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爱怜地望着她。连忙摸出一张手帕递过去,说:“你先揩一揩。我去喊何嫂给你打盆脸水。”他站起来,要出去叫何嫂。

“觉民,你以后的计划怎样?你这回毕业,你家里对你有什么表示没有?他们希望你做什么?”张惠如关心地问觉民道。

“时间真快,再出三期就到两年了,我们居然维持了两年。这是想不到的,”陈迟忽然兴奋地自语道。他的眼光停在那些报纸上,它们在他的眼里变得非常美丽了。

“也好,”周老太太迟疑了一下,说。

他端端正正地坐在一张方桌前,把两只手都放到卜南失上面。她们要把蕙请来。他便闭上眼睛,心里想着,想着,他只想着一个人,他只想着他的亡故的蕙表妹。他渐渐地睡着了。他的手仍然照先前那样地按着卜南失。这心形的木板的两只脚开始动起来。插在心形尖端的铅笔在觉新面前那张白纸上画着线和圈。

人们开始在堂屋里行礼。唢呐继续在大厅上吹着。周家的人和近亲依次走到拜垫前跪拜。然后是道喜的时候。觉新的轮值到了,他依照礼节跪拜,向周老太太、周伯涛夫妇以至枚少爷道贺。他们的脸上也都浮出了喜色。觉新行完礼走出堂屋,看见客人陆续地往堂屋里来。到处都是抬盒,那里有不少的新物品在发亮。他抬起眼睛,又看见那许多灯彩。他不知道可喜的理由在什么地方。他开始有一种奇怪的思想。然而马上就有人来打岔了他。他又应该去照料一些事情。

“我自己晓得,我没有出息。爹一定要我结婚。我听见二表哥说早婚不好,我又听说新娘子脾气不好。爹说冯家几位长辈都是当你大儒。爹又骂我文章做得不好。”枚没有条理地说着话,这时他心中空无一物。他自己完全没有主张,却让外部的东西来逼他,许多东西从四面围攻,逼得他没有办法,他差不多要哭出来了。

“不过这回不同。鹦哥已经送给他心爱的人,他也作不了主,”秦嵩带着恶意的讽刺说。

克安自然同意。张碧秀也怂恿他到花园里去。他看见高忠出去了,便唤一声:“秦嵩!”

觉新默默地望着这两个少女的背影在过道里消失了,才慢慢地移开他的眼光。他痛苦地想:怎么别人今天都高兴,我却这样无聊。

这样的答话把王氏的疑心消除了。她暗暗地高兴,便淡淡地说:“这叫做自作自受,你气气他也好。”她吩咐倩儿绞张脸帕来,接到手拿着揩了揩嘴唇和额角。

克明痛苦地摇摇头,说道:“就是因为爹不在了,你做哥哥的要出来管事。”他把她的手放松,她连忙将它缩回去。“其实我管他们的事情,也只是希望他们学好。我并不是为自己。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讨厌我?”他想了一会儿,又带着自信说:“我自问我并没有做错一件事情。我做人也很正直。我从没有在外面胡闹过……”

觉新不知道克明究竟怎样想法,也不便多劝他,只是唯唯地应着,等候他说下去。

“不要谢,不是我给的,”淑华看见倩儿请安,连忙笑着还礼。她又对翠环和绮霞说:“没有发光。这儿还有一笔,你们就忘记了?”

“我写得并不慢,就是你时常打岔我,”琴一面写一面说。

但是不久轿子便进了周家的大门。芸在大厅上走下轿来,她先到祖母那里去请安。

觉民不回答淑贞,却侧过头去看芸。亮的泪珠沿着芸的粉红的脸颊流下来,她的眼光带着一种复杂的表情,她似乎是将她一生的光阴用来看眼前这块木板和它在纸上画的线条与不清楚的字迹。觉民立刻收敛了他的笑容。他又看琴,琴也送过来同情的眼光。

“你在哪儿遇到续舜的?”琴也亲切地招呼程鉴冰,顺口问了一句。

“没有信。三弟寄了几本新杂志来。大概过两天就有信来的,”觉新答道。

“自然罗,我的叽哩呱啦是出名的。我有什么话都说出来,总比闷在心里头痛快得多。二哥,你说我对不对?”淑华反而得意地望着觉民说。

“大表哥,我问你一句话,”枚少爷忽然鼓起勇也嗫嚅地说。

“三妹,这几天我太‘惯使’你,你也学会斗嘴了。你看四弟嘴那样滑有什么好处?你不是也讨厌他吗?”觉民放下淑华的辫子,拉着她的一只手,半劝告、半开玩笑地说。

在另一只船上,那些少女看见觉民跟觉新交换座位,淑华嘴快,便笑道:“大哥,你怎么就不划了?我正要同你比赛哪个划得快啊!”

“是不是冯乐山?”

“二哥,你看,有这样不要脸的人!三爸也不好好地打他一顿,他有什么值得人喜欢的?”淑华又气又笑地对觉民说。

觉新不回答。他把手帕放进衣袋里。他颓丧地垂着头,眼光似乎停在面前的信笺上。其实他什么字没有看见。在他的眼前晃动的是一些从“过去”里闪出来的淡淡的影子。这些影子都是他十分熟悉的。他想拉住她们,他想用心灵跟她们谈话。

“算了,哪一个跟你比?”倩儿也小声笑起来。“你们三太太是一尊活菩萨,连话也不肯多讲,还说骂人?我没有你那种好福气。我看你快要当小姐了。”

