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周全行动,周薇已经迫不及待地挽起袖子,拿起筷子,飞快的开始品偿起来,刚开始是品尝,后来马上就变成了吃了,边吃边大叫:“好吃……好吃,比姐夫宫里的御厨做的都好吃。”

苏仁禄完成了自己的画作,才现孟夫子和赵德昭都看着他,不觉脸一红,羞愧的说道:“对不起,夫子。”孟夫子心中暗叹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口中却说道:“今日的诗歌就讲到这儿。接下来你练习王羲之的书法吧。”苏仁禄于是拿起王羲之的《兰亭序》认真临摹起来。

赵德昭见周福帮着缓和气氛,自知自己老老实实的回答确实有点过分了,没有表现出一个下人应该有的姿态,忙说道:“少爷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吩咐,小的一定尽心尽力伺候好您。”

“就连你也不知道那个答案吗?”周薇双眼圆睁,双手背在身后,盯着周宗看着,就生怕周宗说自己知道。

周管家才知道原来赵德昭也不知道有什么事情,看来自己以为赵德昭得罪了二小姐的猜测是错的,一下子轻松了不少,但是想到二小姐那生气的模样,还是小声的对他说:“我也不清楚。你自己机灵点。万事都要迁就着点。”

赵德昭随着下人们一起离开,路上打探事情的缘由,原来那个年青人叫做苏仁禄,是司徒夫人兄弟的儿子,因为司徒大人只有两个女人,没有儿子,所以从夫人的兄弟那把他过继来准备继承司徒家的。国主这次本来只是参加宴会,顺便和朝中的大臣欢聚一堂,但是朝中有小人进言皇后娘娘的弟弟文武双全,国主特意下旨要当众观看这位表少爷的武艺表演,并且会出题考考表少爷的文学造诣。可是这位表少爷学文文不就,学武武不成,文武都拿不出手。等皇后知道了这件事,皇上的旨意却是已经了下去,满朝文武的已经知道了。别说皇上的旨意不能随便更改,就是司徒大人也觉得若是改了圣旨,不仅有损皇上的威严,而且估计满朝都会知道自己府中的这位少爷是扶不起的阿斗,司徒府将成为大家的笑柄。赵德昭这几日没有见过表少爷就是因为司徒大人把他拘禁在府里天天读书练武。只是由于前几日因为要重新装饰内院以供国主和皇后当日休息之用,夫人和二小姐去了城外的庄园住了几日。也是司徒大人认为表少爷这几日天天读书练武颇为辛苦,就让他出城接夫人和二小姐回来,顺便放松放松精神。谁知这位表少爷一出周府,就让随侍的下人去接夫人,而他自己却是跑到秦淮河那烟花之地寻欢作乐去了。等夫人回来一说,司徒大人一猜就知道事情的原委,所以就有了刚才大家看到了场面。

周薇听了好奇的看着他说:“你这人真是莫名其妙,刚才怎么能想这个问题呢?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当然是早晨的太阳近,正午的太阳远。”

大家见喜月没有生什么变故,就都走了。赵德昭本来也想走的,但走了几步就又返回去了。他先是把厨房整理整齐,然后走到喜月面前,弯下腰,手指在喜月的面前晃来晃去。

周福看了身边的下人一眼,那个人高喊道:“安静,安静。”等大家都安静下来,周福才说道:“我们司徒大人是朝中重臣,大小姐又是皇后,所以既然身为我府的下人就不能丢了我们周府的颜面。接下来会考大家应变的智慧和能力。各位不用担心,听了问题后想好了就作答。”众人方才沉默下来,等待周福的问题。

赵德昭寻思着自己既然都到了南唐,如今伤势好了,在这儿又没有危险,何不见识见识南唐的风土人物呢,以后如果不可避免的参与大宋的统一之战,也可以做到知己知彼。所以,就再也没有跟着樊若水去树林看书了,而是跟着樊伯到江宁城送鱼。

樊若水见那马车完全没有顾忌路上行人的模样,知道肯定又是哪位大官府上的马车。正看着出神,却不想从窗户里露出一个头来,但见鹅蛋型的脸上一个俊俏的鼻子,一双眼睛如秋水般明亮,青绿色的衣领衬托着那如羊奶般的肌肤,好似天上的仙女下凡。樊若水哪里见过如此美丽的女子,更是看的心旷神怡起来。那女子好似现了樊若水一动不动的注视着他,看到他那傻呆呆的样子,宛然一笑,那笑容铺面而来,樊若水顿时感觉心脏停止了跳动,浑身空落落的,不知如何是好。

赵德昭知道这可能就是救他的恩人了,忙开口说道:“就是您救了我吧,多谢您的救命之恩。”说着,就要朝他鞠躬行礼了。

乍一听到这句话,赵德昭还真是愣住了:皇上在扬州平叛,还要我去?如果真要我去当初就一起去了,怎么现在平叛到了一半才让我去。难道是有什么事情要询问我?可赵普在身边,凭借皇上和赵普,难道还有什么事情要问我?又或者是想让我早点接触征战,跟着他学习处理事情?

