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于威廉王子的帐下后,梅耶尽心竭力地把每件差事都办得尽善尽美,因此深得王子信任。不久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1789-1799爆发了,革命的浪潮从法国逐渐向周边的君主制国家蔓延。威廉王子开始焦虑不安起来,他越来越担心革命会在德国产生共鸣,暴徒们会洗劫他的财富。与王子的想法子相反,梅耶却对法国革命非常高兴,因为恐慌导致他的金币生意量大涨。当革命的矛头指向神圣罗马帝国的时候,与英国的贸易中断了,进口货的价格飞涨。从英国贩运商品到德国贩卖使梅耶狠赚了一笔。

1625年以来的两次内战和政局动荡使英国国库空虚,当1689年威廉一世入主英国由于娶了英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才得到的王位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再加上他与法国路易十四正在进行的战争,使得威廉一世四处求钱几近饥不择食的程度。这时,以威廉帕特森williampaterson为首的银行家向国王提出一个从荷兰学来的新生事物:建立一个私有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来为国王庞大的开支进行融资。

当内森快步进入股票交易所时,正在等待战报的焦急和激动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内森那张毫无表情莫测高深的脸。这时的内森放慢了脚步,走到自己的被称为“罗斯切尔德支柱”的宝座上。此时他的脸上的肌肉仿佛像是石雕一般没有丝毫情绪浮动。这时的交易大厅已经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喧嚣,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富贵荣辱寄托在内森的眼神上。稍事片刻,内森冲着环伺在身边的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交易员们递了一个深邃的眼色,大家立即一声不响地冲向交易台,开始抛售英国公债。大厅里立时就引起了一阵骚动,有些人开始交头接耳,更多的人仍然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这时,相当于数十万美元的英国公债被猛然抛向市场,公债价格开始下滑,然后更大的抛单像海潮一般一波比一波猛烈,公债的价格开始崩溃。

所谓“大隐,隐于朝”,罗斯切尔德家族今天仍在经营着银行业务,但是如果我们随机在北京或上海的街头问100个中国人,其中可能有99个知道美国花旗银行,而不见得有1个知道罗斯切尔德银行。

即将对外资全面开放的中国金融业,能够有足够的抗打击能力包括实战经验,来防范金融衍生工具等一系列金融手段的“远程精确打击”么?

我宁愿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事实上很多突发的事件都有内在的联系,就象我们股票市场的涨跌,每一次大跌背后都有这些寡头的痕迹,当所谓的摩根,和美林,所罗门逐步介入我们中国,套在我们头上的枷锁将越来越紧现在美国所谓的巨头都在抛售中国的股票,这只是显现的,还有很多的外来资金正以我们不知道的方式进入中国,为什么中国的外汇储备上升这么快,这不是我们的产品有多畅销,而是背后的寡头正在酝酿另一场对中国的剪羊

尼克松大错特错。其一,他将美国当时面临的经济困境归咎于欧洲和日本,断言是对方采取不公正汇率与美国竞争,实在是弥天谎言!众所周知,自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签字之日,各国汇率就是相互固定的。根据经济学的简单逻辑,各国汇率一旦固定,其产业竞争力就取决于生产力的此消彼长,与汇率没有关系。1960年代后期,美国相对日本、欧洲竞争力下降,是欧洲、日本经济快速复兴的必然结果,与汇率根本扯不上关系!当然,玩弄或操纵汇率,短期内的确可以获得些微的价格优势。然而,历史经验一再证明:操纵汇率获得价格优势实在是昙花一现,因为对方国家可以以牙还牙,也将汇率贬值,谁都不是傻瓜!真正的竞争优势自然是生产力的较量。

万塔的真实身份是当年里根总统最信任的金融战争专家,曾是美国财政部、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的高级官员。80年代,万塔直接受命于里根总统从事旨在颠覆苏联卢布的秘密金融战争。他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成立了“新共和金融集团”newrepublicfinancialgroup,公司运作资本仅1万7000美元,但是很快在美国秘密的海外账户资本注入后,万塔的生意越玩越大。到1990年10月,万塔以高于黑市一倍的比价28卢布比1美元完成了一笔以50亿美元买进1400亿卢布的利润极高的交易,这要感谢他在苏联内部的同谋们。在1991年1月和2月,万塔在伦敦黄金交易市场上大肆做空黄金高达2000吨。早已疲弱不堪的苏联经济,全靠着黄金出口这点养命钱,金价的暴跌在苏联的棺材盖上打进了最后一根钉子。

《货币战争》不过是从更直观、更人性的角度,对这个“金融资本统治的世界”进行了全方位的纵深解读。而在短短几个月中,作者宋鸿兵的网络博客点击数量迅速突破百万,引起异常热烈的争论,也足以证明他所探讨的问题,早已远远超出专业圈子,而成为一个大众话题了。

“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

内森在滑铁卢战役中一举夺得伦敦金融城的主导权,从而掌握了英国的经济命脉。从此,包括货币发行和黄金价格等至关重要的决定权一直把持在罗斯切尔德家族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