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再怎么精敏,一个人也不能当四十个人,实际上他兼任的那些琐碎低微的职务,例如侍御史、度支郎中等,事务都是由他提拔的那些亲信下属在料理,只在年终或有大事生的时候才向他报备。眼下已是十二月,年关将近,各处的事情都要了结,而朝廷乃至全国的大事都要他宰相批审。他的手又受伤,假以他人毕竟不如自己利落,这几日每天都要忙到天黑透了才能回去,最晚时甚至在尚书省院中留到亥时。

芸香道:“谢相爷关心,我没事。”

她心中烦躁,一直想着这件事,手里写着明日的奏表,一不小心竟写岔了。写给皇帝看的奏表又不能涂改,只好扔了重写。

“好了,”杨昭在马上冲她挥一挥手,“骊山又不远,明后天也就回来了。”

裴柔原是蜀中名伎,艳名远播红极一时,多少王孙公子为她千金买笑,却因爱杨昭少年英俊,让他做了入幕之宾。那时杨昭正当潦倒,全靠裴柔接济勉强度日。情浓之时,也曾海誓山盟,非君不嫁非卿不娶。后贵妃得宠,杨昭得蜀地富商资助,入京献春彩,谋取官职。裴柔抛下声名富贵,学那文君红拂,与杨昭私奔至长安,只盼从此长相厮守。杨昭曾许诺她,到京城寻得安身立命之所,立即娶她为妻。然而他身为贵妃兄长,又得到皇帝青眼,一步登天,却不能再兑现自己的承诺。裴柔出身风尘,又是私奔,就算是普通人家也无法娶作正室,何况是他堂堂国舅爷。他迫于人言,不能给她名分,惟有终身不娶以示坚贞。为了她,他甚至冒死忤逆圣意,拒绝皇帝赐婚。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只有这一名妾侍,只为当初一句诺言。

裴柔问:“荷叶也能做菜?”

莲静也不再多说,只道:“韦侍郎一人搬这么多卷册,行走不便,下官帮忙分担些。”说着伸手去取韦见素手里上半摞的卷册。

牢里男女分开,李林甫的众多儿子关在一边,姬妾和女儿关在另一边。男童离开了母亲,哥哥们又不会带孩子,哭得不可开交;男孩一哭,那边女孩也跟着哭;年轻的母亲听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也都嘤嘤哭泣。整个监牢就像炸开了锅。几个年长的儿子也都毫无主意,天天身处这样的环境中,精神都麻痹了,歪斜着靠在墙壁上,眼睛一闭,什么也不管了。

远远地看不清脸面,那姿态却是极熟悉的,紫衣的,绯衣的,都是再眼熟不过的身影。只是一个是鲜活的,强横地冲进她的视野,那样耀眼夺目,逼得她不能忽视;另一个却已陈旧,蒙了一层经年的尘埃,纵使她极力地想留住,还是无可挽回地离去。两人靠近了,仿佛合做一体,视线便分解不开,不知落在谁身上。

莲静连忙接口道:“陛下刚派人过来探望右相,见相爷正在歇着才没有打扰。陛下还赐了相爷数十盒珍贵药材,都堆在这里呢。”随手往地上一指。

莲静道:“这也不是你的责任,右相权势隆盛,朝中早就有人虎视眈眈,便是右相本人也难以应付,何况是你呢?”

李林甫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憋了一口气,病情又有所恶化。原本皇帝只让他在家休息一月,一月之后他却下不了病榻,还是没法见皇帝。

“菡玉,”李岫突然喊了一声,“杨昭他……”

其实王鉷与他这个不争气的弟弟王銲兄弟感情却是很好。王鉷自幼失恃,由嫡母养大,对嫡母十分孝顺。而王銲为嫡母独子,自然宠溺爱护有加,不然以王銲的横行无忌哪能安然活到现在。任海川韦会,都是王鉷为保弟弟安全,动用自己权势灭口平事。

乱箭从背后追来,呼啸着从她身旁飞过。一支羽箭射中马腹,马吃痛受惊,长嘶一声,前蹄抬起。莲静单手握着缰绳,手臂又受了伤,当即被马甩了下来。

莲静嗫嚅道:“你要是觉得这样叫着顺口,也可以……”

王繇正色道:“二弟你倒是古道热肠,你可知道这是窝藏人犯,严重者可是要与犯人同罪的!你那友人是谁?他犯的什么事?”

正观望着,那豪宅门前有了响动,开了大门,有人从里头出来。莲静急忙调转马头离开,不料因她在此来回逡巡,把渐融的冻土踏烂了,马蹄陷在烂泥里,一时回转不便。烂泥底下的土块依然坚硬,那马被她驱赶,着急地直蹬蹄子,蹄下一滑险些摔倒。

众人虽不言语,心里却不由想道:“果然是不识礼仪的蛮子!”