“时窦仪见李重进欲准备反叛,有南北夹击我朝之势,心中忧虑以致不能为二皇子讲学,不料二皇子道皇上有拖延李重进之策,并出言肯定南唐不会出兵相助李重进。窦仪若平常,自此无事。每日仍出入宫中,授二皇子经史子集之学。”

赵普见赵匡胤说出此言,连忙劝阻道:“皇上,我军虽然获胜,但是连番征战,兵马已经疲惫。南唐虽然兵力孱弱,但国力富强更兼有长江天险,我军经此两战粮草堪虑,况没有水军辅助,此时灭唐恐不是时候啊。”

赵光义听了,喟然叹气道:“原来是这个案子啊,我也正在头疼呢。如今皇上御驾亲征不再都城,都城的稳固是至关重要的。护国寺释玄大师一案本来人证物证俱在,可以下判。但是一则是大家都认为释玄大师是无辜的,只是苦于没有证据;二则是释玄大师在汴京拥有很高的民望,我也担心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赵德昭正想着那些隐身于江湖之中的精英,不想被旁边雅间客人的谈话叹息声打断了。

汴河上的大桥气势不菲,高大得使汴河流域最大的船舶都能顺利穿越,宽阔坚固得能并排行驶几辆装满货物的畜力车。从桥的结构来看好似是一个很大的创造,整座大桥全部由木材修建而成,可能当汴河水流很急,河床中不利于修建桥墩,估计是当时的修建人员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把整根整根的大木材并列铆接,以支撑大桥的跨度,桥面又用成排的木料链固紧,使之形成一个硕大坚固的整体,并分散了负重使跨河木料受力均匀,试想在一千多年前,没有工程机械的情况下,把这么大的木料横架在河道上,建筑的难度可想而知,工程的浩大是多么的气壮山河。在桥边有牢固的护拦,以保障车马行人的安全。桥面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由于过往行人多,商贩不失时机的占道经营,有的摆地摊,有的卖食品,还有一家卖刀、剪、牛尾锁等小五金的摊子,为了使商品更加醒目,把货摊设计成斜面,这样的场面,一直延伸到桥头,形成了一个特色的商贸区。

晦明看到此签,马上敬礼,然后说道:“恭喜施主,此乃上上签也!卦相上说此时大家正处于东方黎明之际,太阳马上就会升起,晚上的星星和月亮都会消失不见。日升东方,普照大地,当还我朝一个朗朗乾坤。”

赵匡胤问道:“计将安出?”

赵普自崔守珣进来就寻思破解之法,此时才说道:“回皇上,如今只能是先想方设法安抚李重进,拖延他起兵的时间,待我们破潞州之敌,再平李重进。”

又来了,赵德昭知道窦仪的心思,可惜啊,他不知道除了太祖,还有太宗呢。

接下来的几天,石守信亲自领兵攻打李筠,但是李筠在山上准备多日,滚石檑木预备充足,地形上却真的是利于守不利于攻。饶是石守信带领的兵马比较精锐,但是攻打数日都没有任何进展。

张福,在赵匡胤作宋州节度使的时候就在宋州任职了。因为和赵匡胤相熟相交,所以,在太祖陈桥黄袍加身后,就派他到泽州来担任刺史之职,名为防备北汉,实则监视李筠。上次李筠在款待朝廷使者的宴会上拿出后周太祖郭威的画像大哭的事情,他早以知道。如今形式微妙,李筠的反叛可能会一触即。今天李筠在泽州宴请大小官员,他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但是因为宴会是在他的府上举行,所以他只是让家丁们都准备在门房里,听他指示。毕竟此时的刺史在权力上是万万不如节度使的。

“我想皇上是看到李守节刚才的表现才决定放了他的吧?”

