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的袁遗,让出税收大权,获重用者分享其成。

风蓬,好象是摆在天地风道当中的巨帆,兜住了清晨涌起的西风。高空中吹来的强劲罡风疾行到此处也不得不匆忙转向。而巨帆,也被这阵阵风涛激起一片片波澜,巨大的声响呼啦啦的震撼天地。

紫阳真人努力的在乱世中为几个孩子围起了一块乐土,如今,要打开篱笆,放他们出去。

几个小家伙正裹着棉被睡的香,连一个脚指头伸到外面都冷的要赶紧缩回去。这个时候要他们从热被窝里出来换上冰冷的衣裳,比要他们命还难受。

“呵呵,赵云啊赵云,你可真没出息!”

既然你要随我的琴音起舞,我倒要看你道行几何?

不知是站的,还是冷的,赵云觉得双脚有些麻木,于是在院子里来回倒脚。

郝昭听完,不住的点头,拍了拍赵云的肩膀:“师弟,你做的对!师兄为你骄傲!回去以后,我们一起向师父交待!”

“云儿,你身为师兄,领师弟出门就要好生照看。平儿年纪小没有分寸,可你却是不应该。”紫阳真人正色道。

前一个瞬间三个大汉持刀胁平儿,后一个瞬间只剩下栾平儿满脸是血的呆坐在马上。当然,血是中间大汉的。

小孩子总这样,你越是怕他们出现,他们就越是在你最担心的时间和地点莫名其妙的冒出来。

冬日的青山一片苍茫,累积数日的积雪把诺大的山体染成了无聊的白色,就是这样一座本来毫无生气的山,现在,竟被这少女点缀的风情万种,仿佛瞬间恢复了生息。

“举手之劳。”赵云小声答道。

没有师父的允许,几个师兄弟谁也不敢动手。

“要死的,是你们,一个,都走不了。”疯子一字一顿的说。

紫阳真人,赵云及几个师兄弟此时已挤到了围观人群的前面。此情此景,几个小师兄弟怎能不义愤填膺,于是各抄兵刃就要动手。

紫阳真人笑了笑,暗自道:“这下找对人了。”喝了口茶,问道:“你刚才说兖州府出了件大事,是什么事?”

赵云这样想着,面对师父鬼魅般靠近来的剑气,丹田用力,再度向后跃起。

紫阳真人听到此处,低头略一沉思,突然正色道:“云儿,你去取枪。”

“天下形势,越的不堪斟酌了,本以为萧墙祸事已过,总算是朝纲初定,可谁成想,何进成事不足注2,闹的个要把西北董卓请进长安,董卓何许人?西北之狼族!依老朽看,实在是大乱之始,民之大不幸啊!”

年轻文士微微一愣,转过脸来,盯着紫阳真人看了一会儿,转而大笑:“哈哈哈,原来是老前辈,短命秀才这厢有礼了!”

道德师兄?短命秀才?赵云站在旁边被两个人弄得摸不着头脑。

颍川?

颍川,就在轩辕山东面山麓的脚下,位于许昌西南。看来,这个文士跟师父颇有渊源。只是,自己为什么一点也不知道?

紫阳真人招手把几个徒弟都叫到跟前,笑着指了指年轻文士:“这个,是我们的同乡,我以前曾向你们提及过他。六年前,他可是轰动江南‘汇文阁’的‘半路神童’!若老朽没记错,”紫阳真人又看了文士一眼,“郭嘉,郭奉孝,就是阁下了。六年了,阁下变化了不少呀!”

郭嘉!半路神童!

