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言知道,6风的志向并不是一州,而是整个天下,所以,6风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自己铺路,给自己造势而已,借拜访大贤之名以抬高自己的名望,同时,也在给自己网罗羽翼,他日羽翼丰满以后,便可在天下大乱之时乘势而起,席卷天下。

“这两人到是有点意思。”指着走在前面的这两个人,6风说到。

二人看了半晌,却是黑棋占了上风,但白棋也有转圜的余地,此时应该白棋落子了,可执白之人却久久无法落子。见此情景,6风便执白下了一子。

听到这样的好消息,6风如获珍宝,第二天一早,顾不得梳洗,便赶紧来到了赵家村。工夫不负有心人,挨家挨户的问了一天,还真找到两个叫赵云的人,可都是五六十岁的老人,这和自己心目中的赵云差了十万八千里呀,难道历史上没有赵云这个人,《三国演义》里的赵云是杜撰的?不能呀,陈寿的《三国志》里还有赵云的传记呢,历史不会和自己开这么大的玩笑吧。无奈,一行四人只好又回到了真定城。这下6风彻底的郁闷了,怎么办,找不到赵云,自己这几天的辛苦白搭了,郁闷呀。而崔言等人更是一团迷糊,真搞不懂为什么6风一定要找到这个叫赵云的人。

忽然,前面的哭泣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居然走进了一条幽静的小巷。他抬头一看,见一个小男孩蹲在墙角哭泣。于是,崔言便上前安慰那孩子,可那小孩依然哭个不停,原来,是三个大孩子一起欺负他,所以他很委屈,遇到这样的事,崔言也感到很无奈。正在这时,只见一个妇人从巷口走来,对那孩子大声训斥道:“王平,你有没有出息,男子汉大丈夫,当持三尺剑而行走天下,惩恶扬善,救万民于水火,扬千秋英名,立万世功业,似你这般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哪里哪里。”6风客气的说,“不知季节前来所为何事?”

可中国古代的那些知识分子们,总是鼓吹那些“为尊者讳”“子不言父过”等一些没用的理论。是谁的错误,它就是谁的,掩饰也没有用,天下的百姓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若汉灵帝能亲贤臣,远小人,正朝纲,使吏治清明,国家富强,百姓安居,则匈奴人又怎敢犯边,天下又怎会乱起?所以,在封建社会,天下的乱治皆由皇帝一人而决。可惜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们,把所有的罪名都加在了那些宦官、奸臣身上了,却不去追究是谁让这些宦官奸臣为所欲为的,从而忽视了事物的主要矛盾,所以,也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只要中国的封建社会出现昏庸的皇帝,就会出现天下大乱的情况。

6风进门以后,张飞也在打量着6风。6风是一身游学仕子的装扮,切云高冠,白色儒服,面如琼玉,目若朗星,虽不是十分俊美,却流露出一种英雄气概。

第二天早晨醒来,孙飞便开始手忙脚乱的穿衣服。

孙飞被他抱得很紧,很不舒服,不由得呻yin了一声。

p:潘璋,字文珪;庞统,字士元;庞德,字令明;彭羕,字永言;

不过,此行拜访孔融还是成功的,因为孔融答应明日将设宴为6风接风洗尘,到时,他会延请很多青州名士前来赴宴。这对6风来说,可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手段啊。

古时候士大夫之间的往来,往往都是通过宴会的手段进行的,所以,一直到现在,中国人还喜欢在酒桌上解决问题,尤其是中国的东北人,不喝酒是办不了事的。几千年的陋习呀,想改变实在是太难了。不过6风知道,此次孔府的宴会是很重要的,他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青州名士对他的看法,这对自己的前途是很重要的,所以回到客栈以后,6风就开始想明天怎么办,该说什么,该做什么。而崔言也是同样的紧张,面对自己心中久仰的名士们,崔言也不知如何是好。惟有赵云和太史慈,依然在练武,根本没有把宴会的事放在心上。

他们还是太小啊,根本就不知道这种宴会的重要性,也忽视了这些大儒们的力量,没有他们,你怎么治国啊?自己唱独角戏?自己去培养人才?那要多少年啊。看着自己的两个弟弟,6风不禁感慨颇多。

第二天准备完毕,6风便带着崔言和自己的两个弟弟,来到了孔府,尽管来的比较早,可还是有很多人已经提前到了,于是,孔融便一一给6风介绍着,同时也把6风一一介绍给众人。

还真别说,真来了不少名士,比如国渊、王烈、王修、徐干、孙乾等人,这些人在三国时期可是大有名气呀,不过,管宁却没有到,不知道来不来了。6风等人来了以后,便和众人寒暄着,虽然6风年纪尚幼,不过,名气也已经很大了,毕竟,吴郡三才之名也不是吹出来的。于是,名士们到了一块儿,自然便开始“酸”了,之乎者也的拽来拽去的,把赵云和太史慈郁闷坏了,而崔言却神采奕奕,激动异常。

