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容易看见两个带着红袖套的女人,两个女人沿途吆喝,被吆喝到的连忙将车顺一下,要不然将菜筐或桌子往里面拉拉,也没见她们在收钱。

楚明秋边唱边随节奏扭动小屁股,偶尔还甩甩头,作出个酷酷的pose。

楚明秋在边上和声:“啊,广寒宫。娘娘千岁,现在已经到了玉石桥。”

“唉,难不成真是什么秘籍吧。”楚明秋在心里咕哝,小脸上盖着块毛巾。

在政协举办的学习班中,六爷学习也很积极,几次受到领导表扬。

“琴棋书画,自古才子都要掌握,儿子,你是才子吗?”六爷意动了歪着头问道。

“爷爷,公私合营是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改造,吃祖宗饭,可耻,自己凭本事吃饭,这有什么不好。”

“锵,锵,锵,”一阵开场锣,楚明秋迈着方步上场了,嘴里还打着节拍:“台答台,台答台,台答台,”

这四年里,楚明秋也弄清楚了楚府的情况,这关系到他的纨绔大计,当然是必须搞清楚。

“我那会教儿子,明书明道我教得少吗?管用吗?”六爷心中一动,大儿子明书几乎成了燕京城的笑话,要不是楚家的面子,更确切的说是六爷的面子,燕京城内的这些府邸恐怕没有一家愿意接待他。

自然也就看不到,广场上数万盆花,构成的那行巨大的“热烈庆祝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

楚明秋感到有些奇怪,儿子的官没了,这大哥好像还挺高兴,一点没有沮丧,也一点不着急。扭头看看楚宽元,楚宽元不服气的梗着脖子嚷道:“这是正常审查干部,组织上正常审查!你懂不懂!”

可穗儿现,躺在摇床上的楚明秋,每次听歌时小手便不断摇晃,而且是随着节奏摇晃,当收音机关上,小东西便露出不悦之色。

明乾是三房的二子,明篁是大房的三子,这俩人一个沉迷玩物,什么花鸟鱼虫,都会玩,另一个则早就与家里决裂,在华清大学教书。

“现在还不行,我们剧团刚成立,事情太多,忙不过来。”女人抱着楚乐边逗边摇晃,神情非常爽快。

“奶奶,奶奶,小叔挺可爱的,你看这小脸蛋,嫩得跟什么似的……”

“这可不行,倒不是不愿给你,”马头冠偷偷给判官使个眼色,让他不要火,这小子不过是漫天要价,脸上却堆出一堆同情:“小兄弟,目前没有大富之家的位置。”

真是丑到极品,眉毛和胡须又浓又密,尾端却都是翘起来的,皮肤却阴惨惨的青白色,眼眶下方却有两抹红斑,晃眼看上去这家伙有四个眼珠。

铁链套在脖子上,仿佛有种魔力,他身不由己的跟在俩人身后,紧接着,他惊讶的现,自己的脚没有落在地上,全身飘在半空,脚下空荡荡的没有丝毫着力。

“看来你也不知道,好吧,我就给你们说说。”六爷的手在砚台摩挲,语气中带点惋惜,好像这砚台给了楚明秋,恰如明珠投暗,从此坠入凡尘。

“要说这砚台,先你得知道自古以来砚台的分类,”六爷开始给楚明秋,也包括岳秀秀扫盲:“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自古以来为读书人看重,读书人对它们的追求也就精益求精。”

“笔,相传为秦朝大将蒙恬所制,主要讲究材料,制作笔尖的有兔毛,狼毛,羊毛,笔筒的材料就更加丰富,普通的用竹子,后来用象牙、玉石、兽骨、红木,都有,笔毛要求坚韧柔顺有弹性,好的毛笔,用……”

“老爷子,秋儿还要练字呢,文房四宝,你一样一样讲下来,那要讲到啥时候去,今天先讲这砚吧。”

楚明秋听着还有点兴趣,可岳秀秀不耐烦了,这文房四宝要一样一样从起源传承,再到材料鉴别,制作工艺,各时代的特点,这一路讲下来,可以讲七天七夜。

“好好,”六爷笑笑,也不同岳秀秀争辩:“你们看这方砚,石质坚硬,抚摸上去却又十分光滑,毫无纹路阻碍,”说着六爷用手指轻轻敲打,砚台出一阵嗡嗡声:“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楚明秋皱眉凝神仔细辨别,六爷微微一笑,手指又在桌上轻轻敲了两下,楚明秋恍然大悟:“象木头的声音。”

“对,就是象木头的声音,”六爷点点头说:“现在从石材和声音上看,这是款端砚无疑,而端砚又要细分,最好的端砚是斧柯山端溪砚,斧柯山端溪砚有三大名坑,老坑,麻子坑、坑仔坑,这三大名坑的石材最优,收藏砚台,最重要的便是断坑口,只要出自这三大名坑的方砚,便都有极高价值。

