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到家里看见大厅上放了两乘拱杆轿,后面挂着写上“罗”字和“王”字的灯笼。他知道这是罗敬亭和王云伯两人的轿子。他惊讶地向那个在大厅上跟轿夫大声讲话的仆人文德问起,才知道克明的病又翻了。他心里一惊,连忙大步往里面走去。

张碧秀看见烟烧完了,便把烟枪从克安的嘴里取开,放在烟盘里。克安吞了一下口水,才略略掉过脸来看了看站在床前的觉新和觉英。他们两人同时给他请了安。觉英还说:“爹喊我们来看四爸病得怎样。”觉新连忙接一句:“四爸好点了吗?”张碧秀把烟盘收拾一下,便站起来,笑容满脸地招呼觉新说:“大少爷,你们请坐。”他看见秦嵩站在门口,便吩咐道:“秦二爷,你去喊小珍倒两杯茶来。”秦嵩答应着出去了。

“先前袁成回来说,妈今晚上不回来了,妈害怕外婆心里难过,留在那儿多劝劝外婆,”淑华答道。

“好些了。老四,你回去给我向你爹请安,说我现在好得多了,不过精神还不好。明轩,你们坐罢,”克安温和地对他们说,他微微地一笑。但是这笑容就象一块石头落在大海里似地,在他的黄黑的瘦脸上无踪无影地消失了。他的脸仿佛是一张干枯的树叶。

枚又把眼睛睁开,看了看枚少奶,疲倦地哑声答道:“我不吃了。……我心里难过。”

觉新吃惊地瞪了淑华一眼,又看了看觉民。琴听见觉民的话暗暗地点头。淑华和芸都不大明白觉民的意思。不过芸也没有工夫思索别的事情,她的脑子里已经装满了忧愁。

“现在好得多了,已经起床了,”翠环带笑地答道。

周老太太和陈氏看见枚少奶的带泪的面颜,完全忘记了平日对她的憎厌。她们亲切地做个手势要她坐下。她们连忙走到床前。

淑华忽然噗嗤地哂笑起来:“芸表姐,你还说我们家里好?真想不到!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家里好,为什么二姐同三哥还要跑出去?你在我们家里多住两天,你也会晓得的。”接着她又自夸地说:“不过我倒是整天自得其乐。我什么人都不怕。四婶、陈姨太她们再凶,也拿我没有办法”

觉新睁大了眼睛。觉民的不在意的神气倒使他的不安增加了。他注意地望着觉民,他似乎想看透觉民的心,要知道这心底究竟隐藏着些什么。然而他的努力是没有用的。觉民的心还是一个猜不透的谜。

张太太皱皱眉头,也不说什么。觉民忍不住,就在旁边插嘴道:“今天又有过一件小事情。大哥,你为什么不说?”

他们。他对他们的工作也常常贡献小的帮助和鼓励。所以他能够同他们结了友谊。

“大少爷,你先洗帕脸,我给你打了脸水来了,”翠环不去解释他的疑问,却说了以上的话。她连忙走到方桌前,把手伸进那个冒热气的脸盆里,捞起脸帕来,绞干了,给觉新送去。

“这又不是西洋景,有什么好看!”张惠如和气地哂笑道。他随便伸出左手给觉民,笑着说:“你看,我这只手就跟你们的手不同!”

张氏怜悯地笑了笑,说:“你没有听明白我的意思。我不会把你随便嫁出去。我为了婉儿的事情,后悔了两年。她在冯家受了多少罪,现在好容易等到冯老太太去世了。我刚才在三老爷屋里看到冯家的‘报单’,才晓得冯老太太死了,大后天成服。我肚子大了,不好去。不然我倒想婉儿。你不要走。我还有话要问你。你好好地坐在这儿。”

黄存仁同觉民两个默默地走了半条街,好象感到兴趣似地望着路旁几家小饮食店:抄手、汤圆、小笼蒸牛肉、素面、甜水面、醪糟鸡蛋……样样都有。生意兴隆,灯光明亮,人声嘈杂,顾客笑笑乐乐,进进出出。过了十字路口,他们走进了一条小街,那里好几家老店都关了门,熄了灯。月光照亮了大半边街。

“我晓得,”觉民感动地说。他欣慰地对她笑了笑。他们已经跨过了月洞门,觉民慢慢地身左边的路上走去。他又说下去:“不过我更关心的是你的事情。我自己什么也不怕。我只怕会给你带来麻烦。”

“家严说初四日期太近,恐怕预备不周到,所以改期在年底,”国光很有礼貌地说。

“我连一句骂也没有挨到。你们走过后,姑妈就喊我走了。不过我出来还站在窗子外面听了一阵,”觉民带笑答道。

“我的意思了是这样,不必再想了。五太太要是不高兴,在背后说闲话,就让她去叽哩呱啦,我也不怕她跟我作对,”陈姨太得意地说。她把她的薄薄的嘴唇一噘,这是她从前在觉新祖父面前撒娇时做惯了的一种动作,现在无意间又做出来了。觉新皱皱眉头,说不出一句话。他以为她会走开了。但是她又坐下去,而且还带笑地希望着他。他想:“她还有什么事情?”他不愿意多说一句话,他只希望她马上走开。