莲静微窘,低头看了看自己围在身上的被单。杨昭会意,笑道:“我把你的衣裳弄坏了,合该赔你一件。你稍等片刻,我去找一身衣服来。”说着转身往外走,脚下却是一滑,险些摔倒。他低头一看,见床前地面上有一片白乎乎的东西,被他这么一踩一滑,留下一道摩擦的痕迹。他俯下身去察看,那也是些浅色的粉末丝缕,带着潮湿和清爽的气味,和刀刃上的正是同一种东西,看来是用刀子刮什么东西而落下的,但又不像木屑。

“我这张脸是别想要了!”杨昭也累得气喘吁吁,气急败坏地骂道。莲静身子左摇右晃,单腿压着立不稳,他索性也爬上床去,两腿一跨坐在他身上,把他压得严严实实。这才一手按住他肩膀,一手抓了他后领,欲将他上衣扒下来。

安禄山身为主人,虽然也是左拥右抱,却不像其他人那般把持不住。他环视厅中,见人人迷醉,只有杨昭心不在焉,被三名美人环绕眼睛却还看着别处,脸上表情阴晴不定。于是问道:“舅舅,是这些美人不合您心意么?怎么软玉温香在怀,却还无动于衷呢?”

所谓金银平脱,就是在漆器上镶嵌金银薄片装饰,当时金银及其珍贵,以金银装饰的器物都十分贵重,少有人能用得起。秦国夫人远远瞅一眼那两架金银平脱屏风,长宽都足有两人多长,不由赞道:“哎呀,这屏风少说也有一丈五六尺见方,镶满金银,真是价值连城!陛下一下子就赐了两座,一金一银,这安禄山好大的气派,令人望尘莫及呀!”

杨昭看了看前方人群:“进食刚开始,一时半会儿恐怕不会结束,你若急着出宫,还是从旁门绕道罢。下官正要进宫面圣,吉卿若不嫌弃,下官请与同行。”

李林甫扬眉:“蒙于被中不敢示人,必定暗里做了什么手脚。我倒要看看他是用了什么妖法能屡杖不死!”说罢命令杨昭:“把他拖出来再打二十大板,就陈在外头,看他怎么化伤愈合!”

韦参军一拍脑袋:“瞧我这记性!”忙指着斜对面较远处一间牢房道:“居士就在那间,你快去看看他。昨日杨昭等对他动了大刑,听说手足都断了,是被人拖着回来的。”

莲静愤愤转身,坐正身子面朝车壁,再不与他说话。

柳夫人陪皇帝转了一会儿,提议去见贵妃,正中皇帝心意,便摆驾贵妃院去。莲静非同杨昭有椒房之亲,当然不能跟随,便告退离开。明珠欲行又止,期期艾艾,无奈杨昭在她身后,想回头看一眼也不能。莲静望着她背影,不由惑从心生,又有些惋惜愧疚,说来说去,还是要怪杨昭。

杨昭?

墓园最深处是杨慎矜父母坟茔,周围有家族其他人丁的墓穴。隔着迷雾,莲静隐隐约约看到石砌的主墓上有一个模糊的人影。走近了才看清是个女子,衣衫褴褛,披头散,坐在墓顶上敲打着墓石,口中骂着:“贱人,你出来!竟敢占我的位置,我杀了你!把我的杨郎还来!”虽然十分凶恶,却丝毫损伤不了墓石——她的手半透明,往墓上敲过去,穿石而过,根本触碰不到实物。

安禄山对皇帝道:“陛下,吉镇安夜间独处,无人作证,难保他不会夜潜驿馆行刺微臣!刺客定是他无疑!”

莲静避开他触碰,冷然道:“这等宵小,还伤不到我。”一边思忖,杨昭坚持要带兵送他回来,莫非是预料到他会受袭?那他一定也猜到是谁指使了。心下有一点感激,但仍抵消不了对他的厌恶。

莲静心知当前无凭无据,多说无益,只劝道:“上天示警,是为陛下安天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陛下请慎思。”

那老者忙屈膝跪拜,口称:“草民史敬忠,叩见太子千岁。”

席间皇帝纵观群臣,人人欢畅,只有荣王李琬意气消沉,时而皱眉思索,时而长吁短叹。皇帝疑惑,召过荣王来询问:“我儿为何闷闷不乐?是飨宴不够周到么?”

韦参军嗤道:“我身正不怕影斜,还会怕你使阴招不成。”说罢,拂袖而去。

许娘子摇头:“王郎,我是自愿与父亲同进退的。我不怨你,也不怨父亲。要怪只怪胡贼虎狼野心,以下犯上,害国殃民!”

又有几名醉酒的官员告辞,厅中疏疏朗朗不剩几个人,寿星又醉得糊里糊涂,都意兴阑珊想要散了。菡玉眼见时候不多,索性硬了头皮对杨昭道:“相爷,下官暂且失陪。”

他挑了挑眉:“你又不舒服了么?可别再一个人乱跑。”说着就要叫杨昌过来陪她出去。

菡玉道:“下官只是去……更衣,恐有不便。”

杨昌止出脚步,建议道:“那让杨宁护着郎中去罢。”

杨昭和杨宁俱转过头来古怪地看着他,杨昌轻咳一声,低头退下。杨昭道:“这里到底是别人家,你快去快回,别走岔了道。”

菡玉一出大厅便飞奔去找小玉。府中奴仆众多,她却不能询问,只得凭了印象去找,碰到了人还要假装在寻茅厕。好不容易绕过众人耳目,寻到了小玉的住处。

小玉一个人住一进小院,院子里也没有下人在伺候,冷冷清清。菡玉走进院子里,院中一株腊梅开得正盛,粗砺如石的树干上缀着点点鹅黄,暗香浮动,宛如一幅淡彩水墨。她脚步一滞,在那腊梅前停住,又立刻调头步入房中。

屋子里窗户都关着,光线黯淡,透着一股长年不开门窗而生的霉湿气,阴寒湿冷。这屋子里的一桌一椅,格局摆设,甚至这股潮湿的霉味,都和记忆中一般无二。她轻车熟路地绕过地上那些杂物走进里间,一边小声唤道:“小玉?”

