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掌柜人长得斯文,吃东西的动作也斯文,每一样都浅尝即止,但眉间的亮色却是越来越甚,待得吃到那一道原汁原味的嫩豆花时不禁击桌而赞:“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

想到这些,云英哪里还坐得住,伸手要了刘二十斤胡豆急匆匆回了关家。

“还是我们家慧儿懂事。”李氏听这话不由拉了衣角攒攒眼角。横了罗氏一眼:“就你们精怪!明儿让你爹带着银子去书院问先生去,要多少银子你爹知道安排。”一句话堵死了罗氏的私心,让乔榔头也无计可施,只要点头应下。

“是你先胡说八道。”李氏当然不服气,横了杨氏一眼,但也不敢高声喝骂惹堂屋里乔百胜注意。

乔木头一脸怯弱木讷的表情不但没取悦到李氏,反倒是让她重新开始了思考,“苕花不是我们家人什么意思?”李氏不是没听到杨氏说的那些话,她只是难以置信而已。

正房堂屋前,李氏身前一个针线篓子,岳氏正撅着身子在里面翻找着什么,嘴里当然没忘了探听这两日的异常,“弟妹,远贵和远福该不会惹了镇上的富家少爷被找上门了吧。”

安澜桥头最气派的屋子里,李村长正变更好了乔木头和关家的户籍,听外面一阵喧哗不禁问了身边的二儿子李楠道:“外面怎么这么嘈杂?”

“这个……云英这孩子的事情她奶另有打算……”天知道,顾八娘说这番话的时候心里有多矛盾,以至于被她幽怨眼神盯着的乔木头都愧疚地埋下头去。

云英眼神一亮,心里一个计划逐渐成型。上了c后,在远根和曼儿的沉沉呼吸声中。她又在心里将计划反复推演了几次,直到确定没什么遗漏后才放心的闭上了眼睛。

此时,云英刚刚被双胞胎扶着坐在院子里的木墩子上,指点着曼儿笨手笨脚的煮着菜粥,另一边被乔远福告知暂时不用去老院子念书的远根拿着根竹竿吆喝着将家里已经长大的十三只鸡往池塘里赶。

乔百胜这次没立刻醒来。被送到了里间歇着。可外面乔成银等人却没因此散会,反倒是李氏屁股一撅坐到了原本乔百胜的位置,“刚才你们祖爷说远福的话都说他教的。这话你们都听到了吧?”

然而小李氏开口的话让她顿觉事情不对劲。忍不住就反唇驳道:“大嫂这话说得可不在理。木头分出去之后咱们两家不是说好了分家不分事儿吗?前几天你不是都还找了我到婆婆面前说让榔头给远芳出一半的嫁妆吗?而且婆婆还说了会拿出以前公中的银子给穆氏生孩子吗?至于参加童生试的事情咱爷早些年不都说了只要孩子有出息,银钱大家凑,福气也大家享么?怎的轮到远贵就行得通,到了咱们远福这儿就成了公公婆婆帮补一点了!”

“三婶婆。别去。身体肤受之父母,父母教训子女天经地义。大不了以后我机灵点别留在原地多挨几下。”而且,在乔家,除了杨氏对女孩子尚还有些疼惜之外,没人会觉得一个她这么个丫头片子被打还需要讨说法的。

“曼儿不哭。”云英忍着脸上和肩上的疼痛,小声地安慰着曼儿;她怀里的远根也极有哥哥风范得拍着曼儿手臂示意自己很好。

说起买卖奴仆下人来,又不得不提一句镇西将军的善举,为了杜绝不良事件生,百家集的奴仆买卖多半生在孩子十一岁左右,一方面固然是好调教,另一方面孩子基本上晓了事。若是他自己不愿卖身为奴还可以和人牙子说上一说。若是能卖成活契也算是不错的选择。

“本少爷当然不是那等小人!”李长海遇上云英调侃的眼神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说完之后才懊恼地现自己上了当。鼓了鼓腮帮子想说什么最终却还是放弃了。

院门到对面的两间正房之间是两丈来宽的石板院子。右边一颗枝叶繁茂的银杏树下砌了石桌子和石凳子。左边是一间有着开阔窗子的小厨房。

关平在书院里也挺刻苦的,在家的时候按照贾氏的规矩都还有一日三餐,在书院却是为了省下一顿银钱只吃早晚两餐,这也是云英愿意将赌注压在他身上的原因:有天分、肯吃苦。

望月国!在云英心里成了个奇特的国度。辣椒、菜籽油,那玉米、土豆、番茄、红薯……这些舶来品和望月国又有没有什么干系呢?