那么这方砚出自那个坑口呢?你看这石质,手感,再看它的花色纹路,仪态多姿,变化多端,现在基本可以断定是老坑石材。”

楚明秋听得津津有味,一边暗暗记下,一边努力的辩识上面的纹路,六爷却自顾自的继续说道:“再看这石材的颜色,晃眼看去,有点灰,可仔细看去,却又带点青色,你看这一带特别明显,所以这是老坑中极品,天青石材,这是制作端砚的最佳石材,仅凭这一条,这方端砚便值得收藏。

看方砚,还有个重要东西便是时间,石头不是瓷器,也不是字画玉器,很难判断时间,不过可以从旁边的雕刻做工制式来断。”

六爷洋洋洒洒将端砚各个时期的制式特点,如何分辨等进行了详细讲述,楚明秋越听越佩服,这老爷子不愧老顽主,前世娱乐圈中有些顽主,比如圈中大佬某公司的老板,便喜好此道,可楚明秋敢断定,在老爷子面前,他们也就是小学生水准。

“说了这么多,这方端砚出自那个时期呢?北宋徽宗年代,为宫廷御制,可仅仅如此还没完,这方端砚乃徽宗皇帝御用,徽宗赵佶虽然是亡国之君,可擅长书法绘画,其所创书法瘦金体,为千年来一绝。

徽宗赵佶尤爱端砚,常以端砚授臣子,宋代书法家米芾就曾蒙徽宗赏赐数方端砚。史载,徽宗推崇道教,这砚上的人物,显然是文曲星造型,徽宗对自己在书画上的造诣非常自信,认为自己就是文曲星下凡,所以他赏赐臣下的端砚中可以有道德真君,可以有鸟兽苍松,但绝没有文曲星。

他在位时还下旨,禁止在端砚上雕文曲星,整个大宋,只有他的御案上摆着一款文曲星造型的端砚。

乾隆朝时,内阁大学士纪晓岚曾获此砚,乾隆闻之后,向纪晓岚索要观摩,纪晓岚担心乾隆有借无还,坚持不给,非要让乾隆到他家来看,乾隆无法最后还是只能屈尊到纪府。”

楚明秋乍舌不已,哇塞,这纪晓岚也太拽了,连皇帝的账都不卖,不过也可能,想想辫子戏里,纪大烟锅和乾隆关系可非同一般,乾隆这小子也挺好糊弄。

楚明秋的傻像落在六爷眼中,六爷得意的笑笑,岳秀秀悄悄在后面捅捅他的腰,六爷这才说道:“儿子,这下你知道这款端砚的珍贵了吧,你记好了,这方砚叫文曲砚,古今只此一方,别无分店。民国十一年,你爷爷侥幸得到,一直视若珍宝,临死还舍不得丢下这方砚,曾经有人用大洋五万换,你爷爷都舍不得,现在落到你的手上,你可要好好珍惜。”

居然值这么多大洋,楚明秋喜出望外,心里正要计算着,将来值多少,岳秀秀却插话道:“他才多大点,这样好的东西别给糟蹋了,我先替他收着。”

啊,楚明秋心里差点滴血,民国十一年便值五万大洋,现在要值多少,再过三十年要值多少,老妈你不会这样就给我没了吧。

向老妈要肯定不可能,楚明秋立刻拉住老爸的手,可怜兮兮的样子,让铁人也心碎,可六爷已经识破他的伎俩,不但不帮他,反而说:“老妈说得对,你还太小,这些东西你妈给你收着就行,要说你娘也是,这东西,怎么现在就给你了,要是打碎了,那可就毁了。秀,先别收起来,我再看看。”

原来如此,楚明秋鄙夷的目光盯着六爷,怎么就忘记了,这老爸对砚如此熟悉,房间里也有好几款砚,肯定是砚的爱好者和收藏者,见到此砚,岂能不想占为己有。

“老爸,你也喜欢这款砚是吧。”楚明秋忍不下这口气,打算先找补点回来。

“嗯,是呀,”六爷随意的答道,随即反应过来,看着楚明秋笑道:“怎么,给老爸爸玩几天又怎么啦,你这小财迷。”

“切,想玩就玩吧,非要拿老妈作借口,鄙视你。”

六爷楞了好长一会才“勃然大怒”想要反击,可楚明秋已经一溜烟跑出去了,六爷只能心有不甘的骂了句臭小子。

鄙视你,几乎已经成了楚明秋的口头禅,府里几乎每个人都被他鄙视过,久而久之,大家也没当回事。

不过今天六爷被一个五岁孩子看破心思,这让六爷的老脸有些挂不住,有些恼羞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