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帘布声响,她停住脚步,那声音也立刻止了。她暗暗一笑,故意不回头去看。

孩子喜欢和母亲玩捉迷藏,被子里,桌椅下,门背ap.3z后,任何能藏住她那小小身躯的地方。她最喜欢躲在帘子里,那帘布长及地,她抓着一端转几圈,帘子就把她整个裹在里面,严严实实,谁也看不见。她躲在布筒中,屏息听外面的动静,听到母亲叫她的声音,听到她从面前过去了,再突然把帘布一甩从帘后跳出来,抱着母亲的腿大笑,得意于自己又一次赢了游戏。

“好了,别玩啦,我知道你肯定又躲在那里,出来吧。”她忍着笑,朗声说道。

背后帘布一动。房门开着,天光透进来,把她身后的人影投在面前的地上,拉得老长。那影子猛地向前一扑,她也不避不闪,任她来抱自己。

然而这回,抱住的却不是她的腿。

浓烈的酒气从身后传来,背后高大的身躯紧贴着她,不同于孩子双手尚不能完全圈住她的搂抱,而是双臂在她身前交叠,将她整个人都抱进怀中。这样的怀抱啊,陌生而又熟悉,多少年不曾触及,留在记忆中的只是遥远而模糊的印象。那时,似乎他的手位置要更高一些,从她的肩上垂下来,他的下巴抵着她的头顶,说话的时候,轻轻磕着她的脑袋,每每惹得她笑出声来,他便会板起脸,假装生气拧她的耳朵……

“素莲,是你,真的是你……”他的脸埋在她肩上,呼吸中带着酒气,吹进她脖子里,“那回,那回你撇下我和小玉,我沿着那条河一直找一直找,却现它居然流到我们当初相遇的地方。素莲,你是故意这样惩罚我么?自从你离开我,你可知道这些年里我都是怎么过来的?他们都说你死了,可我总觉得你还没死,也或许是我借此麻痹自己,不敢相信这辈子就再也见不着你了……还有小玉,她也说你没死,盼着你回来。你走的时候她才四岁,转眼就八年了……你看到了她罢,她越长越像你,每次看她,就好像看到了你。她始终不肯原谅我,我不敢看她那张脸,她和你那么像,她每次用愤怒的眼神看着我,我就想起最后见你的那次,你也是那么看着我,然后你就……可是我又舍不下,如果可以再见到你,如果你可以回到我身边,就算你这辈子都恨我,我也心甘……”

他从来没有一次说过这么多话,尤其是……尤其是他娶妻之后,每次来,都是默默地坐着,相对无言,然后又默默地离去。再后来,便是连面也很少见到了,远远的一瞥,也只是个模糊的背影。

“没想到你还活着,素莲,你居然真的还活着。那次在京兆府里见到你,我只以为自己是在梦。我始终不敢向你挑明,怕你不肯认我,更怕只是我思念太深,把一个相貌和你相似的人误认成是你,而你其实已经不在了……”他低低地诉说着,每一言,每一语,都是刻骨的相思。

以前总以为是他负心,背弃了盟誓另娶他人。看到他们一家三口和乐的模样,以为他过得很好,早已忘却了旧人。谁知他却一直还想着念着,原来她的那些愤恨,那些怨怒,都是作茧自缚。

“素莲,你为什么不开口?你真的那么恨我,连一句话都不肯跟我说么?你说如果那棵被雷劈了的老梅树能再活过来,你就原谅我。你看到没有,我把它救活了,它开花了,年年都开,每搬一次家就移植一次,可它一直活着。但是你,你还是不肯原谅我……还是这只是我在做梦?我知道了,一定又是我在做梦……”他摇了摇沉重的脑袋,“我做梦也在盼着你能再来见我一面,哪怕是在梦里,可以再看我一眼,再叫我一声……”

他垮下肩,身子有些不稳,抱着她的手也松开了。她连忙转过身去托住他的胳膊,他因势双臂一收,又把她搂进怀里去,头搁在她肩上。“素莲,素莲……”他喃喃地吐出模糊的字句,不一会儿,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七郎。”她轻轻唤了一声,许久都不见回应。她低叹一声,伸手抱住他的腰:“原来你一直都没有忘记……”

她站直身子支撑他的重量,越过他的肩看到敞开的房门,微弱的光线从那里照进来。突然有什么东西出现在门口,把门框挡住了大半,屋里立刻昏暗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