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男狐疑的看了看王贲,扶了扶眼睛,问道:“你是什么人,来《明报》有什么事情吗?”

“怎么样?”鸡爷问道,言语里带着丝丝颤抖。以往嚣张的样子,早已看不见。

他们的罪恶罄竹难书!

感受到长官的怒火,几个下属全都低着头,噤若寒蝉。

“死相,不许跟我叫老婆。我又没有嫁给你。”钟甄瞪着妩媚的凤眼叱道。

他想要奋不顾身扑上去,可又怕钟甄会拒绝他。到时候真是毫无颜面了。林宪刚刚死去,钟甄会这么快接受他吗?王贲不知道。

王贲深吸一口气,按耐住快要蹦出来的心脏,刷的一下转过身。

这两部神剧带起的宫斗流电视剧,影响深远啊!

两人在附近找了一家南洋商业银行,走了进去。把身上所有的人民币都兑换成港币。两千人民币,兑换成两千两百多港币。那些黄金,王贲现在不打算动。

钟甄不好意思的说:“这还是去年和林宪结婚时买的衣服,现在我有点胖了,所以显得衣服有点小了。”提起林宪,钟甄又有些难过。

所以在昨夜漆黑一片,王贲心神彷徨的时候误认为是他的妈妈。

女人抱着王贲一阵摇晃,巨大的声响肆虐着王贲的耳朵,王贲昏眩的脑海里回荡着嗡嗡嗡的响声。

金镛首先看了看小说稿上潘岳生的批语。潘岳生在上面写道:女主穿越时空,立意很新奇,剧情太纠结,贵小说与我报的出版要求有所相差。金镛接着翻了翻小说,坐在那里看了几万字,的确如潘岳生所说。刊登出来,金镛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

《步步惊心》播出以后,它的观众大都是些腐女,大龄剩女之类的。而现在明报的现在的主要受众,还是男性。有几个男人喜欢看女主的小说。要是在台湾,可能会大火。

金镛有点犯难了,虽然他很想补偿一下王贲,但是生意归生意。

王贲看金镛的表情,知道《步步惊心》八成是扑街了。估计在金镛的心里,像鹿鼎记那样的小说就是极限了。《步步惊心》口味有点重。可是他不了解,大多数女人都是有一颗腐女的心啊。

看着金镛为难的表情,王贲说道:“査先生,不用顾忌我的感受。是不是我这小说不符合贵报的要求啊?”

金镛点点头,他遗憾的说:“王先生,希望我们以后能有机会合作。”

王贲看看金镛,心里突然起来一个念头。他对金镛说:“或许我们现在也是能合作的。我正在构思一本小说,希望査先生听听,给斧正一下。”

“哦!”金镛有些惊讶,算上王贲所说的这一本,这已经是他的第三本小说了。且不论其他,光是这份才思敏捷,就让人惊叹。

金镛扶了扶眼镜,做出一副愿闻其详的表情。

王贲在脑海里翻阅一番,找出一本小说朗声读起来。他相信金镛一定会看上的。

随着王贲清朗的声音,一个精彩万分的故事被王贲娓娓道来。

“这本小说叫什么名字?”金镛迫不及待地问。

“英雄志!”王贲铿锵有力的说道。

是的,英雄志。金镛封笔古泷逝,江湖唯有英雄志!

英雄志是一本极具金镛文字风格的作品,武侠小说迷对其赞誉很高。其文字隽永,剧情感人,亡命天涯的捕快,落魄潦倒的书生,豪迈不羁的将军与心机深沉的贵公子,四个人在黑暗时代中,交错复杂的感人故事。有暴力,有煽情。实在是难得一见的武侠佳作。

只是一直到王贲来到香港,孙晓也没有更完它。

至于王贲到后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现在还没有想过。

“好,只是开头就让人迫不及待想要读下去。王先生愿意把英雄志交与明报出版吗?”金镛问道。

王贲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站起来,走到金镛面前,伸手说道:“我一直很仰慕査先生,现在终于有机会在明报上出版小说。是査先生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应该感谢査先生才是。”

金镛握住王贲伸过来的手,夸赞道:“王先生,真是年少俊才啊!”

两人客套一番,进入正题。

王贲有点羞赧的说:“査先生,不瞒你说。我刚刚到香港,囊中羞涩。不知道明报能给我开怎样的稿费?”

金镛思考一下,说道:“千字五十,怎么样?”

这个价格已经非常高了。基本上和倪旷一个价了。以査先生的吝啬,这是非常难得。不排除金镛想要补偿王贲的心思。

王贲对此时稿费的行情一点也不了解,但是通过这些时日对香港物价的了解,他感觉还是可以的。

现在港币还是很值钱的。普通香港市民的月收入也就在一千港币左右,在市区买栋房子也

就是几万块。

王贲对这个价格很满意。

“不知道王先生对英雄志的篇幅有什么估算?”金镛问道。

王贲想了想,对金镛说:“我的计划里,英雄志会写二十三卷,三百多万字。”

金镛吃了一惊,篇幅很长,连载的话,需要几年时间。他很期待这个故事。

谈好英雄志的事情后,王贲起身向金镛告辞。

出来明报大楼,王贲回头看了眼。今天也是不虚此行,既见到了金镛,又谈拢了英雄志。他估摸着阿文很快也会出来,明报估计阿文是呆不下去了。王贲躲在一边,恶趣味的等着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