这最后一句话安定了王氏的心。她喜欢这种过分的恭维。她看得出陈姨太并没有一点讥讽的意思。她又笑了笑,算是回答陈姨太。她看见觉世还偎在陈姨太的胸前,不抬起脸来,便柔声对他说:“好了,六娃子,你也不要再哭了。你站好,我们出去。”

觉新停了停,叹息地说:“我梦见蕙表姐,她向我求救。”

“四弟,你少放屁!你再说,看我会不会撕掉你的嘴!你滚你的,我不要听你这种下流话!”淑华气红脸大声骂道。

“可是团体的活动……”觉民惋惜地说。他并不同意张惠如的办法,觉得这是丧失自由。他只说了半句,不过意思是很明显的。

“岂但《夜未央》,还要演更多的新戏,”张惠如接下去说。

“冯乐老真是老当益壮,他最近那张《梨园榜》简直胜过六朝诸赋,非此老不能写出此文,”他们谈到冯乐山的时候,国光忽然露出爆牙齿,得意地称赞道。

“据我看太亲翁也不必太费事了。其实办这点小事情也花不到一年的工夫。蕙表妹没有这种福气,”觉新冷笑道:“家舅的意思还是请表妹夫早点把灵柩下葬,好让死者有个归宿。这可以说是存殁均感了。”

“五哥,哪个是张碧秀?你告诉我,”觉世拉拉觉群的袖子低声问道。他蹑起脚,一个前额和两只眼睛贴在玻璃上。

淑华正要开口,却看见铅笔又在写字。她留心辨认纸上的字迹,吃惊地叫着:“婆婆!”她又对周老太太说:“外婆,她在喊你。”

“这是因为我们那个古板的哥哥,我害怕他碰见不大好,”克安连忙分辨道。

周家的人趁着花轿没有回来的时候匆匆地吃了饭。枚少爷也跟着别人端起碗。但是他哪里能够吞下饭去!”他刚刚听见他的祖母说:“枚娃子做新郎官,比做新娘子还害羞。”他真希望地板裂开一个缝,让他落到下面去。

“你倒好,你们都好,”觉新忍不住说出这样的羡慕的话。

“不过三哥一死,恐怕五弟就会吵得更厉害,”王氏忽然淡淡地说了这句话。沈氏只看见王氏脸上的笑容,却不知道笑容里暗藏有刀锋。

淑华捧了一个茶盘进来,盘上放一把茶壶和两个茶杯。她一进屋便带笑地说:“我给你们端茶来。你们这样用功,很辛苦罢。”

“你还在想二女,”克明沉吟地说,他似乎还在过去的好梦中。他正要说下去,但是王嫂打断了他的话。王嫂走进房来,大声唤道:“老爷,太太,开饭了。”

“是,”陈氏应道。

克明用一只手紧紧地压住写字台,正色地说道:“五弟妹,你这是什么话?”“什么话?你三哥教出来的好儿子,自己该明白,”沈氏想好许多讽刺话要用来伤害克明,她不肯放松他,她说出一句,她感到一种复仇似的满足。

淑华掉下几滴眼泪。淑华不住地用手帕揩眼睛。连不相信这个把戏的琴也觉得眼睛湿了。

“那么就在端午节晚上,琴小姐会跟着姑太太回来。我们也要请她。”

黄存仁闭了口,有几个人用充满友爱的眼光望着他。每个人都很兴奋。他们都觉得能够将自己的生命用来为劳苦人民谋幸福,这是美好的事情。

“苏菲亚,她究竟是个什么人?”淑华好奇地问道。她以前也偶尔听见觉民同琴在谈话中提到“苏菲亚”这个名字。她却不曾问明白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弟,不要追,还是慢慢地划有意思,”觉新对觉民说。

“我也喊二表哥,”芸抿嘴笑道。

“三妹,你们讲我做什么?”

“其实二表哥知道的也不多。你要学还来得及,他可以给你帮忙。只要你自己有志气。你跟我不同,你比我年轻多了。”

“我同琴的事,”觉民略带一点焦虑地说。但是他马上又换了语气加一句:“不过他不帮忙,我也不怕。”

淑贞坐在紫檀木圆桌旁边一把椅子上,插嘴道:“二姐在上海不晓得现在在做什么事情……”

觉新一把捏住觉民的手,感动地说:“二弟,我感谢你。我明白你的好意。你自己多多地努力罢。”他灰心地摇摇头:“你不要管我。我是没有希望的了。我知道我的命是这样。”

“五爸,你听错了,二弟并没有说什么,”觉新连忙掩饰道。

“我说,如果做家长的就只会卖房子,现在也轮不到来麻烦四爸了,”觉民听见觉新的话,心里更气,故意提高声音,再说一遍。

“你是不是看不起四爸?”克定挣经脸威胁地说。

“我什么人都看得起。我刚才听见五爸说起做家长卖房子,我才说了两句话,”觉民不慌不忙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