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丫头。”上官鹏抬手托起她的下巴:“哪里不真实了?”

上官鹏拱手道:“如此说来,是小王失策了,小王在这里向大人陪个不是,还请大人不要怪罪到小姐头上。”

在书房里来来回回踱了几步,他高声叫道:“来人!”

上官鹏愤愤道:“还不是为了薛怀恩那小子!”

碧华一下子呆住了,“这怎么可能?”

“公主在哪儿?”

“好。”

就在这时,徐元枫自医馆出来,在那个坐堂大夫的指点下,竟朝他们的方向走来。

上官鹏上前,向那位上了年纪的大夫打听徐元枫的下落。

上官鹏有些意外,低声问道:“怎么了?”

碧华默默的打量着花想容,花想容也在静静的看着她。

“你怎么会认识他们?”

她怔怔的看着他,他也坦然的和她对视,他的目光清澈透明,坦坦荡荡,这温润如玉的男子,身上有一种魔力,让她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信任。或许有的时候,相信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就在这时,那屋子的门‘呀’的一声开了,一个绿衣女子出来,竖起眉毛喝道:“外面怎么这么吵?”

碧华一听唬得连连摇手,“好妹妹,你饶了我吧!”

孙夫人从未见碧华如此,此时看她脸上的神色,知道她心意已决,只得点头道:“好吧,我会跟你父亲说的。”

碧华的面上飞起一丝红霞:“这是人家第一次绣自己的小像,你不许嫌不好!”

莞凝道:“我还是……给你讲个故事吧。”

碧华忽然低呼道:“呀,你的手流血了!”

碧华看在眼里,心中心潮起伏,因为她知道,如果他的手不是在两个月前受了伤的话,今天这场比赛,他本应该赢的。

碧华又福了一福,道:“王爷慢饮,碧华告退。”

碧华微微一笑,“二娘为我请大夫是出于一片好心,我应该感谢她才是。你们不要多心。”

说罢,他一掀车帘,跳下了马车。

罗霄鸿一点头,“我们回城。”

碧华不辨方向,只是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旷野中狂奔。

碧华醒来的时候,现自己躺在一个破庙里,她的手足酸软无力,竟像是中了迷药,动弹不得。

碧华随口道:“薛将军,今日怎么有空到这里来?”

碧华轻轻点头。

我言秋日胜春潮。

听了碧华这丝丝入扣的分析,孙鹤龄竟一时语塞。他怔怔地望着女儿,心中暗暗吃惊。

碧华面有难色,“你家相公犯的是杀人的死罪,我一介女流,帮不了你什么忙。”

“是。”

师太颌道:“既然太守大人亲自前来迎接,你们就随他一起回去吧。”

碧华含羞垂下眼眸,“他只告诉我他叫罗霄鸿,京城人氏,其他的我没有问。”

碧华用低如蚊蚋的声音道:“不用。”

琴儿唬得连连摇头,“我才不敢因为这等小事,去打扰师太清修呢!”

“只是这些?”

碧华低声道:“我听说青鸾花极为珍贵,而且只生长在高峻难至的悬崖峭壁上,要采到它要冒很大的风险。”

碧华一手按住她,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再说下去,只是问道:“我娘知道吗?”

“《碧霄吟》?”听到这个名字,碧华不由得说道:“难怪我在公子的箫声里,隐然感觉到有青天一碧、万里无云的空阔景象。果然是实至名归。”

他点点头,“师太是我的一个故人,我认识她很多年了。”

落梅庵是一座白墙黑瓦的小小庵堂,红漆已经剥落了大半的山门上,用娟秀的字体写着“落梅庵”三个字。

想时的重点,在于出人意料的情节转变,目的在于短时间内压缩读者的情绪,或引读者的注目。

三、桥段的挥和设定

只听师太又道:“他向我表明自己的身份,并向我爹求亲,我爹答应了他,让他将我带回皇宫。回宫之后,他不顾太后的反对,册封我为贵妃,我一个身份低微的苗女,一跃成为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宠冠后宫,由此被后宫众人妒忌,在宫中树敌无数、举步维艰,趁着太上皇南巡,德妃向我难,说我下毒谋害她的儿子,我百口莫辩,太后赐我一杯毒酒,让我自行了断。张皇后与我平日私交甚好,她不忍心看我去死,于是暗地里派人用迷药换下了那杯毒酒,让我诈死出宫。”

上官鹏道:“我长大成人之后,偶然听说我的亲生母亲还在人世,所以这些年我踏遍了离国的每一寸土地,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让我在永宁寻到了她。”

师太拉着碧华的手,爱怜道:“好孩子,想不到你我师徒二人还有这样的缘分。”

碧华只觉得脸上一阵烫。

师太满面欢喜的看着她,继而叹了一口气道:“碧华,你是我看着长大的,你的品貌心性,我打心眼里喜欢,我的鹏儿,自小就没有母亲照顾,是个苦命的孩子。他多年来一直未曾娶妻,就是为了寻觅一个合意的好女子,以至于这样年纪了还是孑然一身,我这个做母亲的,也是牵挂的紧,现在有你在他身边,我也就终于可以安心了。”

碧华含羞看着上官鹏,上官鹏也在温柔的看着她。

碧华低声道:“师父放心,孩儿一定会尽心尽力的照顾他,以弥补他这些年来,所受的苦。”

师太看着她柔声道:“碧华,鹏儿有你,是他最大的福气了。”

碧华的脸上热热的,于是敛衽为礼,真心诚意道:“能遇见霄鸿,也是碧华此生最大的福气。”

师太连忙扶她起来,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满眼尽是关爱慈祥之色。

师太笑道:“鹏儿,你可要好好待碧华,不许欺负她。”

上官鹏郑重道:“是。儿子一定做到。”

师太慨叹着道:“我今日真是高兴的很,”她慈爱地抚着碧华的手:“好孩子,两个人真心相爱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好好惜福吧。”

碧华亦是郑重地道,“师父的话,徒儿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