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曾经在刘鹏飞手下干过,由于他出类拔萃的才华和卓尔不群的性格,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这个人于是被他排挤出第六分局,据闻现在担任赣龙公路工程标段局指挥部指挥长,这个人叫路万里。他四十来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也是干事业的大好年华。又据闻此人曾用半斤北京二锅头酒,力挫刘鹏飞1o万元人民币的锐气,一举拿下了某一个公路工程标段。此故事一时间成了人们街谈巷议津津乐道的佳话。这是后话,留做下文细说。

春节过后,海边的天气不是那么寒冷。今天在给刘鹏飞拜晚年喝酒的时候,终于得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他要为我在即将上马的工程上割下一块很肥的标段。这家伙还挺够意思。不!也可能是我的供奉到位吧?不说给他夫人的裘皮大衣,就是他儿子的压岁钱也5ooo大元啊!不过,我还是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我现了那栋新装修的房子里住着一位年轻时尚的女子。他也不避讳我狐疑的眼光,大方的说,这是我的一个相好。我心想,什么相好?不就是包的一个二奶么!

1997年x月x日。阴。气候潮湿。

“魏书记,是外部电话,你看……”他的意思还是魏鑫源接电话。

第三章:谁是探花郎

他先想到了拔出刘鹏飞这个“萝卜”,带出的“泥”决不仅仅是他一个,在局机关可能还隐藏着不少,像经营处、施工处肯定大有人在,只不过有他这把大伞作掩护,他们尚且苟延残喘可怜巴巴。如果他这杆大旗一倒,那末迎接他们的将是致命的一击。对!有这样的挡箭牌为何不用?况且我这也是为了企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展么!

其次,他自参加工作以来,风雨飘摇几十年,艰苦奋斗数十载。那真是甘洒热血写春秋,激情燃烧烘岁月。回往事,胸膛响亮。自己献了青春,献子孙,功劳和苦劳有目共睹,自信人脉不错,上有坚如磐石的大山作依靠,下有干部职工的群星捧月。岂能因为这些许小事把以前的辉煌和灿烂全部抹掉一笔勾销?

第三,尽管现在企业的体制是“厂长负责制”,党委一元化领导已成为过眼烟云,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业已尘封许久,但是其历史的烙印仍在,加之自己在本局经营多年,本身又是从局长的位置上走过来的,甭说他跺跺脚公路局上下要颤上三颤,就是他说一句话,几位副手哪个不给他面子?就是刚从交通部下来锻炼的佟亦州也对他礼让三分,尊敬有余。

基于上述考虑,他决定向佟亦州摊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佟亦州竟然不给他面子!但佟亦州语气谦恭和缓,态度诚恳明朗。他的理由是充分的:试想现在国企改革有如江河日下,其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我们不能逆流而上螳臂挡车,应该积极推进迅促成,而不能因噎废食半途而废;对于第六分局的事情更应该统一认识派人接管,而不能把它强行分解矛盾下放,这样我们上对不起部领导,下对不起职工群众!短短几句话就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魏鑫源真是乘兴而来,就像鼓起的气球一样遇到了佟亦州的绵里藏针,“哧”地一下子撤火煞气--瘪了。

其实他应该能够想像到这个结果,只不过心里还是抱有幻想,心存一念希望,侥幸心理在左右着他,这正中了那句‘事不关己关己则乱’的至理名言。“目前只有上党委常委会了,看看常委会的情况再说,如果常委会的意见倒向佟亦州的话,我的工作生涯就得结束了!”他心里悲哀而又无奈的想到。

可谁知,令魏鑫源做梦也想不到的,也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生了。局党委常委会上,只有他与佟亦州表了对这两个议题的观点,其他的人环顾左右后,均采取了“老太太吃冰棍--扪口”的打法,低头敛眉三缄其口,最后在一阵难捱的沉默中以举手表决的形式出现:结果支持魏鑫源的三票,支持佟亦州的三票,有一票弃权,四比四平!顿时,魏鑫源只觉得天旋地转,大脑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