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家人已经初步脱离危险了。我那颗紧缩成一团的心一下子扩张开来,几乎涨满了整个胸膛,我不得不踩下刹车,紧靠着路肩停下。

这几天老板给我的任务就是督促部门人员打开收音机收听各国电台,上网查询各国动态,天天汇编各类信息上报。事态的展让我内心充满了恐惧:看来,世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虽然至今各大国之间还没有正式宣战,天空中也布满了穿梭外交的各国使节,但是战争的升级几乎已经不可避免。尤其可怕的是,卷入各地冲突的许多国家都拥有核武器,这个世界已经坐在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上,只差划着一根火柴。是到了考虑如何躲避战乱的时候了。

开战第15天,纽约和特拉维夫腾起了两朵巨大的蘑菇云。两枚二十多年前不翼而飞的手提箱核弹显露出了狰狞面目,数十万人死于非命。

差不多半小时之后张少校才从刘主任办公室出来。他把上级军管会的指令和刘主任的手令同时交到我的手里:从丽阳战备粮库调运25吨粮食!

刚进家门,家里已经坐了好几个人,几个上下楼梯的邻居和比较要好的同事,目的当然只有一个。我们到底还是抹不开面子,每户人家给了五六斤。大家都感激涕零的走了。

陈晓龙看到这一桌的菜,眼睛都不会转了:一大盆清汤鸡,一大盘清蒸腌鱼、一大盘炒白菜,一大盘炒青菜,一大盘土豆丝,还有一大盆火腿丝炖萝卜汤!好半天他才回过神来:“兄弟,这桌菜怕是省军管会也未必拿得出来。”

快到中午的时候志刚才回来。脸色很难看。原来粮食定量又减了。大人每人每天只有六两,孩子只有五两。我们12口人一个星期的口粮只给了42斤。按照目前家里的实际,这点粮食只够勉强维持3天。换句话说,每周我们要贴进去5o来斤粮食。一个月至少要贴22o斤。

我又忙乎着炒了几个菜,一个清炒大白菜、一个青菜炒腌猪肉,一个蒸腌鱼,最后用冬瓜放了一大锅汤,里面薄薄切了几片火腿。食物丰盛得连自己都直流口水。

下了楼,穿过马路,前面就是河堤了。站在河堤上看下去,最显眼的就是我们家的自留地,上面用塑料薄膜搭成一长条白色的暖棚。其他地方零零星星也有几个比较小的暖棚,大多数颜色黑,打着大大小小的补丁。那都是利用往年用过的薄膜搭建的。而绝大部分人家的自留地,都是无遮无盖的。

刚烈的越南人没有屈服。他们宁愿将粮食付之一炬,宁愿战至最后一人。印度人付出了上千万人的代价。几乎一无所获。

我连忙接过志刚的话头:“我估计铭铭应该没事,他们学校在郊区,离城远着呢。你就放心吧。“

志刚重重叹了口气:“也只能这么想了。”

简单吃完午饭,母亲带着采桑回房间午睡,柳青进厨房忙乎,因为停电,自来水也没有了,柳青只好用饮水机上面的桶装水洗碗。

我把志刚拉到了他的房间里,轻轻关上门,尽量小声地和志刚交底:“志刚,刚才当着大家有些话我不能说。我觉得我们对形势的严峻程度要有足够的认识。是非常严峻!”

“刚才我已经和你讲到了,估计我国主要的城市已经被摧毁,这意味着我们国家的主要工业基地也已经被摧毁。所以一方面战争已经不是短期的局部的,而是长期的全球的,另外一方面,物资的匮乏也会是长期的,而且会越来越匮乏,极度匮乏。”

“再多再远的事情我们也暂时无法顾及,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们必须马上去办,那就是抢购!”