赵德昭看见太祖一听见赵普来了,高兴地都忘了正说着给他找老师的事情呢。看来赵普和皇上的关系不是一般的铁啊,也可以看出太祖对赵普的重视。

李平快疯了……

德昭所处地位本就微妙,而叔父那番话分明又是怀疑他有夺位之心,日后难全其身,又思及父母早亡,兄弟二人不得保,满腹心事竟无处诉说,顿生短念,回来后便自刎身亡。据记载,太宗得知此事后又惊又悔,赶过来抱尸痛哭:“痴儿何至此邪!”下令厚葬,追封魏王。德昭死时年仅29岁。两年以后,德芳又不明不白地死去,年仅23岁。于是,太宗皇位继承的两大“隐患”被消除了。

公元954年,后周显德元年,三十四岁。农历1月,郭威大赦天下,改广顺四年为显德元年。加晋王荣兼侍中,判内外兵马事。宰臣冯道加守太师,范质加上书左仆射,监修国史,李谷加左仆射、集贤殿大学士。王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郭威寝病,召外甥重进受顾,令拜柴荣,以定君臣之分。临终前,屡戒柴荣,死后用纸衣瓦棺,不修地宫,不要守陵宫人,不得用石人、石兽,只立一石记子,镌字云:“大周天子临晏驾,与嗣帝约,缘平生好俭素,只令著瓦棺纸衣葬,若违此言,阴灵不相助。”不久,郭威病逝,终年五十一岁。晋王荣在柩前即位。农历3月,大赦天下,免诸道州府所欠去年夏秋租税。农历4月,郭威葬于新郑郭店,陵曰嵩陵,庙号太祖,谥曰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北汉勾结契丹南犯,柴荣召大臣议欲亲征,宰相冯道极力止,柴荣因言:“唐初,天下草寇蜂起,并是太宗亲平之。”道奏曰:“陛下得如太宗否?”柴荣怒曰:“冯相何少也!”乃罢其相位。曰:“以我兵力之强,破刘崇山压卵耳!”他率军兼程进,在高平之南与北汉军遭遇时,右军樊爱能,何徽部不战遁溃。在危险时刻,柴荣不畏矢石冒死督战,北汉骁将张元徽被杀,刘崇军败北,契丹军退逃。此战巩固了柴荣的地位,他趁胜整饬军纪。樊爱能、何徽等7o多名将士因临阵脱逃悉数斩杀,同时对作战有功的李重进、赵匡胤等将士给予重赏。册封卫国夫人符氏为皇后。农历5月,柴荣又乘胜追击,将北汉都城太原包围,但由于粮饷不继,未能拿下太原。农历6月,下诏班师,车驾离太原。过新郑亲拜嵩陵,祭奠而退。农历7月,拜范质为司守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宏文馆大学士;李谷为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王溥为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不由科进第的魏仁浦聘为枢密使、检校太保,面对议者曰:“顾才何如耳!”百官上表请以农历9月24日诞圣日为“天清节”,从之。农历9月,右屯卫将军薛训,因“监雍兵仓,纵吏卒陪敛”被除名,流放沙门岛。宋州巡检供奉官、副都知竹奉璘于宁陵县,因“盗经商船不捕获”被斩。农历1o月,柴荣吸收高平之战周军将不用命、士不能战的教训,下令整顿军队,他说:“侍卫士兵,老少相半,强弱不分。”“况百户农夫,未能瞻一甲士。且兵在精不在众,宜一一点选。精锐者为上军,怯懦者任从安便,庶期不用,又不虚费。”柴荣遂命赵匡胤负责,广募天下壮士“选取优者为殿前诸班”,通过整顿,禁卫军成为一支威震邻国无比强大的军队。赵匡胤升为殿前都虞侯,张永德出任殿前都指挥使。在叶县巡检日,“挟私断杀平民”的供奉官郝光庭以“弃市”处决。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以“监纳厚取耗余”之罪,令其自尽。农历11月,黄河郓州界决口,“数州之地,洪流为患。”柴荣派宰相李谷监筑河堤,征丁六万人,三十日而罢。

父亲:

赵德昭看见苏仁禄兴奋而轻松的样子,心里实在不知道如此是帮他还是害了他,不禁上前劝说道:“少爷,小的看情况紧急,所以想出了这两个法子,但是毕竟自己的真才实学才是正道,等这次国主盛宴结束了,少爷一定要吸引这次的教训用功读书啊。”

苏仁禄自然随口应道:“放心,放心,以后一定用功。”

看着苏仁禄一点也不放在心上的态度,赵德昭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