忽然,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众人都抬头向门口望去。只见从门外进来两个人,一前一后。两人都穿着白色儒服,峨冠博带,只是前面的人容貌清丽淡雅,让人见而忘俗,后面的人口正脸方,让人不敢斜视。

这二人来了以后,孔融赶忙迎了上去,向众人介绍道:“各位,今天给大家引见两位大贤。”接着,他用手引着前面的那个人说:“这位是管宁管幼安。”而他又引见另外一个人说:“这位是邴原邴根据。”于是,众人便纷纷前来与二人见礼。

见礼已毕,孔融便宣布宴会开始,众人纷纷落座。席是管宁和邴原,6风等人坐在了次席。综观整个大厅,只有6风是江南之人,其余众人都是来自北地,其中,北海居多,可以说,这应该是一次北地名士的大会了。

这种大会,基本上也就是谈论诗文,侃侃时事而已,另外的目的就是相互交流,为名士之间的交流提供一次机会。

孔融敬过酒以后,众人便开始一一的敬酒,同时也在三三两两的交谈着。当然,众名士也一一的回敬孔融,并举杯邀众人同饮。面对如此多的三国名士,6风心里真有些自得了,能和他们在一起喝顿酒,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啊。真名士自风流,古人的高风亮节可是现代人没法比的,相比较起来,现代人更喜欢沽名钓誉。所以,6风有时侯真的很讨厌现代人,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都变得奸猾诡诈起来,失去了原始的那一份纯真和坦诚。可怜啊。想到此,6风真有些庆幸自己能回到古代了。

酒至半酣,孙乾起身说道:“孔太守今日宴请我等,不知所谓何事啊?”

孔融微笑着说道:“诸位,今日为大家介绍一位江东才子,就是具有‘吴郡三才’之称的6风6子城。”说着,便用手指着6风坐的方向。

无奈,孔融说完以后,6风便赶紧站了起来,对众人一礼,说道:“区区贱名,让各位见笑了。今日风能和众位大儒名士同席畅饮,真荣幸之至也。风无礼,先敬大家一杯。”说完,6风便喝了一杯。

6风说完,王烈便道:“前几日拜读子城的两七言诗,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子城的才学志向,无不令我等钦佩啊。”

他的话刚说完,邴原便接着说道:“子城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大志,他日定可乘云直上九霄。”

于是众人便开始七嘴八舌的称赞着,而6风不得已还要不停的谦虚,真是想不到,自己的两诗,竟然有这么大的功效,看来,从小多背诵点古诗还真有好处。

众人称赞已毕。国渊便提议道:“今日饮宴,佳肴美酒虽多,却无法让我等一醉,只因没有好诗以助兴,不知子城能否一展江东才子的风采,让我等可堪一醉啊。”

国渊话音未落,众人便纷纷附和。孔融也说道:“子城莫要推脱,我等可是在翘以盼啊。”

见众人如此,6风只得说道:“今日众多名士大儒在场,风原不该班门弄斧,献丑贻人,但既然众名士大儒都在场,风就更不敢藏拙了,今风愿抛砖引玉,望各位不吝赐教。”

见众人别无异议,6风接着说道:“今日风便拙作一诗,名曰《行路难》,即献丑吟来,还望各位批评指正。”

说完,只听6风吟道: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风吟完,见众人皆沉默不语,也就无奈的坐了回去。

良久,国渊叹道:“子城之才情气魄,胸襟志向,吾不如也。”

徐干说道:“此诗由酒入题,抑扬顿挫,音律铿锵。开始茫然四顾,报复难展;中间竟闲情惬意,泰然处之;最后却豪放大气,一吐胸怀。起伏跌荡,让人回味无穷,真上上之作啊。”

在历史上,徐干可是建安七子之一呀,在众人中,他的才情最高,所以,听徐干这么一分析,众人又点头称赞了一回。崔言也很激动,对于6风的才学,他是很了解的,所以,他对6风一向都很有信心。赵云和太史慈也略知大意,虽说不出怎么好,但却觉得胸襟异样的畅快,不觉得多喝了几杯。管宁也不禁微微颔。

接着,众人的话题自然就扯到了诗词歌赋上,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才生,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准硕士生,6风自然把众人忽悠得没脾气。直到很晚,众人方无奈散去。

回到客栈以后,6风便和崔言商量,明天去拜访谁,最后二人决定,还是先去拜访管宁,并且,也只能拜访管宁一个人了,因为时间毕竟是很紧的。

二人商量完以后,便各自回去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