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姐,好吃吧?”远根刚才为了应付乔百胜咬过一小口,只感觉细嫩无比,满口生香。

李氏最后这句话可是实打实的对着乔远慧骂出来的,乔远慧小嘴一扁,那样子似乎很不服气,小李氏连忙在桌子底下捏住了她大腿嫩肉,大有她要是敢多说一句就下死力捏下去,让她顿时就噤了声,可怜兮兮的埋头吃起了窝头,喝起了粥。

眼见着远根刚刚得了乔百胜的开心,能够在这个家受到好一点的待遇,苕花,不,从今往后应该叫云英。

那厢,远根已经从地上将摔破的鸡蛋捡了起来,轻轻放到托盘里,略显急促的对乔百胜说道:“祖爷,鸡蛋只是摔破了一个口子,里面没沾上灰尘,您吃鸡蛋吧,可好吃了。”

乔成银双手在袖子里,眉头始终紧皱在一处,“这年景,还让不让咱们庄稼人活了?”

远根半蹲在地上,嘟着嘴憋红了脸往乔百胜眼里吹气,嘴里还学着当初菊花帮他吹沙子似的柔声安慰,“祖爷不揉,吹吹就不疼了。”

“屋里头暗成那个样子怎么吹啊,我这就叫海子背了咱祖爷在院里来吹。”涉及到老太爷,穆氏也不敢轻忽,忙转身去炕上摇晃蒙头睡得正酣的乔远海。

到底还是坐回了原位,又低声教导李氏道:“她哪里是顾念她妹子留下的那几点血脉了;她是担心不知道顾八娘的底细,害怕这一进门的新媳妇让她把西边占着那间房子退出来!她可是个什么东西吃进去就吐不出来的主。你可要给我防住了。”

苕花猜对了!在罗氏的第一棍落在她身上时,正房门口便出现了一位花白头梳得整整齐齐的小脚老太太,浆洗得白的青布小袄外罩着一件镶着蓝色滚边的对襟褂子;五官凌厉严肃,唇角微微下垂,可见平日里笑得如何稀少。

家里那么多人挤在一起成天吵吵嚷嚷的没个清净,小孩子不怕才怪,苕花穿越来的这十来天算是见识到了什么是极品,乔家简直处处是极品。好在原身留下的记忆结合她自己曾经在农村生活的经验,这十来天倒是没出什么大问题,反倒是带着茶花和远根躲开了几次风暴。

何云英几乎用尽所有的力气才微微睁开了眼睛。

还有的属于唯恐天下不乱的撇撇嘴嗤道:“取个名字而已,还不是没把两个丫头片子当成一家子,排行都不一样。”

不管别人说什么,杨氏都会笑呵呵的陪上几句,转头便让云英三个别去计较别人的看法,过好自己的日子便是。

渐渐的,村里的人家越来越稀少,走了许久也没瞧着一个村里人,杨氏变魔术似的从身上掏出一个油纸包,“你齐叔今早从镇子上回来带了几个白面馒头,婶婆吃不完,你们仨帮婶婆吃两个。”

说的是白面馒头,其实还是白面掺着黍米面做的,饶是这样也是让云英三个不自觉的吞了吞口水;这日子过的时日越长云英就现自己逐渐习惯了这种肚子即使不饿看到吃食也忍不住吞口水的饿相。

杨氏家的日子其实也不比老李氏家好多少。杨氏膝下有一女两子,也没有分家。

大女儿乔四妮嫁给镇上的一个开棺材店的木匠姓雷,生了三个儿子,在婆家掌着家。

二儿子叫乔齐,娶了李氏隔了几房的侄女,家境还不错,陪嫁了一头牛,目前两口子有一个六岁的儿子乔远顺和两个分别三岁和一岁的女儿,乔远枝和乔远叶;乔齐靠着杨氏的人脉用这头牛套了车,每日往镇上跑一趟或是两趟载人收点跑腿钱,比一味的庄稼汉收入的确是要多上两个。

老三叫乔全,今年不过二十三岁,但和乔木头一样也是做了鳏夫,留下了个独生子乔远成。平日里乔全就在姐夫的棺材铺里学学手艺,乔远成就跟着杨氏和乔成才在家生活。

杨氏虽然没主持着分家,但乔齐赶车的收入她是分文不要,全都给了乔齐媳妇贴补家用;乔齐便偶尔掏了私房钱给杨氏老两口买点小点心什么的;乔齐媳妇虽然偶尔说嘴两句,但也没上纲上线的和杨氏怎么闹,一家子过得的确还算不错。

杨氏笑呵呵的看云英三人一人吃了一个馒头,这才抖了抖油纸包折好重新装进怀中;今早她就是在家里听到那边李氏不知道在闹些什么,怕这三个小的又成出气筒,这才拿了柴刀匆匆跟了出来,没想到这三个孩子竟然会没吃亏。

她这个人平日里喜欢管人闲事,也喜欢给人保媒撮合。经她手撮合的没有十对也有八对,云英娘便是她说给乔木头的,那时候本想着最小的乔木头成亲后李氏做主分了家,几个儿子各过各的小日子也无所谓,谁知道这个媒保得让她憋屈。乔木头是个扶不起的烂泥就罢了,可小罗氏生养的八个孩子每一个都惹人心疼,结果却落得个被卖掉的下场。

想着想着,她别过脸拉了袖子擦擦眼角。

“三婶婆,镇上远吗?”云英吃了东西恨不得将手指头都吞下去,要是半个月前有谁告诉她她会渴望吃食成这副模样估计她会笑话别人是不是疯了。

“看见那边没?”杨氏忙耸了耸鼻子,回头给云英指着北面,也就是被苕菜覆盖最多的方向,那个方向的小河上有一座石桥,“从安澜桥上过去,穿过李地主家的佃田就到那两座山快凑到一起的一线天,从一线天出去再经过王家村就到了咱们镇上百家集。”

“那是多远?齐叔每天要去几次镇上真好。”云英从未出过村子,连那座村北方向的安澜桥也没到过。

杨氏也是想到了这一点,再听得她后面说的话,以为云英是吃了乔齐从镇上带回来的馒头才突然想起关心乔齐每日的行程,不禁失笑解释道:“你齐叔挺辛苦的,每日早上鸡叫前就会在要桥头等着要去百家集做活儿摆摊的叔叔婶婶,丑时出;到了下午酉时从镇子上回转。遇上三日一个百花集赶集的日子还要在中间多加上一两趟。”

听完这些,云英若有所思,一切,都还需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