云英和李长海作为买卖的双方在关平的引领下进了书房。云英没想过用简陋的竹筒水枪和鸡毛毽子赚多少钱。李长海也不是个小气的,最终在关平的建议下,李长海用身上所有的银子凑齐了十两,用来买断云英对这两样玩意儿的“著作权”。云英可以少少的做些自家玩儿,但不能够按照她事先想好的那样拿去镇上贩卖。

说罢又对着桥上的李银凤唤道:“李银凤,这小玩意儿可好玩了。”叫完了之后学着从云英那看来的动作抬脚踢了起来,却是因为太胖,腿脚根本没办法跟上鸡毛毽子的运动轨迹,累得气喘吁吁也没能踢上两个。

偏偏云英也是第一次试踢。动作不优美也就罢了,还踢不到几下又飞到了一边儿。

罗氏身上穿的正是乔木头成亲那天才上身的新衣裳,鲜亮的颜色,细密的针脚,一看就知道价钱不是很便宜的那种;反观云英姐弟三个,身上还算穿的不知道是哪个姐姐传下来的衣裳,补丁摞补丁先不说,几乎洗得都走了形。

日头渐高,就在云英晾完了衣裳后准备除去关家院里那些齐膝高的杂草时,关平伸着懒腰从书房走了出来,见着云英突然想起了什么,回房换了做活儿惯常穿的短打衣衫和贾氏交代了一声便唤云英道:“乔云英,你不是胆子大吗,我教你多布几个陷阱去,以后我念书的时候你就去捡山,”

“给贾婶问好。”曼儿为了吃反应也不比远根慢,学着前些时日贾婶教她的动作对贾婶福了福身子,动作虽然不标准但胜在小萝莉长得不差,做起来挺喜人的,当下就让只生了一个儿子的贾婶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回道:“曼儿真乖。”

这时候的罗氏已经顺利抵达云英家,冷锅冷灶、冷冷清清,孤零零的两间草棚子在一片稀疏草丛中显得那么萧条。

关平也急急忙忙放下背篓三两步挪到灶房门口,瞧了眼灶后还冒着青烟不由就急了:“娘,我不是说过让您在炕上别动吗?”

关平听到此处已是觉着云英应该见好就收,做生意的事情他虽然没怎么接触,但常在书中看到商人投机倒把重利轻情,人家丁屠夫都被云英逼到这份上,省了好几文钱还能多吃一两肉已经算不错的了。

说到这儿,云英故意顿了顿,果然见着李长海面露惊惶之色,心下大定,学着电视里古人行礼的姿势对他拱了拱手,“上次收了少爷的银钱只给了那么一个小玩意儿,今日在此给少爷承诺,改日定然再奉上两件小玩意儿赔罪。”

云英又将花台里剩下几株花的名称和特性说了一遍,让刘师傅如遇知音,除了两种玉兰的区别,别的花他也早从他跟的主子那儿知道得甚多,这时候听云英娓娓道来竟然和主子所说丝毫不差,怎么不让他激动不已。

小姑娘的小心思刘师傅一看便知,大手一挥:“不就是三只猎物吗,我做主给你收了。”

沿路想着句子的精妙以及当中的含义,等关平回神的时候已经站在了珍味居的大门前,吓了一跳,一把抓住云英背后的背篓拖到了一边:“你干什么来这边?”

关平微微扯了扯嘴角,没想到云英还会同人开玩笑。

他这么一说云英也回了神,“对啊,明天赶集,街上人想必多得很,人多口杂的传到外面可不好。”财不露白,低调财;这道理云英比谁都清楚,只是想着即将到手的银钱太过兴奋了而已。这么一回神脑袋瓜子自然而然开始运转,没等关平的建议出来,她就扬手打了个响指:“我知道了!趁着现在猎物新鲜、路上来去也没人的间隙赶紧的去镇上卖掉。”

东西都还没到手,小李氏和罗氏就已经一副瓜分囊中之物的态度,真真是让顾八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又无计可施。谁让李氏先给人扣了大帽子,小李氏和罗氏又送来了台阶,现在顾八娘似乎只有两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