,说着上前携了她的手,上下瞧了一回,又夸了一回,还问她许过人家没有,倒让林若华有些不耐烦,却也只得装出害羞的模样来。

李之孝家的已拿了张家礼单,请陈大娘去库房取酒坛子。

少时陈大娘便抱了一个酒坛过来,两个小丫头随在身后,一个手里捧着四尾银制金鱼、一双银制长筷并两条做成葱绿色绸缎;另一个小头提了半桶清水。陈大娘放下酒坛,小丫头便上前把半桶清水注入坛中。李之孝家的便请林芳华亲自把四尾金鱼放入清水坛中,又用那双筷子夹了那两根绿葱绸放入。

林芳华虽然害羞,却也没有推辞,红着脸儿一一照做了。

林若华也知这些礼仪暗含吉祥之意,很是觉得有趣。

众人也都笑盈盈地望着林芳华,沉浸在这喜悦的氛围里,将林世信入狱的悲愁暂时抛在脑后。

一听李之孝家的叫几个小丫头去大姑娘闺房把她以往的“绣嫁”抬来,林若华便拉了林芳华的手快步往她闺房而去。

李之孝家的又请陈大娘去库房取了两匹紫色印花丝绸,又叫秋桂秋梓几个去准备水果、茶品的回礼。

两人来到房中,林若华便到书案前拿起那羊脂玉做的山字笔架,笑道:“这个是姐姐惯用的,应该也随回礼送去张家。”

林芳华眉眼含笑,也不言语,只默默地打开朱漆雕花木柜,取了往年的绣品出来。林若华见状,便把笔架收在袖中,又上前去瞧那些色彩缤纷的绣品,大到男人袍衫,小到香囊、荷包,应有尽有。她细细看了,又由衷地赞叹了一回。再看林芳华此时宛如待嫁淑女,心里自是为她高兴。

不多时便已将绣品分类,因是小定回礼,无须过分隆重,林芳华只将各种绣品拣了几样精致的用了一个蔑奁装好,命两个小丫头抬去外院厅堂。

此时,李之孝家的已将其他所需准备妥当,待蔑奁一到,便与陈大娘按物列单。

众人正忙乱间,陡听李之孝的声音在院门口响起:“这是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