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我们桃花村的骄傲啊!”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心有荣焉叹道。

陈俊卿和李太常紧走几步,就听到怪异的歌声飘出来:

之所以要留下媒人,表达的无非是女方家里对女儿的恋恋不舍。

看李夫人边抹泪边点头,雨晴再接再厉,“现在夫人舍不得小姐,可要是误了吉时……”说完收住话头,意犹未尽的看着李夫人,这句话可打到李夫人的心尖上了。

“啊?”雨晴眨眨眼睛,有些呆。

雨晴早已将陈志远上下打量一同,头用红绸高高束起,打成如意同心结样式,穿着大红绸子的大袖长衫,连绵不绝的是万字不断头的吉祥图案,腰间悬着一块比目鱼佩,颜色翠绿。

“哈哈……”方晴开始大笑,现在她肯定确定以及认定,她,方晴穿越了!就像爱因斯坦说得那样,如果跑得比光还快,就可以回到过去。

“那要是要求有房有钱呢?”雨晴弱弱的问。

某晴:重点就是大家继续支持,投票,点击,收藏(似乎有些混乱)。总之,有啥票就投啥票,某晴来者不拒。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o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o科举人。大业五年(6o9年)正月,又诏令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骄壮,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4科举人。这些虽都是临时取人之法,尚未形成制度,但分科举人的特征,以具科举制的雏形。大业年间,隋炀帝还曾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去士,这标志着科举制已经诞生了。

私媒是媒人的主要形式。

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雨晴退到一边,到了这儿,媒婆的任务就算完成大半了,剩下的事情,主要由男方家的两个喜娘接手。

陈志远跳下马,拿着绑着红布条的弓箭,朝着四面八方虚射,名曰撵白虎,意思就是驱除晦气。

然后雨晴掀开轿帘,两个胖胖的喜娘,来到轿前,蹲在地上,拿出一双新鞋子,鞋子绣着莲花图案,取义连生贵子,喜娘一边换鞋,一边嘴里念念有声:“穿新鞋,就新范,日子越过路越宽……”

指的就是结婚成人,到了婆家要守婆家的规矩。

换过新鞋,新娘子就能下地行走了。两个喜娘一左一右搀扶着芊华,芊华低声唤道:“雨晴姐……”

“我在,我在,放心吧……”雨晴赶紧出声跟上。

芊华这才慢慢向前走,女方家跟来送嫁的一个好命婆,赶紧“砰”的一声打开大红伞,亦步亦趋的撑在芊华头上。

巧心和春喜别端着朱漆木托盘,巧心的上面放着“蝴蝶双飞”双股剪;“良田万顷“尺;春喜的则摆着镶珠嵌宝的八宝镜,如珠如宝。

紧接着又是一个女家的好命婆,提着红漆的子孙桶,内放红鸡蛋一对、片糖两块、十只红筷子、姜两片。

刚进大门,通往正房的道路上,摆着几块瓦片,芊华看不见,一脚踏上,“桄榔”一声,踩碎了一片青瓦。

芊华吓得一哆嗦,又停下脚步,雨晴赶紧出声:“好兆头,好兆头,岁岁平安,大吉大利。”

那两个喜婆也跟着凑趣:“新娘子有福气,看样子是要先得个大胖小子……”

踩瓦片,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过往之日如瓦之碎;另一方面,生女孩称为弄瓦之喜,踩碎瓦片,表示头胎生男不生女。

看芊华又继续前行,雨晴悄悄松了口气,剩下的就是拜堂了。

陈家的正屋并不大,门上贴着喜联,挂着红灯笼,屋的正中挂着大大的红绣球。

喜婆将芊华扶进正屋,陈志远和她并排站在一起。

因为父母双亡,陈家的长辈就由陈家族长,陈俊卿的父亲陈显充当。雨晴打量了几眼陈显,他和陈俊卿长的很像,一样的长眉修目,一样的身姿挺拔,只是更瘦一些,蓄着短须,嘴唇抿着,看起来有些严肃古板。

喜娘笑嘻嘻的道:“吉时已到,新郎新娘拜堂。”

乐声停止,现场一片寂静。

“等一下。”陈显开口道,冲着门外招招手,“阿财,过来一下。”

财叔扭着胖胖的身子,跑过来:“族长,什么事?”

“志远是你自小看大的,今日他成亲,你也是长辈。”陈显拉着财叔,“和我一起受他们小夫妻一拜吧。”

财叔眼泪哗哗的往下流,“族长,这……这怎么使得?我是个下人……”

陈显没有说话,而是看着陈志远,陈志远早就跑了过来,将财叔按在西面的座椅上,“财叔受得起。”

陈显坐在端坐在东边的椅子上,捋着短须笑了。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喜婆高声喊着。

说是拜天地,实际上是新郎拜,而新娘只是福身,只有夫妻对拜的时候才是互相拜。

财叔坐在椅子上,脸孔通红,又是幸福激动又是局促不安,眼中更是泪光闪闪,新人一拜完,赶紧跑了下来。

“夫妻谢大媒!”随着喜婆一声高喊,陈志远端着个红托盘,上面放着一个红绸包,那是谢媒钱。

“谢谢雨晴姐。”陈志远脸上带笑,白皙的面容红通通的,冲着雨晴一鞠躬。

雨晴含笑接过红包:“大吉大利,早生贵子啊……”

接下来就是媒人的最后一件事情,和喜婆一起送新人入洞房,完成这一步,媒婆唯一的工作就是吃喜宴了,雨晴一想到喜宴,立刻觉得唾液分泌增多。

陈家的新房安排在北面的三间正屋,隔着一个小小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