“呸!”翠环带笑啐了倩儿一口。

觉新听不清楚以后的话。但是过了会儿,他的耳朵又捉住翠环的话了:“二小姐常常说,大少爷待什么人都好,可是他就没有得过别人的好处。公馆里头有什么倒楣事情,都要落到他的头上。我来了以后,一年到头很少见到大少爷的笑脸。你看象四太太、五太太、陈姨太她们哪一天不笑。我不明白天为什么这样不公平?连那个贤惠的少奶奶也不给他留下,”翠环的声音里有悲愤,有同情,这是觉新可以分辨出来的。

“好了,不要讲了,等一会儿给别人听见,又会招惹是非的,”倩儿阻止地说。

翠环噗嗤笑起来。她说:“刚才我叫你小心,现在你倒来劝我小心。我也不说了。三小姐她们还没有来,我们回转去找她们。你就在陪我走一会儿,横竖你今天要挨骂。”

倩儿笑着说了一句话,这两个婢女又往花园里去了。

觉新慢慢地抬起头来,他觉得呼吸比较畅快多了。他的心似乎在微微颤动,好象一滴露水润湿了它的干枯。他有一点痛苦。但是他还有另一种感情,这仿佛是感激,仿佛是喜悦,仿佛是安慰。黑暗渐渐地在褪色。他不觉微微地一笑。这虽然不是快乐的笑,但是它也有驱散阴郁的力量。他伸了一个懒腰站起来。他想出去到花园里走走。他需要在较广大的天空下面他细思索一番。他愿意回想许多事情。

他刚刚掉转身,正要往门外走去。忽然门帘一动,一个人影又闪了进来。这个人又是他不愿意看见的。

来的是沈氏。她的第一句话便是:“大少爷,陈姨太到你屋里来过吗?”

觉新答应了一个“是”字。他知道花园里今天去不成了,索性安心地让沈氏坐下,他自己也坐下。

“她一定找你商量‘抱’孙儿的事情是不是?”沈氏追逼似地问道。

“我并没有说什么话,她自己在说,”觉新淡漠地分辩道,他还在想别的事情。

“她怎么说?是不是‘抱’七娃子?”沈氏把她的小眼睛睁得大大的,目光炯炯地问。

“她好象说要‘抱’六弟。三爸不肯把七弟‘抱’出去,”觉新厌烦地答道。

“‘抱’六娃子?”沈氏惊问道。她的脸色马上改变了。她又点头说:“我晓得四嫂同陈姨太原来是一起的。”她又咬牙切齿地说:“她们商量好来骗我。我现在才明白。”

觉新极力压住他的轻蔑的感情,他并不同情她,不过她的气愤、苦恼与失望引起了他的怜悯。他温和地劝道:“五婶也不必生气。其实九弟也太小,五爸就只有这个儿子,恐怕他也不愿意把九弟‘抱’给陈姨太。”

这些话有一点讥讽的味道,不过觉新是真心说出来的。在平时它们也许会惹起沈氏的怀恨,这时却不曾引起她的反感。她的思想现在集中在王氏和陈姨太的身上。觉新的话更加证实了她的猜疑。她老老实实地(自然带着更大气愤地)说:“我原先并没有这个意思。还是四嫂来劝我做的。她说三哥想吞陈姨太的财产,逼着陈姨太‘抱’七娃子。还是她劝我跟陈姨太说,跟三哥说,把九娃子‘抱’过去。她说喜姑娘以后还会生的,‘抱’走九娃子并不要紧。我才去说的。看起来明明是她在戏耍我。真正岂有此理!”她又切齿地骂道:“四嫂这个人真没有良心。我平日处处维护

她,处处帮她忙。她不领我的情,反而把我当做傻子故意作弄我。她看上陈姨太的钱,也可以跟我明说,我又不会跟她争。何苦用这种手段对付我?”沈氏说到这里把眼圈都气红了。她低下头,摸出手帕揩了揩眼睛。呜咽地说:“他们斯负我,在这个公馆里头没有一个人不欺负我。”

觉新同情地望着沈氏。她无力地在这里低声哭着。她发过脾气以后,她的勇气也完全消失了。她曾经给了他那么多的小伤害,她带来他生活里的一部分的痛苦,她毫无原因地把他看作一个敌人。这一切使他渐渐地在心里培养起对她的憎厌。但是现在事实证明她也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愚蠢的妇人。她象一个没有主见的女孩似地在他的面前啜泣。这使他想起她的遭遇。他想:在这个公馆里的确没有一个跟她要好的人。他忘记了过去对她的厌恶,温和地安慰地说:

“五婶,这也许是个误会。四婶或者是无心说的。不过我们晓得你没有那样的心思,没有人会说你不对。你不要难过。”

“我晓得是她故意作弄我。她的脾气我明白。她是个阴险的人。我上过她好多次当。她教唆我跟你们这一房作对。都是她的意思!”沈氏挣红脸说,她觉得王氏仿佛就站在她的面前听她讲话,她要用话去打击那个坏心的女人。

觉新痛苦地看她:她到底说了真话。他相信这不是虚假,但是它们有什么用?它们能够搬走压在他心上的石子吗?它们不是依旧证明他所爱的这个家充满了阴谋、倾轧、争夺、陷害吗?她的话不过是在他的面前替她自己洗刷,对他目前的心情,又有什么好处呢?他已经把过去的憎厌的忘记了。他现在祈祷着:不要再说下去罢。

“我一定要报仇,我一定要报仇,我也不是容易欺负的人!”她忽然鼓起勇气怨恨地说。但这也只是一句空泛的话,她在人前不得不说大话来挽救自己的面子,其实她并没有任何复仇的计划,而且她也知道自己并不是王氏的对手。

觉新沉默着。他找不到适当的话。他也不知道她的心情。他自己又落在复杂错综的思想网里。他盼望沈氏早早离开,让他安静地过片刻。

沈氏并没有走的意思。她也沉默着。她用手帕慢慢地揩眼睛。她的怒气渐渐地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