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太皇太后乃下诏王莽,令其辞官回家,以避帝之外戚。

此时朝中的大司马是王莽的七叔曲阳侯王根。王根体弱多病,经常请假缺班。太后就想,一旦王根因病离退,就让王莽接任他的大司马。

这种看人的姿势,足以说明王莽的居高临下,蔑视一切。

严光邓禹强华贾元都瞪大了眼:“啊?帝王之相?!”

严光三人又说:“是啊,文叔绝不是见利忘义的人!”

刘秀:“谢大人,我会考虑的。”

刘秀说:“这不是执金吾王邑王大人的吗,那车上坐的,就是王大人。”

于是刘秀和书童牵着毛驴奔西北而行,行李钱物等都在驴背上驮着;一路经新野、邓城、丹县、析县、武关,再入函谷到关西,晓行夜住半个多月才到长安。

邓晨喜欢刘秀,不单单是到家里地里和他见见面说说话,有时还带他去逛蔡阳城和新野城。邓晨说:“三弟,别光闷着头念书种地,也该到外面见见世面开开眼界。你看你大哥天天不着家,你二哥也好出去转,怎么就你老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走,跟姐夫出去转转去。”刘秀经不住姐夫再三拖拽,只好放下锄头换上衣服跟着姐夫去“见世面”。这一转开了,刘秀还真觉得外面的世界就是不一样,所以后来姐夫再要拉他出去时,他不再像一开始那样的勉强和推托,不但去新野蔡阳,有时还去全南阳最大最繁华的地方——郡府宛城去转。而这期间,刘秀转眼也长成个二十二三的大小伙子了。

然而事实是无情的,只短短的十五年,用了三个年号不到,王莽就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大新朝在这位真命天子一连串的哀嚎嘶鸣中灰飞烟灭,三万年历纪也成了历史笑话。归咎起来,这完全是由于王莽的瞎折腾——纵观王莽的统治史,其实就是一部瞎折腾史:条法苛繁,朝令夕改,狂想臆断,随意而为,穷兵黩武,滥用民力,搞得政治经济大混乱,其结果是国库亏空,民业凋敝,贪腐丛生,污滥横行,百姓怨声载道。而且,自称“身负天命”的王莽丝毫不受上天的佑助,各种自然灾害也频繁生,狂风、暴雨、黄河决口、地震、蝗灾、大旱、冰雹等等连年不断,更加剧了百姓的苦难。而新莽政权一点不放松对百姓的搜刮,苛捐杂税有增无已,“一切调于民”。于是百姓由一开始对王莽的无比景仰变成了无比厌恨,甚至开始怀念被王莽篡夺的汉朝,各地的反叛也悄然兴起。到后来,这些反叛密如星火,且越烧越旺,尤其是横行于荆楚的绿林和驰骋于青徐的赤眉这两股农民武装实力最强,也最令王莽头疼,更令王莽的官军吃尽了苦头。到公元23年,也就是王莽的地皇四年,王莽终于抵挡不住四面烧来的熊熊起义烈火,在长安的渐台上被砍得身异处,皮肉零落。

王莽的头顶终于云开雾散,历史又一次把幸运的光环罩在了他的头上;而六年前被迫辞官的窝囊气也该好好出一出了——当王莽从太皇太后的手上跪接过大司马的印绶时,他一定脸上堆着微笑而心里暗暗狠:“傅老婆子,清算你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