志刚认同地点点头:“是的,刚才我一直在抢购。不过现在所有的商店全部挤着人,已经很难买到东西了,再说了手头也没有多少钱了,银行也早就不让提取大额现金了。”

我摇了摇头:“你还没有完全明白我的意思。我们要面对的不是短期的物质短缺,而是长期的物质短缺。你现在的本能式的抢购是在短期短缺思维下的行为,你买的米啊面啊这些食品还不是我们现在最缺的。这些农产品晚点再买还会有。但是许多工业品现在再不买,以后就很难买到了,比如肥皂、洗衣粉、卫生纸、电池、蜡烛、火柴,甚至针头线脑的,这些看上去很便宜很大量的东西很快会变得十分短缺。再比如盐、白糖、食用油、奶粉,这些东西平时很不起眼,但是很快就会成为奢侈品。换句话说,我们先要采购的是必需的工业品,和本地不生产的农产品,这是第一。第二,现在我们应该把思路打开,城里在抢购,乡下估计还没有意识到要抢购。城里人抢购主要是因为他们家里没有足够的粮食,而他们不缺这个,他们过惯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马上去大一点的村子或者山里面一点的小镇去买。那些地方肯定还没有醒悟过来。第三,钱不是问题。上次回来时我交给妈妈二十万现金,就放在妈妈房间的保险箱里。还有汽油,我的车里还有满满3o升汽油,足够我们开车去采购。”

志刚有点疑惑,但还是表示支持。

我们简单准备了一下,就开着江铃宝典出了。

往山里方向走了不到十公里,我们就进了一条机耕道,到了志刚一个朋友在的一个大村子。这里的气氛果然还是十分平静。

进了村头的小市,里面没有一个客人,只有老板娘在收银台边剥豆子。里面货架上商品稀稀落落,但是有许多是我们想采购的。

不出十分钟,我们把老板娘的货买走了一半,连十几包盐也没有放过一包。老板娘看着我们两个疯狂的城里人,数着到手的几百元钞票,心里一定充满了好奇。

但是我们没有时间理会她的好奇。把东西一一归类,装在大纸板箱里或者编织袋里,装上车,我们扬长而去,继续搜寻下一个目标。

就这样,我们一个下午走村窜巷,一直不停的采购。江铃宝典的车厢里,物品慢慢的堆满了,堆高了。早已经大大出了我们两家人一段时期内的正常需求。但是我还是继续采购着。因为在我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计划,一个长远的计划,一个能够让自己和亲人们在未来的严酷环境中生存下来的计划。

太阳下山前我们回到了武阳县城。我们花掉了差不多两万块钱,装回来满满一车物品。最后把姐姐家里的几个房间都堆上了一堆箱子或者袋子。

而柳青则在城里买到了大量的衣物。冬衣、秋衣、加厚运动衣,布鞋、皮鞋、运动鞋。还特别给正在育的采桑买了大一号二号三号的衣服和鞋子。这次回家我们什么衣物都没有带,今天一次性先买齐再说。

柳青说:除了粮食和日用品,其他物品在城里还是非常容易买到的。她还买了许多象温度计、打火机、电筒等我开列了清单但是还没有买到或者没买够的物品。

柳青还说,大概3点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里播出了《告全国人民书》,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向几个以美国为的国家开战,同时也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紧急救援各个被攻击的城市,抢救自己的同胞。

柳青说,《告全国人民书》是政协主席亲自宣讲的。接下来播音员还宣读了国家紧急状态时的相关条例,包括征兵、战备物资的接管、宵禁等等,记得不是十分清楚。

听完后我点了点头。这些基本内容我都能理解。宣战也是意料中的事情。但是直到下午3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才开播上述内容,而且国家主席、副主席、总理、人大委员会委员长都没有出面,反而由政协主席来宣读,看样子党和国家领导人损失十分惨重。

搬完物品,我和志刚又去了河边一趟,把家里能够收罗到的全部容器盛满河水运回家。断水是一件比断电更糟糕的事情。

永华在天黑之前回到了家里。眼睛红红的。见到我们一家人是又哭又笑。我心里很难过,但是嘴上却不得不一再安慰她:“铭铭都二十出头了,肯定会想办法回来的。你放宽心。”

一家人心情抑郁地吃完了晚饭。我和母亲说道:“妈,我和志刚要去一趟上张村。”

“这么晚了去上张村?有什么事明天去不行吗?”

“越早去越好。再说了,晚上去大家都在家,好商量事情。白天去经常这个在那个不在的。”

“好吧。你们都注意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