几个师兄弟这才回忆起来,赵云更是对这个名字记忆犹新,因为师父曾不止一次提到过这个人。

曾几何时,赵云在几个师兄弟中读书最好,博闻强记,文思敏捷。对紫阳真人提出的各种时论及观点都能旁征博引加以分析并融会贯通。高兴时,紫阳真人常表扬赵云似有郭嘉之资。几个徒弟年少好奇,当然要追问下去:

六年前,江南汇文阁由孝灵皇帝亲自命题,议“治黄巾之策”。时下各路名士文人齐聚汇文阁,就当时东汉朝廷如何剿灭和治理黄巾之乱而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当时有人提出要“倾举国之资血战黄祸”,有人提出“与黄祸划地而治,先求自保,后求自强”,还有人提出“招安祸,授以高官厚禄。”其中,以颍川名门荀氏家族的荀?提出的“中央三路出兵,联合地方力量,剿黄祸于中州”的战略获得一致推崇。

然而当时年仅十六岁,本来只有听论资格的郭嘉却语惊四座地提出“当朝三祸”的宏论。认为汉室朝廷的兴亡取决于是否能治理“三祸”,即“黄巾叛乱之祸,阉党朝纲之祸,军阀拥兵之祸”。而郭嘉认为,三祸中,黄巾叛乱是最容易治理的,影响最小的。危害最大的是阉党和军阀的祸患。黄巾叛乱平息之日就是其他两祸开始之时。因此,郭嘉建议利用黄巾之乱三管齐下。委阉党脑出任监军参与平乱,在前狄借军法或黄贼之手除之。并将战火引至军阀属地,以讨伐乱党统一调配军事力量为由,架空时下西北,东北,三江三大军事派系,通过中央统一的军事指挥建立中央在地方军队中的威信,并适时将地方军阀召回朝廷授以空衔,以实现地方军事力量的平稳过渡。

郭嘉此论一出,与论者无不惊骇。表面上虽然对其论调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但私下里无不把郭嘉惊为天人,被其旷世之才所折服,暗自叫绝。称之为“半路杀出的天生神童”。

但因为郭嘉同时直陈当时朝廷不能明辩形势,认为当次“汇文阁”根本就是出错了议题。同时还因为郭嘉的言论触及了朝廷上的阉党红人的利益。因此,郭嘉的建议被官方排斥在考虑之外,未被取用。

不过郭嘉对当权者垂青与否倒是毫不在乎。论道一结束,就约了同乡好友,比自己年长七岁的荀?同游轩辕山。并在轩辕山紫云观,邂逅了紫阳真人。

紫阳真人,郭嘉,荀?曾有短暂的坐而论道。

赵云回忆起紫阳真人第一次讲起那次论道时的情景。

荀?认为汉室必兴,天下志士共扶汉室,光复儒家道德是大势所趋。

郭嘉则认为汉室可兴可灭,分分合合为万变之宗,改朝换代不过是天道之表,天下黎民共欢颜才是天道之里。

为此,荀?颇为不满,慷慨激昂,脸红脖子粗地反驳郭嘉。弄得郭嘉哈哈大笑,戏称荀?为“道德师兄”。

赵云更记得,紫阳真人曾为郭嘉卜过一卦。

根据卦相,真人告诫郭嘉,他命旺于火,若根盘中州,则用兵无忧。北地属水,水火相克,行军北上,则难过不惑。

当年的郭嘉年少无畏,就此卦相,自嘲为“短命秀才”。

时光飞逝如电,六年匆匆而过。

紫阳真人又仔细的打量着眼前的郭嘉。

依旧是英气勃,才气纵横,一双眼睛如秋潭之水,深不可测,比当年无畏洞彻的眼神多了许多老辣。

只是,他的身体在阵阵的晨风中却显得有些单薄,真人觉得他脸色也不太好看。

“你的身体还好吧,难道此次是从颍川千里而来?”紫阳真人问道。

郭嘉笑道:“我可好的很!您老给我卜的是难过不惑,可没说我难过弱冠呀(注1),要是我明天死了,就化成冤鬼去拆您的道观!”

言毕,二人皆仰天大笑。

片刻,郭嘉收起笑容,正色道:“不瞒您说,我这次是自渤海而来,刚刚离开了那袁绍!”

注1:古人对年龄的叫法:

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弱冠:二十岁。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杖朝之年:八十岁。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始龀、髫年:女孩七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及笄:女子十五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标梅之年:出嫁。

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小说网更新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